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暑假的时候,因为期末考试考得不好,我整日“瘫”在家中。妈妈发现了我的颓废,决定带我去内蒙古放松一下。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兴趣,提不起来劲儿,在大巴车上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黄昏,我们终于到了住宿的龙凤大营。
一眼望去,真令我惊艳。木头栅栏,用毡子、绳带等搭建的蒙古包,远处奔驰的马儿……,错落有致的大排档前,坐满了把酒言欢的人。一些结伴而行的老太太,穿着花裙子,聚在一起唱起了歌。我被眼前的情景打动了,但又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仿佛是个自带负能量的外人。
晚上天色漆黑,我窝在蒙古包里。我不想去参加正在进行的篝火晚会,我融不进他们的欢乐里。那令我失落、令我充满挫败感的成绩,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但我被妈妈硬拉到了蒙古包外面。微凉的风与草地的露水气息迎面扑来,正如我清冷的心境。我被拉到了一团篝火旁,立刻感觉到暖暖的。火熊熊燃烧,而燃烧得更旺的是人们的热情。人群中,龙凤大营的老板穿戴着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大声说:“从各地来的朋友们,你们好吗?我知道大家来自各地,但是今晚我们团聚在此,我们龙凤大营的朋友就是一家人,请大家牵起旁边人的手好吗?”浑厚粗犷的声音给我一种亲切感,我不再有逃离的念头,而是情不自禁地同人们一起围着篝火。在这话语的感染下,本就热情的人们更加热情,最后一点疏离感也被融化。身旁蒙古族的小姐姐一把拉起我的手,將我拉到篝火旁。我惊愕了片刻,心顿时温暖起来,主动同另一旁的人手牵手。在篝火的照耀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反射出融融的光,那种光映在了我心里。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美妙的感觉,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现在却像家人一般团聚在一起,是这么自然。我深深地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
篝火熄灭了,但舞会的开始将这场晚会推向了高潮。人们或认识或不认识,或年轻或年迈,都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后来舞蹈变成团体舞,越来越多的人上了舞台,其中年老者居多。跳得最热情的是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这场舞会。
从五六十岁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喜气洋洋的,比有的年轻人更有活力。有个演唱歌曲的小姐姐,告诉大家她的梦想是开演唱会。虽不能在大城市开演唱会,但她依旧乐观,在这里认真地展示才华。我被老人家老当益壮的心态感动,被小姐姐追梦的精神感动。
那晚,看不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可我心中升起了星星和明月。
指导老师:刘秀芳
伊织小结
“团聚”是很美好的事情,是一种普遍的情感需求。以“团聚”为话题作文,应不难写得情感真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团聚”的解释有两项,一是“相聚(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一是“团结聚集”。知晓了这一点,就可以拓宽写作思路。若以第一项解释立意,应注意突出“团聚”发生在“分别后”,以“分别”突出“团聚”,能丰富文章的情节,使文章有一定的波澜,情感的表达也会水到渠成;若以第二项解释立意,需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齐心、和睦,并在行文中流露出是什么力量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参赛小作者们都能围绕主题撰稿。林卓易细腻地感受到一大家子久别重逢后,对“团聚”的珍惜之情,将“团聚”的时光描绘得温馨、动人。吴可欣非常自然地将节日的味道、人情味,以及令自己难忘的“团聚”的情味融合在一起。裴晓琴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小作者对空巢老人的关注,体现了她内心的善良、柔软。张梦琪笔下的“团聚”,体现的是民族情,也是如篝火般的生命热情。四名小作者都写出了个性化的生活体验,综合起来看,伊织将本期擂主称号授予林卓易同学,奖品是精美图书一本。四名小作者都将获得样刊、稿费与证书。指导老师也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