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琼
所谓教育,就是为儿童营造丰富的学習环境,当儿童置身于环境并与之互动的时候,教师观察儿童表现出的兴趣,倾听他们的感受与想法,并基于此对环境进行调整,适当提供支持或引导,同儿童一起去建构对世界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出现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因为他们的生活不仅在幼儿园,还在家庭,在社区,在城市或乡村,在这个国家和星球。物理、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让“一方水土”各显特色,也因此造就了“一方人”。因此,幼儿园的教育绝对不能局限于围墙之内,还应创造机会,将儿童探索的空间扩大,鼓励他们积极与外界互动,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跟它们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机构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下一代方面的责任与功能,比如上海天文馆,早在建设初期就把自身的教育功能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多次与相关专家讨论,从硬件设施的设计到展示内容的规划,从人员配置到相关装备,都以服务儿童及家庭为前提。同样,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海洋综合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会积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配合中小学、幼儿园围绕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农田生态等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
政府的支持、机构的自觉调整,加上家长的重视、孩子的喜欢,这一切都让当地的自然、社会资源有了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可能。
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承担机构,幼儿园很早就开始把课程建设的视野从园内转向“外面”,将当地的自然、社会资源融入并建构到园本课程中,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的课程,促进幼儿园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丰富幼儿的认知,扩大幼儿的视野,增进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本期特别关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栏目,就为大家呈现了一批幼儿园充分利用园内外自然资源、社会事件建构园本课程的案例和反思。从中我们能看出,在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中,幼儿真实体验、自主商议、充分探究,获得了多种经验,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是课程真正的主人。
这样的课程实践背后,还体现着教育者的儿童观和儿童学习观的不断进步,以及幼儿教育课程观的革新:儿童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向“主动的探索者”,教师也从“对幼儿的研究”转向“与幼儿一起研究”,而课程也早已从“我要带你去学习”转向“我支持你这样学习”。
基于这样的考虑,从2021年开始,我们新设立一个栏目,名为“外面的世界”,希望鼓励更多幼儿园教师发现本地课程资源,分享孩子们是如何打量并理解这个世界,如何与之互动,甚至相互改变的。我们相信,只有这样的课程,才是“活生生”的课程,才是孩子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虽然不能直接照搬,但它最可贵的地方正在于这份特殊及其背后的思考。
所以,把你和孩子们去“外面”的故事分享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