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像两个儿童

2020-05-25 02:45黄友芹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5期
关键词:女儿家长妈妈

黄友芹

本文作者

“我们要像月光一样,通宵守望着静静的春天之夜,我们要像两个儿童。你把我用你的生命裹住,教我像你一样展开笑容……”德国诗人拉斯克·许勒的《春天》本是一首爱情诗,但奇怪的是,每每我读到它,总会想到我和女儿。也许,人类大部分美好纯粹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吧。

做一些无用之事

长久以来,亲子关系似乎成了一种定论:家长是权威,是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人,“望子成龙”也成了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家长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斥着太多的焦虑。其实,家庭教育中困惑与痛苦的根源,或多或少跟我们始终认为“我是家长”有关。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黎巴嫩作家纪伯伦启发我们,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的姿态,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和守护者。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而是和我们并行的独立生命。和他们在一起时,我们何不化身为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感受他们视线所及的美好?

共情,即同理心、同感。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这个概念,为我和女儿的精神融合搭起了一座桥梁。还记得那次小学时的放学路上,下着小雨。“妈妈,我不想打伞,被它罩着我感觉不到小雨点的好玩。”“好吧,我们就先把它扔到一边,来踩路边的小水坑,看谁踩的水花高。”于是,我和女兒就像两个小疯子,在雨中奔跑着、欢笑着。童年的快乐是不带世俗的纯净,是可以超越时空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

厨艺并不精湛的我,时常会买上一堆食材和用具,陪女儿做章鱼小丸子或是寿司。那些并不好吃甚至有点丑的食物,却成了孩子眼中最好的美味——这里有她和妈妈共同的劳作和欢笑。女儿非常好客,经常带班上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我会像一个大孩子,招呼他们都成为参与者,一起制作稀奇古怪的饭菜,一起设计精彩有趣的活动,和他们一起狂欢。我认为,如果我们从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那就不是浪费时间。

春挖野菜,夏听蝉鸣,秋摘野果,冬堆雪人,我乐意陪女儿做一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无用之事,让她从游戏中获得探索世界的乐趣。

在《窗边的小豆豆》的影响下,我把家变成美丽的“巴学园”,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对家长而言,热爱远胜过责任感,只有当你先爱上这个“职业”,美好才会不断在成长之路上演。

最好的美德补习班

奇妙的亲子关系冥冥之中有神奇的魔力,决定着家长和孩子间会长久而深刻地彼此影响。家长不要企图用反复说教,让孩子成为“你理想中的样子”,而要用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明天是外婆的生日,我们去给她买玩具吧?”“妈妈,外婆是大人,也需要玩具吗?”“当然啊,外婆和外公已经老成了我们的小孩,他们也需要一些时尚的玩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母亲生日那天,我拉着女儿一起为母亲定制蛋糕、挑选平板电脑。家教,从来是最好的美德补习班。孩子的成长,不是来自父母的说教,而是来自他们自己的观察、体悟,以及由此带来的改变和行动。

有这样一个晚上,我加班后疲倦地回到家中,孩子还没有睡。“妈妈,我真想分一些时间给你啊,这样你就不要天天熬夜了。”女儿的话像一只柔软的小手,抚去我心头的烦躁。几天后,我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些小零食,还有张卡片:“妈妈,你加班的时候要记得吃东西,不要饿坏了胃。好吃的话,我再买。”我感动极了,立即给孩子发了一条短信:“谢谢你啊,亲爱的孩子。看到你把家里收拾得那么干净,还为妈妈准备了小零食,你真是贴心的小棉袄。我第一次做妈妈,没有经验,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多担待!”不一会儿,我收到了女儿的回复:“是妈妈教我的,家庭要共同建设。我也是第一次做小孩,长大了就是来照顾你的,被妈妈需要的感觉真好。”

我经常召开家庭会议,家庭成员包括孩子在内都有权发表见解。有独立的思考,能把自己的想法条理清晰、自由自信地表达出来,是每个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我发现,童稚之词有时也有深刻的哲理。

我也曾给女儿报过各种兴趣班,但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女儿说“妈妈,我现在对……感兴趣”的基础上,“妈妈,我现在又不想学……”这一句又成了某个兴趣班的终结语。女儿的绘画、书法、钢琴、古筝、唱歌和手工,都是因为喜爱而学的,所以学习过程比较快乐。

你是独一无二的

可能不少家长读过一些成功父母的育儿秘笈,热血沸腾地做着“南瓜藤上结西瓜”的梦。但我要说,不要将梦想强加给孩子,“智商遗传超过50%”这个科学常识一定要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活成万众瞩目的模样,我们大部人注定要在寻常日子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也不要企图克隆成功妈妈的教育方式,别人永远只能是一种参考。家庭教育理论和方式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格式,只能自己去领悟。父母需要持续学习和反思,需要精心经营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家庭要给予孩子相对自由的空间,这种“相对”不是严防死守,这种“自由”不同于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业要重视,但不要过度焦虑,要在顺其自然中智慧引导。

起先,女儿成绩平平。初二那年的暑假,我在餐桌上有意聊起各高中学校的高考数据。女儿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现在的成绩能不能上东中啊?”东中是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凭女儿当时年级600多名的成绩,上东中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我笑着告诉她:“当然能的。今年集团有300多位学长考上了,你只要再前进300名就好了。”“可是,我来得及吗?”“摩西奶奶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一个时期都是及时的。但这意味着你要非常勤奋,你能做到吗?”“妈妈,我想做到!”就这样,每晚的灯下,都有一个正在苦读的孩子,她的对面坐着正在备课和批改作业的妈妈。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成功逆袭了。

看着女儿,我总是会回想起自己的成长。我的父亲文化程度较低,历经五年的军旅生涯后成为一名乡村泥瓦匠。我从小学会的就是绝对服从命令,没有沟通和交流,父亲的意志和决策就是我的方向。在这样的管制下,我小心翼翼地长大。时过境迁,我的孩子成长于日新月异的世界,如果企图追求绝对权威的“统治式亲子关系”,只会搞得彼此心力交瘁。我耐心对待孩子的错误以及考试的失利,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一时的状态”,健全的人格和丰富坚定的内心,才是一生的财富。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这话一点都不过。家庭教育确实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每一位母亲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亲子之间的教育是彼此的、相互的,我在引导女儿成长,某种程度上女儿也教育了我。

我创造了女儿,我希望她活得更精彩。我相信,爱能让她成为最好的她,而她也会让我成为更好的母亲。爱,是一种相互的成全。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东篱

猜你喜欢
女儿家长妈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海的女儿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