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车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20-05-25 09:05李小帅
当代工人·精品C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

李小帅

摘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铁路安全生产,服务运输一线职工需求,突出抓实抓好车间层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建立领导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监督机制,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保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关键词:企业民主管理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生产

一、深刻总结工作成绩和特色做法

去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单立军对工会工作的要求,集团公司工会及时调整思路、紧盯重点、强力推进,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特别是强化推进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工作有效落实。从这次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基层单位高度重视、部署落实,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工作。今年以来,集团公司、站段对车间民主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将其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设计方案,制作模板,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收到了较好效果。

1.高度重视。基层单位党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党委会议进行研究,书记例会进行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扎实稳步推进,有的单位安排班子成员包保,全程指导,参与监督。据统计,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召开率达到了95%以上。

2.规范程序。为了组织召开好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大多数单位统一制作了模板,规范了会议流程,并坚持严把“三关”,即:会前材料审核、会议审批关,会中参与监督、程序规范关,会后材料归档、推进落实关。有的单位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内容充实,程序规范,日程安排紧凑,审议通过大会议程和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审议通过车间行政工作、奖金分配、食堂伙食费使用和帮扶救助情况报告,分组讨论,车间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及民主评议,议案表决,报告、大会议案表决和民主测评结果、党支部书记讲话等会议程序。

3.强化载体。绝大多数单位能够按照要求,统一规范车间厂务公开内容、载体和公开流程,并指导所辖车间坚持公开奖金分配、职工奖惩、职工岗位变动、帮扶救助、车间干部收入等情况。各单位设立了车间公开栏(含电子显示屏),做到样式和内容统一,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和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全部公开,让职工知情、受职工监督。

4.全员参与。车间层面坚持“三一四”民主管理制度,为职工搭建平台,组织职工全员、全过程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把职工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向职工亮底,让职工知情,听职工议事,请职工监督,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深度查找存在问题和剖析原因

尽管车间层面厂務公开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也可以说是职工最为满意的时期,但站在维护职工利益更高层次、站在服务企业发展更高需求,从整体上分析,从大局上把握,这项工作我们还有差距、有欠缺、有不足,必须下大力气抓落实、抓推进、抓达标。

1.公开内容缺项。从这次调研看,有的车间领导担心车间干部收入公开,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不想公开、不愿公开,很多车间在这个内容的公开上缺项、漏项。

2.公示时间滞后。个别车间公示时间滞后,时效性不强,有的车间干部认为不管早晚只要公开了就行,公开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职工及时知情,让职工及时监督,而是为了走程序,完成任务。

3.公开形式单一。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对企业发展和职工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给实施和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和新的挑战。从调研情况看,仅靠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栏、站段自办报纸等这些传统方式进行公开,已不能满足职工对厂务公开信息的需求。

4.公开程序简化。有的车间公开栏公开内容未召开车间厂务公开民主议事会议研究,就直接公开;有的车间未履行党政工领导共同签字确认程序,就直接公开;有的车间公开的资料没有留存,统一保管不好;还有的班组“三一四”民主管理会未按规定召开,有的即使召开了,质量也不高,应付对付、流于形式。

5.职工监督不强。加强厂务公开的目的,就是让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但是大部分职工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只关注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奖金二次分配、星级职工评比等,其他如生产任务、物资采购、成本管理、帮扶救助等,不上心、不给力,职工对厂务公开理解度、认同性,有差距、有距离,这说明我们教育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不够,企业的民主氛围不够浓厚。

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重视程度仍有欠缺。加强车间厂务公开工作必须在车间党支部领导下,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的车间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这个活儿就是工会的事,有这样认识说明车间领导重视程度有欠缺,导致效果有差距。二是车间工会能力偏低。由于生产力布局调整、工电供一体化实施,车间班组发生很大变化,加之去年以来,车间党支部书记不再兼职车间工会主席,车间层面兼职工会主席变动很大。虽然他们对工会工作有热情、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组织能力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影响车间工会工作的开展。三是上级检查指导不够。站段工会主席是班子成员,有的还分管其他工作,工作忙、任务多,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精力不够。四是集团公司工会帮助基层工会解决问题,指导基层工会高质量高标准把部署的工作做实、做好,还有差距。

三、深入思考思路对策和实施措施

1.坚定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坚定政治站位。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工会组织履行竭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利益职责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更好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职工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保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需要,是落实集团公司新的发展理念、凝聚职工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民服务解难题,这就要依靠职工、服务职工,以厂务公开为基本载体,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自觉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车间层面工会在车间党支部领导下,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以服务职工的使命感,抓实抓好车间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推进车间民主管理向纵深发展。

2.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管理水平。一是健全完善制度。制度的健全,在于不斷更新完善。面对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新形势、新局面,面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面对职工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从集团公司层面要不断完善和规范车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办法,并指导站段抓好贯彻执行,落地见效。二是规范运作程序。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成效导向,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操作模板,确定工作指南。不断建立领导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监督机制,疏通参与机制;不断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载体、工作内容,有效保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和效果。三是实行全员监督。厂务公开不仅是公开公示,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动员广大职工自觉参政议政,自觉当好主人翁。车间是企业生产实体,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前沿阵地,加强车间民主管理是集团公司加强民主管理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集团公司、站段,还是车间、班组都要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畅通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行使民主权利,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跟进检查指导,进一步抓好推进落实。一是强化检查指导。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工会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车间检查指导,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站段工会作用,按照“一点不差,差一点儿也不行”小东精神,严格程序,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对车间职工厂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发现和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认真、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二是纳入绩效考核。确保车间厂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必须加强考核,基层单位要把这两项纳入日常车间一体化考核,并与车间等级评定,与车间绩效工资,与车间先进评选相联挂,激发动力,增强干劲,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发挥党支部作用。要在党支部领导下,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要坚持各项制度,执行各项标准,真抓实干,真正调动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促进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4.精准精心培训,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工会干部业务能力,决定民主管理质量。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形式多样,培育一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提高工会干部服务职工能力。二是强化车间工会建设。加强车间工会建设,选好配好车间工会干部是关键。一定要把能力强、有干劲,真负责、敢担当的同志选进工会干部队伍,让他们为职工服务,维护职工利益。上级工会组织、车间党支部要支持他们工作,为他们撑腰鼓劲,为他们做好工作创造条件。三是提高职工代表素质。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作用,组织开展视察检查等活动,检查厂务公开工作推进情况。通过集中办班培训、会议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职工代表进行培训,推进职工代表素质提升工程,让职工代表成为职工贴心人,团结周围同志,多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团结广大职工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浅谈党群组织如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