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常亮
摘 要 矿床赋存于太古宙变质上壳岩中,结合矿体围岩产状、形态和矿石结构、构造组成,说明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属鞍山式铁矿。在太古宙变质上壳岩形成早期,海底火山沉积建造中含有大量铁质,由于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作用,使铁质组分相对富集,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而成矿。
关键词 地层;构造;矿床特征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Ⅱ)铁岭—靖宇台拱(Ⅲ)抚顺凸起(Ⅳ)北部[1]。
1 地层概况
矿区内地层除第四系外全为太古宙通什村组变质上壳岩系,地层整体走向呈北北西展布,近地表地层产状较陡,为50°~90°,向下倾角逐渐变缓,至向斜核部近于水平。
地层由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石英角闪片麻岩、含磁铁石榴石英角闪岩、磁铁石英角闪岩、磁铁角闪石英岩、角闪石英磁铁矿等组成。其中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角闪斜长片麻以及角闪斜长片麻岩是一、二号含矿带主要围岩。
2 岩浆岩概况
矿区内岩浆活动主要表现有中酸性和基性脉岩侵入,现开拓工程中常见的脉岩有角闪正长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伟晶岩。
3 构造特征
根据平山子地区出露的部分地层和钻孔所见岩石倾角,本矿区存在一个轴向北北西的马蹄形向斜构造,从采场观察及钻孔验证,向斜东翼近地表产状近于直立,至向斜核部产状近于水平,向斜横断面形态似盆状。
目前矿区内未发现较大的断裂存在。一号含矿带比较稳定,未遭到大的断层破坏,从地层和矿带上来看,整体基本是连续的,仅局部受到辉绿岩的侵位。但是,二号含矿带地表钻探中常见到岩心节理发育和挤压破碎现象,绿泥石化、石墨化、碳酸盐化发育,孔内严重漏水等现象,挤压片理面倾角多为70°—80°,部分为60°和30°,从现有开拓工程发现矿带内存在多种小型的断裂构造,局部小范围内岩石稳定性欠佳。
4 变质作用
矿区内变质作用主要是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使太古界鞍山群通什村组岩石遭受铁铝榴石角闪岩相变质。矿石以磁铁角闪辉石石英岩类型为主,结构构造以条纹状及致密块状为主,矿物组合有角闪石、辉石、石榴石、石英、磁铁矿。
5 矿床特征
矿床赋存于太古宙变质上壳岩中,根据矿体围岩产状、形态和矿石结构、构造组成,说明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属鞍山式铁矿。
在太古宙变质上壳岩形成早期,海底火山沉积建造中含有大量铁质,由于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作用,使铁质组分相对富集,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而成矿。
本矿区按其上、下层位及矿体赋存部位划分为二个含矿带,下部为一号含矿带,上部为二号含矿带。
一号含矿带南自平山子村,向北至萝卜坎村西,勘查长度1100米,含矿带大致呈北北西走向,浅部倾角较陡,近于直立,局部东倾,深部向西倾,倾角逐渐变缓,接近水平。地表厚度80~120米,深部厚度可达140米。含矿带两侧围岩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
一号含矿带内从下至上赋存三层矿体,矿体呈似层状,沿走向和倾向常出现分支和复合现象。Ⅰ、Ⅱ号两层矿体磁铁矿含量较低,多为低品位矿石,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是Ⅲ号矿体,矿体厚度较大,連续性好。Ⅲ矿体控制长度1300米,厚8~40米,局部可达60米,延深180~580米。矿石以角闪石英磁铁矿为主,矿体顶板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矿体底部为含磁铁石榴石英角闪岩。当前阶段,未发现后期构造对Ⅲ号矿体产生大型的破坏作用,仅局部见有小的挤压片理和压碎现象。
二号含矿带位于萝卜坎村以西,台沟村以东,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冲积层之下,含矿带整体构成一个向北西倾没的马蹄形向斜,长度达1700余米,含矿带厚度约50米左右,转弯处厚度增大,其围岩有石榴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石英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近矿围岩主要为含磁铁石榴石英角闪岩。矿带内Ⅶ号矿体为主要矿体,Ⅶ号矿体呈似层状,长度约600米,宽约380米,厚度7.27~32.49米,厚度变化系数46%。矿体产状平缓呈向形,总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北倾斜。矿体顶板多为含磁铁石榴石英角闪岩,底板多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部分为含磁铁石榴石英角闪岩。矿石由角闪石英磁铁矿和磁铁角闪石英岩组成,矿体见石榴石英角闪岩和含磁铁石英角闪岩夹层。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特征,概括本区矿床特点如下:
结合矿体围岩产状、形态和矿石结构、构造组成,说明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属鞍山式铁矿。矿区按矿层可分层为两个矿化带,Ⅰ号含矿带大体呈北北西走向,倾角呈上陡下缓形态,浅部东倾,深部西倾。矿带内三层矿体中,Ⅲ号矿体最具工业意义,厚度大,整体连续性好,且目前未发现大型断裂破坏矿体。二号含矿带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冲积层以下,整体构成了一个轴向北北西的向斜构造,长度达到1700m,厚度约50m,矿带内的具有代表性的Ⅶ号矿体呈似层状,长约600m,宽约380m,厚度7.27~32.49m,矿体产状平缓,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向北倾斜。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