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风清河畅成绩喜人

2020-05-25 02:57江镕江晓峰
环境 2020年5期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处理厂

江镕 江晓峰

天蓝水碧,风清河畅,这是很多人的心中愿望。近日,江门就提交出两份让人欣喜的成绩单:一是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0年2月和1—2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江门市在两个榜单中均挺进了前20名,分别排名第13位和17位。二是2019年江门市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7,比2018年上升一位,综合指数改善7.09%。两年来污染综合指数均为改善。与2018年相比,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2019年溶解氧含量上升9.4%,化学需氧量下降15.9%,氨氮下降9.0%,总磷下降4.3%,总氮下降23.1%。2020年一季度水质较2019年同期有所改善并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专项执法,一企一策

近日,笔者从江门市生态环境局获悉,1—2月,江门国家直管站点AQI达标率96.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PM10、NO2、SO2和CO第95百分位数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8.6%、29.3%、33.3%、16.7%和31.3%,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19年12月20日,江门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分类整治力度,夯实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前2个月天空所呈现出的“江门蓝”正是该系列强化措施的直接成果,同时也为江门今年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一个良好开局。

为守护侨乡大地的蓝天白云,2019年11月5日,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就组织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大气治理专项行动——“雷霆”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巡查监管,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偷排漏排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去年冬季以来的大气环境质量。

据统计,持续3个月的专项行动期间,江门共出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5370人次,利用周末及夜间开展专项执法检查222次,累计检查企业1779家,基本杜绝了企业利用周末、夜间偷排和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此外,自2019年底以来,江门全市还出动巡查人员3000余人次开展不间断巡查整治,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工业废物等行为,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打出了一场漂亮的“突击战”。

除了日常巡查监管之外,想要实地“江门蓝”常驻,固本强基的“阵地战”也是不容有失。

据江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始终加快推广清洁能源。“2018年以来我们全市22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注销关停,15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完成‘煤改气。2019年6月,全市776台生物质燃料锅炉全面完成整治。”

同时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推进 “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在完成2018—2020年210家省级、市级和县级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范围,新增180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要求开展‘一企一策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我市主城区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累计关停搬迁207家,全面完成5463家‘散乱污企业的分类整治目标任务。”该负责人介绍说。

控制扬尘,网格管理

另外,江门市按照《江门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全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在建施工工地全部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强化市政道路机械化高压冲洗,加大道路冲洗、洒水、清扫频次,有效降低和控制路面扬尘。目前,江门市主城区实施机械化清扫面积680.2万平方米,实现了对可实施机械清扫的道路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100%。

为打好防污防治攻坚战,近年来,江门市也不断加大投入构建全面数据化监控平台,一方面建立静态的网格化环境监测微型站,通过近百个监测微型站固定点位进行大范围覆盖,实时监控污染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颗粒物激光雷达和VOCs走航监测车进行动态巡查,科技手段的引进让企业的偷排漏排现象无从藏匿。

“现在,当发现监控数据异常时,工作人员马上将数据异常点位的位置、污染物浓度以及周边存在的涉气污染源等信息上传至网格化平台,并向辖区生态环境部门下达排查指令,对大气污染进行精准溯源,实现了监测与监管协调联动,确保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告诉笔者。

不单对企业,针对行驶上路的超标柴油车,除加大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力度外,江门生态环境部门同样借力科技进行监测。目前,全市已建成8套機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和18套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2019年遥感监测柴油车尾气37.7万辆次,抓拍黑烟车261辆次。

考评第一,严控排放

在碧水攻坚战方面,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2018年,全市河长制考核断面全年劣Ⅴ类水体比例18.9%,同比下降51.8%;达标水体比例63.8%,同比上升41.7%;优良水体比例50.7%,同比上升41.9%。2019年,全市河长制水质监测断面的优良水体比率同比上升21.0%,劣V类水体比率同比下降13.5%,其中与牛湾断面相关的17个劣Ⅴ类断面中已有15个断面消除劣Ⅴ类,消除比例达88.2%;在省河长制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名列地级市第一名。

为了啃下牛湾国考断面这块“硬骨头”,2016年以来,江门市先后出台了《江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江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计划方案。而且自2018年起,又连续三年出台针对潭江牛湾国考断面的水质达标攻坚方案,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三个方面为抓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

潭江流域水质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三大污染源。控源截污是打赢潭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为此,江门市着力强化潭江流域内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工作。2019年,完成区域内1697家“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任务;第一批重点工业镇(街)均已完成对工业企业分布及排水情况的摸底排查;4个重点工业镇已配置集中式污水处理厂;5个镇已基本完成应急处理设施配置。

治理污水,清除垃圾

除了整治“散乱污”企业,江门市也大力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019年,江门全面完成区域内8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及3个提标改造年度任务,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约9.3万吨/天;完成区域内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任务11个,新增管网67.81公里;采用整县推进方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1212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任务。

2020年4月,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副总河长、潭江干流市级河长刘毅在谭江流域的开平市水口镇后溪村,听取该村排污口临时处理设施运行及开平市新桥水流域治理等攻坚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后,肯定了开平市在管网建设期间采用临时处理设施改善水质的做法。他要求:“要立足控源截污,加快月山鎮、苍城镇工业污水处理厂以及水口镇综合污水处理厂二期、大沙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同时,污水管网要同步配套到位,确保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运行负荷率符合考核要求,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江门全市的畜禽养殖场基本集中在潭江流域,部分畜禽养殖场尚未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因此近年来我局大力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强化面源污染防治。2019年,江门各市(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到省的要求。新会罗坑镇还探索展开了鱼塘尾水处理模式,由政府出资租赁鱼塘作尾水处理塘,水产养殖尾水经净化后排放。”

在流域内垃圾整治方面,江门全市“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有效运行。2019年,全市共5个无害化生活垃圾镇填埋场,处理范围覆盖四市三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约4300吨。目前,已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以上,村庄保洁覆盖率100%。

持久的攻坚,得力的措施,使得潭江水环境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19年,义兴、新美、公义3个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明显优于2018年,苍山渡口保持Ⅱ类;17个河长制考核劣Ⅴ类断面已消除15个,另外2个正在进行整治工程。

“溶解氧低是影响牛湾断面水质达标的主因,也是攻坚工作的主攻方向。”江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局也将坚持靶向攻坚原则,继续开展支流综合治理,争取考核断面全面达标。”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地下污水处理厂优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金机遇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新江门 新机遇 新合作
江门的野心
世相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