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翔
1
“家传美德” “零浪费”的塞子一家
北京姑娘塞子跟父母和两只狗,在北京郊区过着“零浪费”的环保田园生活。
塞子原本在北京城里上班,父母退休后,她也辞去工作跟着住到了郊区。
塞子说,“零浪费”首先就要尽量减少制造垃圾。不管是什么东西,取够用的分量而不铺张浪费。其次,就是产生的垃圾要分类。
塞子的爸爸总是戏谑说,“零浪费”是因为“我家那口子抠门”。塞子说,爸爸妈妈经历过资源贫乏的时代,懂得珍惜,也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尽量减少浪费。比如,塞子妈会把牙膏皮剪开,把里面的牙膏都用得干干净净。
还有一个家传的本事,就是奇思妙想的创意和变废为宝的手艺。上世纪80年代的老电扇坏了,还能做个箱子继续用;球鞋被狗咬破了,索性加上点自主设计,成了原创新款……
厨余可以堆肥,吃不完的果蔬可以做成酵素、醋或者果酒,而玉米棒子、花生壳、栗子皮之类的当作柴火,烧完了的草木灰加上酵素渣、厨余堆肥和狗的便便,又变成营养丰富的肥料,施在自家种植的作物上,靠大自然的奇妙循环又生出果实和蔬菜。
在塞子看来,世上没有垃圾,只有还没想到怎么用的资源。
2
都市新风尚“零垃圾”养成
汤蓓佳,被人爱称为“老汤”,是“零垃圾”生活倡导者。她主张,环保生活不是苦行,而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
老汤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早上起来,先给自己煮杯咖啡。咖啡豆是自己带着布袋去买的散装豆,磨豆机和咖啡壶都是二手交换活动中淘来的老物件。然后切几片农夫市场上买来的手工面包,用蔬菜拌个沙拉。吃完用无患子(一种植物果实)做的酵素洗洁剂洗干净餐具,清清爽爽开始一天的工作。
老汤拒绝会制造包装垃圾的外卖。厨余垃圾在堆肥桶里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变成肥料。废纸或塑料瓶之类可以回收的资源,都单独分类并交给回收者。
“老汤”的爱犬豆花也是践行绿色生活的“环保汪星人”,食物是自家制作,也为家庭堆肥贡献“原料”。
“‘零垃圾生活帮助人脱离对物欲的执念,把生命用来把握更有意义的事情,让人生更快乐,更充满乐趣。”她说。
除了通过自媒体教大家如何把“零垃圾”生活的转变拆分成21个步骤循序渐进,老汤在北京、杭州、深圳三个城市设立了线上团体,还在很多城市创立了“小分队”,同时定期举办二手交换市场、农夫集市、DIY工坊以及校园课堂等线下活动。她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到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吸引,并不断加入。
中国近日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老汤觉得,每一个人做出的每一种选择,都有能力引领一种积极、正向的改变。“比如每人少吃一顿外卖、少用一个塑料袋都会带来改变。”
3
环保乡村 “零污染”新农村
近日,“净塑环保、垃圾分类”工作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的桃峪口村启动。村民们将家中垃圾分门别类,由保洁员分类回收后,运输到邻近的环保站,再次进行分类处理。分类第一天,垃圾就减量了63%。
2016年6月,垃圾分类工作首先在兴寿镇辛庄村启动,随后是桃林村、下苑村、上苑村和桃峪口村。根据推动这一项日的“乡土重建”团队统计,几个村庄垃圾減量大致在60%至70%。
以辛庄为例,位于北京北郊的这个村,有四五百户、2000多名村民,以草莓种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2016年,“垃圾不落地”工程启动后,村里撤除敞开式垃圾站,每家发放两个分类垃圾桶,将垃圾自行分类后,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取,并且推行净塑生活和厨余堆肥。
据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唐莹莹介绍,厨余用于堆肥和制作酵素,可回收资源卖掉,有毒垃圾定期交给专业组织处理,最后交给市政处理的不到总量的三成。
经过实践验证,厨余堆肥酵素作为叶面肥和土壤改良剂用于草莓种植,取代了化肥,在消费者中口碑不错,更帮助种植户增收。
唐教授认为,按照中国乡村不同实际情况,可以由易到难从“垃圾不落地”到“垃圾分类”,到源头净塑减量,最后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村建设,自由组合、循序渐进。
“我觉得有更多公众愿意并正在努力实践环保生活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毛达说,“‘零废弃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不能迟迟不行动,没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