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仁
摘 要: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思考中学会知识的发散和创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序进行。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困难、学习能力和专注度不高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对症下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开展分层教学模式,使他们能够掌握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155-01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保障,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进行完成的高效率的知识传递活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三维价值目标有效衔接、协调和运用,最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发展。然而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的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为主,合理的投入教学实践,在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达到良好的互动教学。做好数学学习的领路人,正如“师傅领进门,学艺靠自己”,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的传递,以“渔”代“鱼”的转变,从而为小学低年级提供高效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1.注重预习的效果,提高学习的质量
预习是课程内容的准备环节,在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预习的环节,小学生可以提前对所学内容有个大致了解,通过主动思考的意识,对较难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预习环节中的盲区,在课堂学习中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各环节的熟练衔接,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可调配时间。在预习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预设一定的预习范围,规范学生的预习效果,防止盲目的预习,提前可以给学生提供预习的大体提纲,在规定的范围内展开内容预习环节,逐步深入到未知内容的主动探索。通过预习的环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很好地驾驭教师的授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化记忆。能轻松地巩固所学知识,拓宽学生的思考视野,有效解决他们预习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数学“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外形和面值,能够认出人民币的面值,同时可以快速地说出人民币的分类。通过预习的知识探索和线下的思想探索,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熟练掌握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有了全面的诊断,加强了学生对内容的知识拓展,也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紧密度,有效促进了学生课堂教学实践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知识发散思维不清晰的現状。
2.注重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
心理学内容这样阐述到“当学生的学习内容能够真正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背景时,学生接纳知识的效率和积极性会更高。”目前的统编教材中,在数学选材上越来越注重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程度,更加贴近于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度,解放了数学教学的新模式,打破了以往空洞乏味的知识点灌输教学。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教材的要点,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生活实例为素材,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水平。也要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学情,做详细的分析,掌握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知识程度。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教学模式,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运用架起一座数学知识的桥梁,使得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两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相影响。就低年级的学生情况而言,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的意识不强,不能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如果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能在生活情境中得到发挥,那他们会失去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结合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创设相关的情境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悟。
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真正的教育在于不教,简言之,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而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学习,而自我学习和探索的提高离不开习惯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心思。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学习习惯,学生自主性较高,学习过于随意性,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依赖教师,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懒惰的思想。这样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时间一长,会助长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所以数学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读题、审题意识,教会他们数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鼓励学生亲身尝试解题思路,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其次,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主动探究,只有自我探究得到的知识才能在脑海中记忆深刻。因此,低年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留给学生多余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参与到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途径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观念,交换思考的过程,体会独立思考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在数学交流中发散思维提高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