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鑫瑞
迄今为止学术社交网站(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 Site,ASNS)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如下:Wei 等[1]概括性地指出“ASNS是为顺利开展科研活动而提供线上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功能与服务、公共研究资源和研究工具的网站”;helwall 等[2]将其描述为“以科研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支持其科研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同时能够维护他们个人社交关系的网站服务或平台”;赵杨等人总结为:“ASNS 是通过一系列交流工具、学术资源和在线服务建立起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社交网站关系,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3]虽然ASNS 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但其核心“用户关系的建立和科研成果的共享”是统一的[4]。
基于现有研究,笔者认为ASNS 是为辅助科研活动而搭建的资源共享、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成果推广与转化等一系列功能与服务的线上社交平台,目的是促进学术圈的交流与共享。
ASNS 功能及类型划分有几个代表性的观点:A.C.Bullinger 等人[5]探索出ASNS 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身份和网站管理、信息管理、交流以及协作。并根据这四个功能对ASNS 的形态进行划分,分别对应于研究目录平台、研究信息跟踪平台、研究管理平台以及研究协作平台。REBIUN[6]工作组通过对现有用于科研目的的在线社交网站进行探究,将其划分为研究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结果共享平台三大类,并且诸多文献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分类目前在科研人员中接受度较高[4,7]。
现有研究成果对社交网站的功能和形态划分存有异议,但学者的研究成果分类几乎都是相对的,一些在线社交网站甚至可以涵盖多个类别,分类的争议似乎也并没有对科研人员采纳社交网站造成太大影响[8]。而且多项研究成果也表明,如果科研人员在某一个社交网站注册,通常也会在另外的平台进行注册[9-10],这说明科研人员对于不同功能和形态的在线社交网站都有需求。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ASNS 有ResearchGate、Academia.edu、Mendeley、GoogleScholar、小木虫、科学网、科学家在线和科研之友等。笔者通过多途径对上述ASNS 调研得到ASNS 创建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科技工作者自发创建的公益性的平台,如ResearchGate;二是依托某商业机构创建的平台,如国内的科学家在线,国外的Google Scholar;三是出版机构或学协会主办的平台,如科学网。这些平台提供的功能对比显示:ResearchGate 和Academia.edu 主要倾向为用户搭建专业性的综合学术交流平台,并且提供的学术社交功能与服务相对比较完善;Mendeley 主要被定位于参考文献管理类平台;GoogleScholar 被定位于学术搜索平台;小木虫主要倾向为用户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分享论坛;科学网主要倾向为用户提供一个信息资讯共享平台;科学家在线主要倾向为企业与科学家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科研之友则主要倾向为用户提供一个专业化学术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基于此,本文选择上述八个ASNS 做为调研平台以确保此次调研的代表性。
我国学者对ASNS 的认知现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初步调研我国学者对ASNS 的认知、访问情况、使用动机等,有助于明确我国学者使用ASNS 的定位,指导我国学术社交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本次调查目的是探索我国学者对ASNS 的认知、需求与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三部分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学历、职称、研究领域、是否有海外留学经验以及海外留学时间;2)ASNS 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访问学术社交网站情况、使用频率等;3)ASNS 的功能与服务需求、使用动机等。
论文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发放问卷,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有效筛选、整理以及统计分析。
问卷设计完成后,预先在博士研究生及教职员工群体中发放与回收问卷100 份左右,收集这些被调查者反馈回的意见及建议,进而针对性地修改和更新问卷,使调查问卷达到对外发放的要求。本次问卷调查范围主要面向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涵盖理工农医管文等各学科领域的教职工和研究生群体。通过一个多月的线上宣传发放,问卷星平台共收回问卷430 份,经人工筛选出前后逻辑矛盾等无效问卷25 份,有效问卷有405 份,高达94%,可进一步做分析研究。
2.3.1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分布
对问卷收集的405 个被调查者的不同分组分布做频率统计,结果如下:
性别分布:女性(59.3%)多于男性(40.7%);年龄分布:年龄段在36~45 岁(31.1%)、26~35岁(28.6%)、≤25 岁(25.7%)的人数较多,其余人数较少;职业类型分布:教职人员(45.7%)和学生(42.7%)占多数,其次是管理人员(9.4%),校/ 院领导(2.2%)最少;学历分布:硕士占41.7%、博士占38.0%、本科占20.2%,由于ASNS主要服务于科研群体,相对来说服务对象具有较高学历,为保证本次调研的有效性,样本主要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相对较少;职称分布:学生(42.7%)人数最多,其次是副教授/副研究员/副高(23.7%)、讲师/助理研究员/中级(20.5%),而教授/研究员/正高、初级、以及博士后人数较少,这三个群体共占比仅有13.1%;学科领域分布:人文社科领域(41.7%)人数最多,其次是工学领域(31.1%)、理学领域(14.8%)、医药科学领域(8.4%),农业科学领域(4.0%)人数最少;是否有海外留学经验分布:没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88.6%)占大多数,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11.4%)较少。
由此可见,调查样本覆盖范围广、分布合理,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可用于对ASNS 的认知分析。
2.3.2 ASNS 认知分析
图1 统计了405 位被调查者对国内外主要的8个ASNS 的认知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小木虫和Google Scholar 的认知度较高,其中知道和了解小木虫的学者占57.37%,了解Google Scholar的学者占56.84%。其余平台的认知度依次为:科学网(38.42%)、Researchgate(36.84%)、科研之友(26.31%)、科学家在线(24.74%)、Academia.edu(22.63%)、Mendeley(18.42%)。
从ASNS 认知方面来看,我国学者对国内小木虫的认知度较高,其次是国外的Google Scholar,究其原因,小木虫网站发展早,在国内社交平台中拥有的用户量相对较多;Google Scholar 主要提供的学术搜索功能可满足多数用户的学术搜索需求。我国学者对国际主流ASNS(ResearchGate、Academia.edu、Mendeley)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其中对ResearchGate 具有一定的认知度。这说明我国学者对科研共享与交流的意识相对较弱,对ASNS的认知和使用意识需进一步提升。
2.3.3 ASNS 使用情况分析
图1 用户对ASNS总体认知情况
405 位被调查者中,有46.91%的人表示使用过ASNS,53.09%的人表示未曾使用过,说明我国学者对ASNS 的使用率还有待提高。对使用过ASNS 的被调查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ASNS 的认知与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一致,即使用小木虫(68.42%)的人数最多,其次是Google Scholar(51.58%),对学术界知名度较高的三大ASNS 的使用情况为:ResearchGate(30%)、Academia.edu(8.42%)、Mendeley(4.21%)。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国际主流ASNS 使用意识较低,其中对ResearchGate 具有一定的认知度,这与ResearchGate 经常给用户发送邀请邮件有关,虽然被看作是该平台的诟病,但也产生了一定的成效[11]。另外,有相关文献佐证了该调研结论,《Nature》杂志于2014 年利用问卷调查广泛探索了95 个不同国家的3 500 位科研人员使用社交网站的情况,结果显示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常性地使用ResearchGate,而经常使用Academia.edu 和Mendeley 的人数占比分别是8%和5.6%[11]。
对被调查者使用ASNS 的经历、使用时间、使用频率统计结果显示:使用经历在2~5 年之间的人数(30.53%)最多,其次是1~2 年(25.26%)、小于1 年(22.63%)、大于5 年(21.58%);多数用户(44.21%)使用时间集中在15~30 分钟,其它时间段的使用人数相对较少;多数用户(39.47%)使用频率约一周一次或多次,其次是约一天一次或多次(25.79%),其他占比相对较少。总体来看,社交网站用户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科研人员越来越依赖社交工具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学术界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转变为依托ASNS 进行线上交流共享是必然趋势。
2.3.4 ASNS 使用动机分析
被调查者使用ASNS 动机统计结果显示:用户使用动机较大的前四个是:“检索和下载他人学术成果”(82.63%)、“查找和关注其他科研人员简历等信息”(61.05%)、“追踪和关注感兴趣的科研活动”(77.37%)、“了解最新研究动态”(77.89%),其它使用动机较小,包括上传和共享学术成果、交流互动、科研合作、累积和提升个人学术影响力、扩展学术关系网络等。
被调查者看中的ASNS 功能与服务依次是:学术成果检索功能(85.26%)、社交网络功能(44.21%)、在线沟通功能(43.68%)、个性化推荐(37.89%)、展示个人简历(16.84%),结合ASNS 的使用动机来看,我国学者对ASNS 的使用呈现“重获取,轻交互”的现象,即我国学者使用ASNS 以获取信息资源为主,对科研合作、交流沟通等功能利用较少。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科研用户对国际主流ASNS 认知较低、国内专门的ASNS 平台较少有关。另外,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对我国学者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学术界科研竞争激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严格,科研用户对外开放的意识较弱。
ASNS 对科研人员学术辅佐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术圈交流互动的重心由传统的线下模式正逐渐转变为基于在线交流平台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沟通。在Web2.0 时代下,我国ASNS 的发展及学者对ASNS 的利用尤为重要。本文调研结论显示:我国学者对国际主流ASNS 平台的认知度较低,并且使用ASNS 呈现“重获取,轻交互”的现象,对ASNS 提供的交流沟通等主要功能利用较少。论文调研样本数量有限,仅供参考,有关我国学者对ASNS 认知定论后续还需系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