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瑞花 曾长兴
(1. 广东省紫金中学,广东 河源 517000;2.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广东 深圳 518172)
板块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经典的题型,是高考中对力与运动、功和能等力学规律进行综合考查的最常用手段.[1]在2019年安徽淮北模拟考试中,命题者命制了一道以板块模型为载体的力学选择题,考查考生应用物理图像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初次解答此题时思路与参考解答完全相同,后经仔细推敲发现这道试题已知条件和结论存在多处矛盾.为此,笔者对此题中出现的自洽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定量分析,并对已知条件进行剖析与修正,以期广大同仁斧正.
[2019·安徽淮北模拟]如图1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挡板的长木板,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接触滑块,弹簧被压缩0.4 m后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计算机通过滑块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v-t图像如图1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倾斜直线Od是t=0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已知滑块质量m=2.0 kg,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 滑块被释放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速度最大.
(C) 弹簧的劲度系数k=175 N/m.
(D) 该过程中滑块的最大加速度为35 m/s2.
以上为原题及原题的解析.结合本题的物理情境,其解析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此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把原题解析中计算所得的值当做已知条件进一步分析.
问题1: 当滑块加速度a=0时,滑块达到最大速度,此时有
kx1=μmg.
(1)
将解析中计算所得的k值代入上式,解得此时弹簧的压缩量x1=0.057 m.
滑块从被释放到加速度为0的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
(2)
联立方程,解得vm=3.21 m/s.
但是,原题中图乙显示,滑块的最大速度为2 m/s,结论与已知条件自相矛盾.
问题2: 滑块从开始运动到刚要离开弹簧的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
(3)
解得物体刚离开弹簧时的速度v1=3.16 m/s.
同样,原题中图乙显示,刚要离开弹簧时滑块的速度为1.5 m/s,推理结果与题图互相矛盾.
通过上述分析,实际上这道题的已知条件设置是不合理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命题者忽略了本题实质是简谐振动类的问题,这类运动本身有其规律.命题者若忽视其规律而强行加入另外的已知条件,就会出现前后矛盾的结果.
滑块从被释放到离开弹簧前,水平方向受到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可类比于竖直方向上的简谐振动.
根据简谐振动的特点,可知本题滑块的速度表达式应为
dx=vdt.
可见,根据本题图乙的v-t图给出的信息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m=2 kg,就已经把弹簧的劲度系数k唯一确定了.所以本题中额外增加一条切线计算出物体初始时刻的加速度,从而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R,不但显得条件多余,而且还使本题的物理情境充满矛盾.
笔者进一步分析,把vm=2 m/s、m=2 kg代入上式,解得k=93.3 N/m,而不是解析中的175 N/m.
事实上,即使仅从动力学和功能关系的角度,根据v-t图像的信息,联立(1)、(2)式,同样是可以把弹簧的劲度系数计算出来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kxm-μmg=mam,可知滑块加速度的最大值亦是唯一确定.以上方法计算结果与简谐振动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尝试对本题进行情境优化,解决此题情境矛盾问题的同时,希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方案1: 将原题图乙v-t图像中的切线删除,保留其它条件.这样虽然可解决矛盾问题,但是计算量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方案2: 为了减小计算量,可以把原题已知条件加以改动,修改如下.
图2
题1.如图2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挡板的长木板,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接触滑块,弹簧被压缩0.5 m后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滑块最终与弹簧分离.已知滑块质量m=2.0 kg,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 N/m,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被释放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速度最大.
(C) 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的速度为0.5 m/s.
(D) 该过程中滑块的最大加速度为1.5 m/s2.
解析:由(3)式可得(C)项正确,滑块刚被释放时,根据kxm-μmg=mam可得(D)选项正确.
这样的改动虽然减少了计算量,但是少了对v-t的考查,习题难度下降不少.
方案3: 题型改为计算题.
图3
题2.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挡板的长木板,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接触滑块,弹簧被压缩0.4 m后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滑块质量m=2.0 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 N/m,取g=10 m/s2.求:
(1)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此过程中滑块的最大速度.
解析: (1) 滑块从释放到停下的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
代入数据,解得μ=0.1.
(2)滑块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有
kx1=μmg
弹簧从释放到速度最大的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
这样的改动,除了题型上的不同,与方案二并无太大区别,考查的综合性不强.
方案4: 对于选修了3-4的学生,还可以做如下改动.
图4
题3.如图4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挡板的长木板,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接触滑块,弹簧被压缩0.4 m后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滑块离开弹簧前,其速度表达式为v=0.6sin2t(m/s).已知滑块质量m=2.0 kg,取g=10 m/s2.求:
(1) 弹簧的劲度系数;
(2) 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解得k=8 N/m.
(2)因为v=0.6sin2t(m/s),且x=Acos2t.(x为滑块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
所以2A=0.6 m,解得A=0.3 m.
试题情境不断变化,问题的难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也步步深入,体现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高中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刷题.对于物理习题,其情境的科学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思维.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必须保证科学性,应充分考虑试题各个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条件相容是命题最基本的要求.[2]
作为教师,我们不必规避习题或解答中的各类“错误”,通过对试题前因后果的探索,揭示问题的本质,挖掘物理的规律,培养思维的缜密性;通过优化习题情境,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质疑意识,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最终通过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