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周
【摘 要】本文通过简述笔者与文化人类学(或称民族学)的结缘过程,简要辨析关于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的使用以及个人偏爱,加以阐述使用的原因;并详细叙述笔者对于文化人类学的认识及理解,以表达对于这门学科未来可能的新的发展方向、路径、范式的期待;同时向展现我目前所持有的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以表明关于这门学科的高远立意及深远影响,以就教于大家。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范式期待;最高价值
为什么是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或称为民族学)是目前学界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接受或认可的对人类学进行四分之后的四分支之一,另外三个的名称分别是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关于对人类学的四分法固有其道理,但并不是得到普遍认同,也还有其他的专家学者认同的是其他的分类方法,这一学科到底使用文化人类学还是民族学,当然,关于民族学的这些名称的使用问题随着历史的演变学界的前辈们是有过很多的辩论、辨析以及探究的。
本学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每一个国家无论是称作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或者社会人类学都是可以的;大家通常的认为是在中国和前苏联为代表的国家中称为民族学,在美国称为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称而让很多学习的人们感到苦恼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它产生的目的以及背景本身也是令人们苦恼的。19事迹中叶开始,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扩张时期,未来实现殖民扩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立一些专门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组织,以对殖民地所在国的民族及国情进行资料的收集和专门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民族学本身就不太光彩,以及他的方法论可能在初期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大概这也是原因之一使得我对于使用民族学一词在感觉上就有些别扭,原因之二是个人认为使用民族学这一名称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接受都并不高,甚至不理解或排斥;民族学固然其对象是明确的就是研究民族、研究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方方面面,但是从字面上就能理解这门学科的人还是比较少;而是用文化人类学应该说不会有太多前面所述苦恼的缠绕,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就是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文化。
相对与文化人类学来说,民族学的资格是更老的。但是我自己也认为,我们的民族学也是需要现代化的,也并不是说非要借用文化人类学这一名称才能使我国的民族学走向现代化;只是当我考虑到未来的民族学可能的发展时,总是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科上令人首先就感到迷茫的问题,也可以说时这个学科未来以什么姿态存在的问题。
新的范式期待
在谈论关于新的范式期待的相关问题之前,首先要简要梳理一下我自己对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及其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解;这样有助于我更为清楚的表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新的范式期待是为何?以及我期待什么样的新范式?目前我们所熟知的文化人理论学派大概有十几个,如果细致较真的话应该也不止十几个,可能会有更多的情况出现;从时间序列上来说,每一个后起的人类学派都基本上是以批评先前产生的学派的弊端为基础成立起来的,因此可以说每一次批评基本都伴随着这个学科的进步而出现,使得这一学科得以不断前进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这里将列出近代以来比较重要的几个学派来加以探讨:(1)古典进化论学派,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以及他们的两部巨著《原始文化》与《古代社会》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的文化人类学得以快速发展,如果要往前追溯的话,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进化论的观点主要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蒙昧向文明的趋势发展进步的。(2)传播论学派,传播论学派以格雷布纳的“文化圈”理论和史密斯的“极端传播论”为代表,文化圈理论认为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有6至8个独立文化圈,每一种文化要素也会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因此世界上范式相同的文化,不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必定属于某个文化圈,起源于某个中心;(3)19世纪20年代,以马林诺夫斯基及其著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和拉德克里夫布朗及其著作《安达曼岛人》为代表的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登上历史的舞台对人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学派观点认为不同的功能包含着不同的环境,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或文化整体背景,其中马林诺夫斯基开创性的提出“参与观察”的方法成为了后来文化人类学界关于田野调查的经典范式。
关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值得学习并积极实践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田野调查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其中,田野调查被视为是学科的生命力所在,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上个世纪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式可以说是费孝通老师首创并提出来的微型社区研究,无论是《江村经济》]还是《禄存农田》]都是以当时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社區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麻雀来以小观大,通过研究一个村落来解释中国这一类型的村落,这对中国社会发展及学科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突破了国外文化人类学研究固有的坚持即对异文化的研究。
我的文化人类学观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史并不是非常的长,从19世纪开始陆续有一些文献资料出现,19世纪中叶之后对于文化人类学的系统性研究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古典进化论学派到离我们最近的格尔兹创立的解释人类学派,每个学派都会有一些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论的提出,并被后继的学者们不断地去实践。解释人类学似乎在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及阐释,深刻解释本地人所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并不断的深刻揭示逻辑背后的意义才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观点所在。
基于社会结构转变基础上的文化人类学的革命,是具备把过去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做出一定程度的迁移的,以适应时代发展背景下各种物质的同质化效应。文化人类学我认为是一门立意高远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及与人密切相关的一切文化内容,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件异常艰巨但是具有非凡有意义的事情,其基本原理及方法论的创新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作用,对过去的反思深度也具有一定的反应效果。立意高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门学科的立场是宏大的,以世界关切和人类关怀为主要出发点,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会使得个人甚至集体对于世界的认识提高至少一个维度,突破可能的思维的、认识的、行动的局限性。
结语
总体来说,文化人类学(或称民族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可以讲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古代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亚里士多得、柏拉图等,他们的思想及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人类的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体现着古典的人类学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总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过程中进行的,也需要不断地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积极实践,方能使得未来充满希望,使得这个学科更加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和少英.“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辨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2,(2).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13.
[3]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