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儿子参加高考

2020-05-25 02:45周华兵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5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总分高三

周华兵

因为学习习惯好,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升入高一后,可能是因为在全市尖子生堆里,儿子的考试成绩起伏较大,最好时能在年级25名,最差时在200名开外。特别是数学成绩,160分的试卷大多考120分左右,“稳定”得让人有点心灰意冷。有时我们私下怀疑,是否因为中考后的暑假没有给他补课所致。

高一寒假开始,我将儿子的试卷拿到一位朋友那里,让他帮助寻找“症结”。朋友一眼便看出,儿子是太相信自己的手,而不太放心自己的脑子,属于扎实、本分型学生,基础不错。有了朋友这席话,我仿佛吃了颗定心丸。

高一分科时,在选文和选理上,我们夫妻俩和儿子出现了分歧。因为他的数学一直没有大突破,而语文功底还不错,我们俩想让他选文科,但他说想学理科。我们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告知他數理化要做大量习题,让他要勤加练习,他一一答应。

高二暑假时,儿子坚持到我那位朋友家去学习。朋友家住24楼,因电梯有门禁,儿子为了不给朋友添麻烦,便在炎炎酷夏开始了一个多月的爬楼生活。初期,我们以为他只有三分钟热度。令人刮目的是,他每日坚持,从不间断。

儿子的毅力让我感动,但其中可能也有我的一份功劳。记得以前带他到外地游玩,爬泰山、千佛山、长城等景点时,虽然很累,但我始终要求并鼓励他坚持下去,以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让他明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义所在。

升入高三,儿子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喜悦。他数学成绩成功突破了瓶颈,总分便有了较大的进步。在高三第一次考试中儿子考了年级第16名,第二次17名,第三次第8名。“一模”出成绩时,中午儿子打来电话让我猜考得如何,我以为他没有考好,还安慰了他几句。结果他激动地告诉我这次竟然是全市第一,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高三下学期,便开始了“虐心”之旅,每隔几天就有考试,有时能进入年级前10,有时又是100多名。终于熬到了高考前夕,我们向单位请了假,决定在儿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和他一起共同迎接这次大考。

高考第一天,上午考语文。我在家里忙午餐,妻子去接儿子。儿子觉得语文考得还行,就是文言文比较难,花了不少时间,但高兴的是,作文用上了前一晚准备的素材;下午考数学,儿子出来后不是太开心,数学卷及附加卷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没有答出来,心里不是太满意。我们一同安慰,儿子心态终于平和下来,着手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第二天上午休息半天,下午考英语。等他出来,说作文写多了,事例举少了,我们又是一通语言抚慰。

第三天儿子信心满满,说都是自己拿手的科目,物理在校考试时始终是A+,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是考完出来,他也是满脸不开心,说最后几道大题目都有一点没有答上来。下午的化学倒比较顺利。

终于,揪心的三天结束了。问他感觉考得如何,他不愿多答。也罢,毕竟已经考完了。

后来,儿子参加了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不管最终成绩如何,这也算是他人生一次重要历练。

记得在送考过程中,看到微信上一篇关于高三毕业生和老师惜别的文章,不由想到了当年自己参加高考的情景。想到了儿子这十二年的求学之路,内心十分感慨,眼泪也控制不住流下来。我将手机递给妻子,她看完后也泪眼婆娑。我在心里对儿子说:学习不易,尽力就好,且行且努力吧。

6月24日,儿子高考查分,总分395分,选修双A;7月17日,经网上查询得知儿子被南京大学录取;7月22日,儿子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三年艰辛而又美好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他又开始了新的求学之旅。

编辑 东篱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总分高三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Comprendre et s'entend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