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的理想模型
上海曾是石库门的海洋。石库门联排的布局和装饰纹样来自西方。石库门有院落,类似北方四合院,却是二楼三合院,中为天井。进去,内部结构又与南方徽派建筑相似:砖木立帖式,黑漆大门被石条包箍,马头墙或观音兜的山墙,饰有砖砌。
石库门样式多。自19世纪80年代始,平均每隔十多年,就经历一次形式翻新。从老式里弄到广式里弄、到新式里弄、里弄式花园住宅,沿续至抗战时期的里弄式公寓住宅,石库门始终没停下不断进取的脚步。升级版的石库门,去掉了黑漆大门和条石门框,增加到3层。围墙被铁栅栏代替,天井也被敞开的庭院代替,旁边还种上了矮矮的冬青或扁柏。木窗换成了钢窗,开间被打破,客堂、厢房已经为自由布置的起居室、卧室取代。重要的是,水电煤气特别是卫生设备一应俱全。房屋的间距也放宽了,石库门在功能的适应性和舒适度上的明显提高,展示出建筑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的价值。
石库门经济,平民住宅,是特殊时期自由工商主义的产物。晚清不断的战乱与内乱催生了建筑与城市。1853年小刀会起义和1860年代太平天國两次攻打上海,大批难民涌入英租界,仓促建起的简易联排木板房一时达到8700余幢。为节省土地,群体布局相互毗连,单体平面及结构比四合院或徽派建筑占地小,而又比西式建筑造价低。这一显著的优势,使之成为满足上海在不足100年时间,从一个20万人口的县城跃至总人口400万、世界第五或第六大都市的居住需求的最大贡献者。石库门不仅是成熟社区,更重要的是,因其经济实用且多聚集于现代上海市区西部,配合了以租界为核心,总体上由东向西的城市扩张,而不再依据政治和行政标准划分,标志着上海形成以功能性和行业性的分布,来划分区域的现代城市形态。
调和传统与现代上海
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上海有二十多万幢石库门。二十年后,88%的上海人住在石库门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库门还容纳了大约一半的上海人。这张上海名片,如今成了林立的高楼间的孤岛。过度使用、超额服务和城市的急剧膨胀,让石库门需要改造。伍江教授认为,新天地把石库门价值最大地商品化,付出了失去整个太平桥地区所有石库门的巨大代价。步高里模式破坏了原来的内部风貌。而田子坊的安全、公共基础、卫生设施问题都没有解决。阮仪三教授感叹上海有12个保护区,却没有一个以石库门为主的保护区,如果以集中、位置、影响、仍在使用、与周边的关系这些历史城市保护要素为准则,阮教授的新建8个以石库门为主的保护区的呼吁就显为合理。
以阮教授倡议中的虹口区虹口港保护区说明。一是历史遗存较多,如浙兴里、永乐坊、平安里、山寿里,石库门数以百计。二是资源稀缺,此处存留了古上海的完整水系:俞泾浦、沙泾港、隐秘的虬江中段与虹口港汇合流入黄浦江。三是视觉延续性强,建筑节点和线面关系好。东段的溧阳路紧贴着俞泾浦,河上多桥,两岸遍布里弄和工坊组合的小街区,如音乐谷、1933老场坊——所有的线和面,包括沿河高高的步行木栈道,最后被虹口港闸收纳,仿佛一曲终了。四是保护区之间风貌结合完好。通过同一条溧阳路,保护区北连山阴路新式里弄、溧阳路里弄式花园住宅,风貌一致自然过渡。虹口港即三江合流之处更是气象万千:正面是黄浦江和陆家嘴景观群,前左是北外滩滨江绿地建筑群,右下可见外白渡桥和上海大厦,这又是一个重要节点,向前则进入外滩建筑群,退后便连接海宁路。在这样一个古代河网密布之处,里弄的低瓦屋顶和高耸的楼群构成了独特的城市轮廓线,外滩、虹口港、海宁路三个历史风貌区与陆家嘴、北外滩两个现代建筑景观群的融合,实现了城市空间的美学完整性,文脉综合、文脉并置。清晰的边界、两岸的古迹与历史风貌,不仅是凯文·林奇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形态,也是对文化记忆遗产连续性价值的最好说明。
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上海处在一种同步完成现代城市发展3个阶段的混合状态中。城市以封闭细胞形式增长,出现了最大密度的垂直街区加宏伟大道,对全球流动精英空间的片面追求,创造出25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景观,让上海付出了丧失日常生活的代价。作为中国最与现代性共命运的一座城市,里弄石库门过去共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上海,现在它也为寻找一种统一的、真正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紧凑性、中心性为特征,即调和传统与现代的城市策略提供了方案。然而,阮教授的努力前途未卜,绝大部分石库门迄今未成为法定保护对象,更深刻的意义或许在于它宣告了:上海地方认同的不确定性。
刘芳:博士,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