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
摘 要:小学学数学,兴趣非常重要。因为数学是一门科学,它不像语文历史等学科那样生动有趣,它是比较枯燥的。可是只要对数学感兴趣了,就会把枯燥的数字看作是会跳跃的的音符,同样也觉得充满生机,充满趣味。小学生刚接触数学,培养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对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堂;小学生;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076-01
1.创设良好开端,引起学生兴趣
一节课的开头不可小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精心打磨一节课的开头,让学生在一上课就觉得很有意思,产生认真学习的欲望。有一位教师在讲“比例尺”这节课的时候,首先提出了一些在现实生活常常遇到的问题。他说:“李师傅看着图纸就能做出符合要求的门窗;战场的指挥官看着地图,就能知道驻在某地的敌人离他们有多远;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答案不少,教师板书课题:“比例尺”。“比例尺”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他们不知道其意思是什么,可是他们想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怎么会这么神奇。这样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到急于要了解“比例尺”的神奇功能的欲望中,为进一步讲解“比例尺”的含义铺好了道路。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对平铺直叙的课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适时地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靠着自己的想象拼凑图案。这个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热情很高,当教师刚宣布完活动任务后,同学们就积极投入到拼凑之中。他们拼凑的图案各种各样,但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这样的活动,手、脑并用,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当学生做完后,教师可以叫几位同学把自己的“杰作”贴到黑板上,让学生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拼法,接着讲授新课。学生带着刚刚拼凑图案的浓厚兴趣听课,效果一定会很好。
3.运用语言艺术,增强学生兴趣
语言是师生课堂交流的最直接的手段。教师的语言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干净利落、风趣幽默,就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喜欢听你说话,这样的话,他们也就喜欢听你讲课了。“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要注意课堂语言,少说废话、重复话、带语气助词的话,让学生觉得听你讲课仿佛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乐意上你的课。为了加强说话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配以手势、表情、其他肢体动作等,变无趣的口头表述为有趣的表述加动作,变无形为有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4.采用一题多解,强化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不仅仅让学生会做这道题,更要让学生学会这道题有几种解法,这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做题思路的有效手段。一道数学题会有多种解法,一般教师只要学生能用一种解法解出来即可,就不再做一题多解的要求。事实上,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个班中,可能有的同学只能会用一种解法去解,有的同学不止一种解法,还可能会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法。教师不强迫学生用多种解法解题,但要提倡学生用多种解法解题。这样才会让那些智力超常的学生“吃饱”。对于有难度的题,当班上有同学用多种解法解出,教师要提出表扬,鼓励他们遇到难题要多想办法,多角度思考,多用几种方法解出来。
如有这样一道题:两个人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3小时后相遇。一个人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另一个人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这道题有3种解法:一是先求两个人各行了多少千米,再求两个人行走路程的和,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二是先求出个人每小时共行走多少千米,再乘以相遇时间,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三是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相遇时间,就等于两个人的速度和。由此可列出方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做这道题的时候,不强迫要求学生把这三种解法都写出来,但要提倡学生运用一题多解。
5.训练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思想方法问题。数学思想方法很重要,它为学习数学提供思路、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数学思想方法这样重要,可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有好多教师只是讲解一道题的解法,而很少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当学生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就会产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在学完一个章节后,怎样才能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巩固的牢固一些,这就需要系统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结构,而对章节知识结构的认识,就需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它的内部联系,也就是要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獻
[1]侯林芳.如何利用互联网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2)
[2]马文芳.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