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昱 顾逊
【摘 要】照壁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中使用最频繁并且最广泛的建筑元素之一,其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在现代设计的形象下逐步确定了样式的现代化、形态的多样化。其主要使用功能也在时间的推演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不仅包含了景观学、建筑学、室内设计学、陈设艺术学等学科,还涉及到了风水学等领域。在照壁的文化沉淀中,传统空间对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影壁;照壁;屏风;隔断;玄关;室内设计
照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最初具有非常强的阶级意识和礼制象征,此后则成为风水思想在建筑、住宅中的一种表现手法。风水讲究“气”,“气”不能横冲厅堂和卧室等空间,否则为不吉。古人为了避免“气冲”,便在大门前设置一堵墙,为了保证气流的通畅,这堵墙还需带有空气流通的功能,不可太过封闭,故演化出照壁的这种形式。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广为流传:“没有照壁不成住处。”可见,照壁在传统建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照壁的概念
最初照壁主要是放置在宫殿、寺庙、园林和住宅等各种类型的建筑正门内外的一种具有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的墙壁,又称“影壁”、“萧墙”、“屏”或“塞门”。从西周时期开始,便有大量关于照壁的史书、画卷记载。其在唐、宋、元三个朝代开始盛行,在繁盛的明清时期照壁的兴建已尤为盛行,其更是在民间广为流行,并且木制照壁的功能也已经与屏风相同。对照壁的另一个名字:“影壁”的了解更有助于让我们理解其功能作用。影壁的源起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确切的解释是:“影壁”由“隐蔽”二字演化而来,其主要功能就是遮挡外边行人的视线,并且隐蔽院内的景致,大大提高了建筑内部的私密性;设置在大门对面则称为“避”,其功能适用于界定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令过往的行人、建筑外道路与建筑分割开来,这样可使外面的行人在无意识中避开建筑所涉及的动线。“隐”、“避”二者合称为“隐蔽”,后来逐渐称其为“影壁”。
二、照壁的演变
(1)照壁向家具演变——屏风:
在照壁向屏风的演变过程中,最初称其为“黼依”,与照壁相似,只不过应用于室内空间中,其最早是天子的御用品,陈设与御座后,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多选用类似楠木这种有纹理的木料作为照壁,华丽而又古雅,极为珍贵,一般多用于皇宫之中。楠木被称为“帝王之木”,如今在北京的故宫还有许多使用楠木木料制作而成的屏风和照壁,大多刻有龙首,气势恢宏、雍容华贵并且风格鲜明,是明清时代皇权至上的实物载体。相反,与尊贵的屏风、照壁相比,纱橱就显得较为低档,但其频繁出现在各种诗文中,如李清照所写的《醉花阴》中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等经典佳句。屏风作为影壁沿革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隔断形式,“依”具有依靠的意思,其可以将空间进行一个有限度的分割,是一件用来装饰、遮风、挡雨和遮挡视线的家具。
(2)照壁向建筑演变——玄关:
由于中国古代阶级地位有着非常明显的划分,使得照壁不得已完全的发展,而处于被限制的窘境,更不可广泛使用。在后来阶级意识逐渐削弱之后,这种建筑元素才得以延传,以至于经过历史文化的洗礼和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在古建筑地院落不断被兴起地高楼大厦所替代时,照壁不仅没有退下历史的舞台,反而逐渐沿革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玄关”就是照壁在不断沿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建筑空间的表现形式,既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元素,又兼具了现代设计的气息,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表达。
三、照壁的应用
玄关是照壁在现代建筑中演变得到的新功能空间,作为进入建筑空间的第一站,是表现室内风格的开篇,也是从室外到室内的一个过渡。其不仅仅是进入室内空间的第一感觉,同时也担负着人们对室内空间的第一印象,对建筑空间整体印象的烘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人们日益追求建筑环境高品质塑造的当下,玄关更是室内风格个性的表达、突出文化内涵的重要空间。玄关可分为全隔断玄关和半隔断玄关两大类:
(1)全隔断玄关:是指玄关的整体与建筑结构一致、统一,是由空间中地面到顶面的构建方式。此类隔断玄关主要是为了阻挡视线而设置的,具有较高的隐私性和较为清晰的空间分区,缺点是会对空间视野产生过度的遮挡,在视觉上使空间变得狭窄,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压迫感、局促感。
(2)半隔断玄关:是指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采取的一种以一半或近一半的构建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全隔断玄关所带来的空间压迫感,在保证空间隐私性的前提下,让空间拥有更好的体量。
玄关用于室内空间,为人们的生活所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其功能性应该大于装饰性。就如同传统建筑形式照壁出现的最根本的意义,其一是实用性,遮挡;其二是為了挡风挡尘。满足空间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人和空间的融合。
建筑和家具是我们了解古人精神文化的重要工具,因此品味具有东方美学特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小品之一——照壁,既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技术高超的美,又激发出人们挖掘美学特征的兴趣,增强了建筑师的审美情趣,给予人们在古建筑设计方面更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中华传统艺术是我国的一块瑰宝,因为历史而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无论是照壁、屏风,还是其他传统元素,都需要我们去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传统建筑元素转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是现代设计师的使命,也是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延续历史文化的发展,让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学术期刊《中国建材科技》2017年 肖瑶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照壁》
[2]学术期刊《包装世界》2014年 陈媛媛《玄关,不一样的照壁》
[3]学术期刊《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年 常丽娜 《探析玄关的传统文化意蕴及其作用》
[4]学术期刊《科学之友》 2009年 贾媛 《论玄关在连接室内外中的作用》
[5]学术期刊《艺术科技》2016年 王俊 周超 鲍萌 《浅析传统建筑中的影壁美学功能》
作者简介:
付昱(1995.11.02),男,汉族,辽宁盘锦,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