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 钱穆 王国维 李泽厚 林语堂
编者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苏轼之文,豪放之中可见精致。除了为文,他的为人、他的精神,还有他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影响了一代代文人。读下面选摘的文字,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东坡的为文和为人。
潇洒旷达
他善于读书,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他善于为政一方,七八年的地方政务,政绩显著;他善于吟诗作文、著书立说,是当时文坛领袖、学界宗师。可是黄州时期的苏轼(其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后被贬黄州——编者注),诗词不敢多作,书信不敢多写,话不敢多说,为官没有事权,这对于一个多才多艺、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文人而言,真是一场无期徒刑。然而苏轼让这场痛苦的徒刑变得有声有色:诗词不敢多作,我就作《猪肉颂》;书信不敢多写,我就算算账簿;薪俸被“取消”,我就开荒种地;事权被剥夺了,一日三餐总能做吧,厨师总能做吧,我不仅自己做,还总结成菜谱传给大家一起做,就是菜谱也可以写得文采斐然,耐人寻味。
这就是苏轼的魅力,也是他给我们的启示。
(摘自《康震讲苏东坡》,康震/文,中华书局2018年版,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诗作贵在豪情与逸趣兼备
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來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的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我们渎诗,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
[摘自《国学大师论国学(下)》,钱穆/文,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为文先为人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摘自《王国维经典》,王国维/文,当代世界出版社2018年版,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生的思考者
苏轼一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里指洒脱、退隐的一面——编者注)。这后一面才是苏轼之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摘自《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真纯为文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宋孝宗赐予《东坡集》的序言就盛赞他浩然正气的伟大,这种正气就使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华丽柔靡之作,并且使他的名气屹立如山,不可动摇。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苏东坡主要是个诗人作家。他当然是以此得名的。他的诗文中有一种特质,实在难以言喻。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是因为历代的读者都认为“好作品”就是那个样子。归根结底来说,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予读者的快乐上,但准又能说究竟怎样才可以取悦读者呢?使文学作品有别于一般作品,就在于在精神上取悦于人的声韵、感情、风格而已。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时说:“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可是,使作品经久而不失其魔力的“真纯”又为何物?苏东坡对写作与风格所表示的意见,最为清楚。他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地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辞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地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
(摘自《苏东坡传》,林语堂/文,张振玉/译,群言出版社2009年版,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