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2020-05-22 12:39
科技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国抗癌协会传染源援助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单位会员为武汉送去最具科技感援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作为全国一级学会,积极落实党中央的精神,按照中科协和民政部的部署,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团结广大会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击疫情,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科普的各项工作贡献智慧。

面对疫情,学会单位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第一时间驰援战疫一线,保障武汉医疗物流 京东物流正常运转,滴滴建“医护保障车队”免费服务医务工作者,阿里巴巴设立10 亿元专项基金,以捐物、捐款、成立专项基金、免费开放技术和数据等举措,为武汉带来了最具科技感的援助。

中国抗癌协会 2020“世界癌症日”活动举办

2 月4 日是世界癌症日,2020 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中国抗癌协会在全国范围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抗癌明星、媒体代表,组织开展对话、赠书、访谈、讲座、新闻发布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公众解惑、为患者赋能,共谱抗癌新篇章。

中国抗癌协会根据每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邀请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康复组织、媒体机构等参与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表示,中国抗癌协会通过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把癌症关口前移,传播以预防为主的癌症防治理念,推广先进技术,转化研究成果、普及科学知识,鼓励广大民众建立正确的癌症认知观念,努力战胜癌症。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驻会机构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视频会议

2 月2 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牛恩喜主持召开驻会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专题视频会议。副秘书长钟铁军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各部门落实学会部署要求、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近期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一是组织好爱心捐赠活动。二是大力加强防控科普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康复治疗指导性意见研究拟制工作。四是跟进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积极向中国科协推荐,并利用学会简报、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五是严格抓好驻会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家姜利谈疫情防控

1 月26 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奉命驰援武汉。2 月3 日,姜利坐访中央电视台CCTV-13 新闻频道《战疫情.特别报道》直播间,从自身救援经历出发,针对此次疫情从三个方面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首先,针对各地支援武汉医疗团队,如何更好的磨合,以快速适应救援工作。姜利说:“组建临时医疗团队,多措施理顺流程”是首要任务,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医生、护士、病人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尽早尽快的完成救治工作,使重症患者早日出院。针对目前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姜利通过“加固一个房子抵挡暴风雨”的形象比喻,解答了针对重症患者目前所采取的治疗方式是支持治疗,帮助患者渡过危机生命的难关,尽早战胜病毒。最后,姜利就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可判断病情加重?”“隔离14 天是否真的安全?”等进行了解答。姜利主任表示:出现呼吸费力,特别是活动后的呼吸费力,提示病情加重。潜伏期是一个时间范围,发病多在3-7 天,如果14 天内不发病,那患病的概率就非常低了。作为广大群众,目前最重要的是“自我防护,科学防控”。减少病毒传播途径,保护自身安全。

中国心理学会 抗击疫情“安心”行动网络心理援助平台试运行

1 月31 日,由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与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健康等联合发起的新冠肺炎“抗击疫情·心理援助行动”互联网公益平台上线试运行。

该平台是抗击疫情“安心”计划“培训-热线-督导”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托该平台,首先力求满足湖北地区受疫情影响的人群的心理援助,其次面向全国满足所有受疫情困扰的求助者,向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

网络心理援助平台目前已面向全国心理援助联盟招募心理援助工作者72 人、心理教练热线咨询师志愿者89 人、PM+热线咨询师志愿者31 人。

除发起单位外,得到App 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也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易感人群保护

继2003 年的“非典”侵袭之后,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引发的肺炎又一次在春节前后爆发和蔓延。

从学理上说,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导致传染病疫情的三大环节,而化解公共卫生危机的基本路径就是从这三个环节入手:隔离传染源(如患者及动物)、切断传染途径(如空气、飞沫、蚊虫等)和保护易感人群。相对而言,我们规划工作者们或许可以赋予环节三(保护易感人群)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专业思考。

在各类易感人群中,除了要对医学意义上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的个体进行保护外,还特别需要关注社会学意义上的一大类易感人群——流动人口。该人群因为规模庞大、频繁流动而面临着接触传染源的高风险,极易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感染和携带病毒,即使患病往往也无法及时就诊和隔离,从而由易感者转化为新的“受害者+传染源”,并在客观上导致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因此,我们呼吁:要充分关注和保护当前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让这一易感人群远离成为“受害者+传染源”的双重风险!

猜你喜欢
中国抗癌协会传染源援助
爱心援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中国抗癌协会APP上线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2013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委会评审会议在津召开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