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2020-05-25 01:21:56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皮提高班吐字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为了弘扬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普及推广京剧表演艺术,丰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培养京剧业余爱好者,学习相关的戏曲表演知识与专业技能,在教学中按照京剧表演艺术教学规律,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进行教学,培养学员逐步掌握京剧表演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之能初步掌握京剧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4个学期,分初级班和提高班,各为2个学期。每学期授课18周、每周授课2课时。总共为144课时。

三、教学内容安排

1.初级班

第一学期

(1)简述四大徽班进京和京剧的发展史。

(2)讲述京剧作为当时的新兴剧种,它与“湖广音、中州”的关系。

(3)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区别以及传统剧和现代剧语言表现的不同。

(4)京剧作为“皮黄”剧,它的基本调式和板式。

(5)基本掌握声、腔、字,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唱要像念,念要像唱”的技巧。

(6)以西皮、二黄原板入手,逐步深入。

(7)懂得怎样呼吸(胸式、下胸、腹式呼吸),认识气是嗓子元帅的重要性。

第二学期

(1)学会一至两段二黄或西皮唱段。做到正确发音吐字。

(2)在掌握西皮、二黄的板式和节奏后,与京胡合作(上弦)。共同完成一段唱段,做到音准板正。

(3)京剧唱段节奏变化丰富、区别于其它声乐节奏。在掌握一般原板节奏后,逐步介入散板、摇板、三眼等其它节奏。

2.提高班

第一学期

(1)初级班和提高班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掌握初级班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掌握京剧丰富的表现能力及西皮、二黄、三眼、反二黄、反西皮、吟唱等表现方式。

(2)为巩固演唱技巧和成果,必须加强念白的训练。进一步了解字与腔的关系,提高“行腔吐字”的能力。(吐字归音)真正懂得“千斤白四两唱的重要性”。

(3)呼吸在京剧唱腔里的运用,善歌者必先调其气,逐步掌握运气、换气、偷气、压气、歇气、气口。

(4)掌握和运用京剧唱腔里的抑、扬、顿、挫。

第二学期

(1)共鸣的简单原理

①共鸣腔的运用;

②怎样寻找共鸣。

(2)了解京剧“十三辙”的基本知识,懂得“五音四呼”“口劲”——咬字与吐字的力度。懂得吞吐、喷口、归、收音。

(3)行腔里的各种装饰音

①倚音②颤音③滑音④脑后音⑤疙瘩音⑥变音垫字

(4)要求本学期每位学员能独立完整地完成一至两段西皮、二黄唱段,基本做到字正腔圆。具备手、眼、身、法、步的协调能力。在单独演唱时具备“精、气、神”的表现。

猜你喜欢
西皮提高班吐字
我们的童画世界
秀江南(2024年1期)2024-04-02 20:43:07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试析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与方法
权衡小学教学中的平等对待与差异对待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浅谈皮黄腔的发展及音乐贡献
世界家苑(2018年8期)2018-09-04 09:15:52
论广东汉剧唱腔结构与特色
戏剧之家(2018年15期)2018-06-08 10:12:02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启蒙(3-7岁)(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就业后的廊坊师范学院“提高班”(下)
计算机教育(2016年8期)2016-12-24 1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