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效率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

2020-05-23 03:59吴宏丹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流通业关联性流通

吴宏丹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2)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于“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这一重要任务进行了强调。紧接着,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围绕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目标,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流通与城镇化联系紧密,流通业依托城镇化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够有效带动就业和消费,促进城乡资源流通。两者只有正视这种关联性,并加强协同发展,才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打下基础。

相关定义内涵

流通效率的定义内涵。从经济系统的角度来说,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产品这些运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有形物体的相关配送、运输而产生的运营和服务,都属于流通业的范畴。流通效率就是指这些有形物体的整体配送、运输的效率。物流业、零售业、餐饮业等都属于流通业,从实际产业的角度来说,流通业的范畴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其发展特征包含产业互动、环保生态、和谐共生、集约高效等。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出现了一味依靠扩大城镇人口、建楼房等发展城镇化的现象,重速度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问题等暴露出来。为了避免城市病的产生,从而产生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即构建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吴盼,2016)。

图1 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联路径

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联性分析

从理论层面来说,流通与城镇化联系紧密,这种关联性是双向的。一方面,城镇发挥了载体作用,能够聚集相关资源和人才,促进流通业规模和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流通效率是基础保障,能够有效带动就业和消费,是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的体现(丹宝坤等,2016)。

(一)新型城镇化促进流通效率提高

新型城镇化促进流通效率提高。首先,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区域内经济水平得到了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资源的聚集性增强,这就为流通业的规模化、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其次,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城乡一体化程度提升,城乡的产业协同性增强,资源互通的需求扩大,这就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市场空间。最后,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提升,意味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整体消费力得到了提升,那么,对于产品流通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对于流通服务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更高的流通效率与之匹配(汪洋等,2015)。

表1 流通效率指标选取

表2 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选取和测算方法

(二)流通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

如图1所示,流通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可以从四个层面体现:

通过经济层面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流通效率的提升直接实现了区域内流通及其相关行业的产出水平增长,产出水平的增长能够对区域内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从而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能够为新型城镇化“质”和“量”的发展带来更多资源条件。

通过人本层面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从人本层面来说,首先,流通效率的提升能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服务质量,提升流通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超额利润,从而提升区域内整体收入水平。其次,流通效率的提升促进了资本流通速度的加快,促进当地相关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从而带动就业。最后,流通效率的提升能够降低购物成本、提高消费的便利性,从而实现区域内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陈丽芬,2015)。

通过集约层面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从集约层面来说,流通效率的提升能够通过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而促进产业集聚,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关联性发展。产生集聚效应一方面能够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外来资源聚集。资源的高效利用、资源的流入和聚集,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体现。

通过统筹层面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从统筹层面来说,流通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各区域之间的要素和产品流通,从而对各区域之间起到资源互通、相互带动的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大中小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柳思维等,2016)。

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1.流通效率指标体系构建。流通效率建立在资本效率和运营效率基础之上,而运营效率又通过组织效率和人员效率体现出来。基于此,对于流通效率的评价从组织、人员、资本三个层面开展。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

2.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本文从四个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衡量和评价,指标选取和测算方法如表2所示。

(二)数据分析结果

1.数据来源及数据整理。本文首先对2015-2018年四年的31省份(不包含港澳台)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在实际数据搜集过程中,由于西藏数据不全,因而剔除西藏地区,对30省份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此,为了提升数据处理的平稳性和有效性,在实证分析之前,要对原始指标中的逆向指标,也就是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等进行正向化处理。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原始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

正向化处理采用最大值相减法。处理公式如下:

其中y为处理后的变量数值,x为处理前的原始的变量数值。规范化处理采用极差法。处理公式如下:

其中y为处理后的变量数值,x为处理前的变量数值。

表3 2015-2018年各省市区流通效率评价结果

2.流通效率评价结果。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运用spss软件,对各省份流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流通效率的历年排序如表4所示。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连续四年分别排序第一、第二、第三,排序前十位的以东部地区居多,排序后十位的以西部地区居多。

3.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结果。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运用spss软件对各省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历年排序如表6所示。北京市、上海市连续四年分别排序第一、第二,排序前十位的以东部地区居多,排序后十位的以西部地区居多。

4.关联性实证分析。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流通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两者的关联性。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要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数据是否平稳有效。本文应用spss软件,分别对模型的各项时间序列变量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序列变量的单位根检验p值均小于0.05,数据的平稳性得到验证。本文的变量数据总量较少,不到200组数据,如果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会不准确,因此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分析两者的关联性。实证结果如下:

QNU=0.2859+0.3958Ce

SE=(0.0342)(0.0645)

表4 2015-2018年各省市区流通效率排序

P=(0.0000)(0.0000)

R2=0.3691 df=136

拟合优度为0.3691,根据回归结果t和p值可知,参数估计值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两个变量之前存在关联性,且根据系数值可以看出,流通效率对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是正向的。

表5 2015-2018年各省市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结果

表6 2015-2018年各省市区新型城镇化质量排序

表7 单位根检验结果

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一)统筹规划并合理布局

基于流通效率与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地方相关部门在进行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统筹流通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做好整体规划,放眼长远,合理布局(黄桂琴等,2018)。在进行规划时,不仅要统筹本地的流通业,还要统筹周边的流通业,有效避免与周边进行同质化竞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给予场地扶持,吸引人才、资金流入,如结合当地特点,制定物流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来吸引外来资源,促进当地流通业的集约化发展,提升本土竞争力、经济水平和就业率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充分体现流通业对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正向影响作用(陈的非,2014)。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建住宅,还要加强流通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流通效率提供基础条件。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是与外界连接的枢纽,交通设施越完善,区域内的要素和产品的流通就更加高效。其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扶持当地企业、引入外来企业、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仓储中心,提供集约化、低成本的存储和运输服务,从而提升流通业的规模效益(汪洋等,2016)。

(三)优先发展流通产业

流通效率对于城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验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下,地方相关部门想要统筹发展各个产业、增强产业之间的联动性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优先发展流通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只有流通效率获得提升,资本和人员的流动性才能够得到提升,要素和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耗损率才能够得到降低,资源配置才能得到更好优化。地方相关部门可以引入大型电商企业,加快当地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从而提升当地流通效率和流通服务质量。

结论

流通效率就是指要素和产品的整体配送、运输的效率,流通与城镇化联系紧密,城镇发挥了载体作用,能够聚集相关资源和人才,促进流通业规模和效率的提升;流通效率能够有效带动就业和消费,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缓解社会问题,从而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本文从组织、人员、资本三个层面构建了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从经济、人本、集约、统筹四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并基于此对各省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两者存在关联性的结论。基于这个结论,想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质量,必须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流通产业。

猜你喜欢
流通业关联性流通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商贸流通
关于矩阵的关联性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