冉隆国
临山拥水,禀赋天成的长江三峡,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因为独有的峡江气候繁衍出一条优质柑橘产业带—墨绿连绵,金橘满枝。漫步其间,既能享耳目之娱,又能饱口腹之欲。
以万州为龙头,三峡柑橘从4000多年前延续至今,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三峡果味,成了这片土地馈赠给三峡儿女的珍贵礼物。
| 一只果的时间味道:香飘4000年 |
三峡柑橘,遍布平湖两岸,得益大山大河的孕育,犹如镶嵌在三峡平湖的一颗明珠。
4000多年前,“巴人有橘革”便载入史册;2300多年前,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一曲《橘颂》,让三峡柑橘香飘人间。三峡库区自然条件优越,对于柑橘的生长可谓是“天造地设”,每年冬春季节,橘树上的累累果实与三峡的大美山川相映成趣,描绘出了一幅幅世外桃源的丹青画卷。
三峡地区是世界柑橘的起源地和全球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之一,绵延百里的古红桔被誉为中国柑橘的活化石、长江生态的守护神、库区农民的致富树。
近年来,三峡库区各兄弟区县紧紧围绕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致力于柑橘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培育了一批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玫瑰香橙、W.默科特、古红桔、脐橙等名优果品,并形成了奉节脐橙、万州玫瑰香橙、忠县忠橙、开州春橙、云阳红橙、巫山恋橙、梁平柚等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牌,种植规模约250万亩,达产后年产量375万吨。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地处北纬30度的万州,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是库区内典型的农业大区。它襟江被山于三峡库区腹心,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霜雪稀少,是三峡库区晚熟柑橘产业带的核心区。
目前,万州全区柑橘种植38万亩,保存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古红桔基地,万州红桔已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万州玫瑰香橙种植14万亩,成为优质晚熟柑橘的知名品牌,荣获中国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中国·重庆晚熟柑橘节优质柑橘金奖及“有较强影响力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 一只果的产业使命:小柑橘“大生意”|
三峡柑橘产业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人民吃的红桔,4个里面有1个是三峡柑橘;全球销售的橘子罐头,很大一部分产自三峡,还有橘皮炼成的精油出口到国外更是价值不菲。
市场火了最易跟风,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橘,但品种单一、管理粗放,使得三峡柑橘质量参差不齐,市场风险悄然集聚。
柑橘产业还在继续发展,远远超出本地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分散,品牌不响,链条短、功能弱的问题。随着产品价格“天花板”下压,生产成本“地板”升高,只有化解发展难题才能撑起发展野心。
“愿意转型的,就赚;不愿转型的,就亏。”这是公平的市场规律。近年来,库区各地探索三峡柑橘抱团发展,发展好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共同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农业品牌,走实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在有着三峡橘城美誉的忠县,走出一条“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一座公园”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之路,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橘海,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活力,完成“从果树里来,到果树里去”的绿色循环,一颗小小柑橘,牵出一门年综合产值20多亿元的“大生意”。
如今,果园是最大的风景,农业是最大的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让柑橘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柑橘园远看是公园、近看是果园、走进是乐园,三峡库区迎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柑橘产业“接二连三”,拉长产业链条,让柑橘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除了自身努力以外,库区各区县充分用好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等各种平台,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通合作,共同打造三峡柑橘公用品牌,實现多赢局面。
今年受疫情影响,2020·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从线下搬至线上,网上14个交易展馆涵括了柑橘苗木、果园机械、果品加工、种植企业、经销企业、配送物流、线上电商市场、线下农批市场等全产业链经营体系,实现了柑橘全产业链立体化的展示展销,打造了全方位综合性的学习交流平台。
来自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境外水果经销商代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水果经销商代表以及重庆市内水果行业经销商代表纷纷“云逛展”。
截止到3月16日,11个参会区县发布柑橘供销需求信息80余条,共计展出20余个柑橘品种。本次交易会累计达成交易311915.5吨,实现交易额181136.5万元,网上展会取得圆满成功。
| 一只果的责任担当:长江生态的“守护神”|
万州美,美在高峡平湖,美在果润生活,美在舌尖心田;三峡美,美在生态休闲,美在山水画廊,美在气象万千。
三峡两岸广泛种植柑橘,它除了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致富果,还能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根据最新统计,因为种植柑橘,三峡库区一年可减少水土流失43万吨。
相较于传统农业产业,柑橘产业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上都自带“高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库区区县义不容辞的责任。
曾经,“一吨橙汁两吨渣”,柑橘生产加工中传统的皮渣填埋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今,废弃皮渣变“废”为宝,可以用来发酵饲料和制作有机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发的“柑橘皮渣低碳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成果的大规模应用,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
柑橘产业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肩负起保护长江三峡生态、构建长江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又助力三峡库区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是“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生动践行。
红橘、杂柑、脐橙、柠檬、柚子……以江为轴,借势发展,从长江边到山坡上,一年四季,碧树满山,花果点点,延展在万州、涪陵、开州、长寿、垫江、云阳、巫山、奉节、梁平、忠县等10个区县,历史与文化交融、生态与经济同步,它们如锦绣绒毯铺在广袤大地上,如诗如画如歌。
冬季,随着三峡库区水位上升,长江两岸橘红飘香,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三峡平湖碧水东流,宽阔的江面船影点点,偶尔还有一群群白鹭与野鸭掠过江面自由嬉戏,两岸满山遍野的橘树与一栋栋农家小洋房相映成趣。
迫不及待地穿行于橘林小道去寻觅那美好的景色。那一盏盏金灿灿的“小灯笼”缀满枝头,泛起少女般迷人的红晕,映红了田间坡头。微风吹过,橘香四溢,满园的空气仿佛都是香甜的。
图片/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