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涛
全球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与变迁,乡村地域正在加快功能转型及重构,此变化展现出乡村主体流动性增强、结构多元化等一系列“后乡土特征”。从2005年开始,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相关的乡村建设政策,推进支农惠农等制度改革。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设方向,另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的乡村建设路径,同时也展现出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多样需求。
实践可以体现“艺术参与乡村”的重要性,从2000年开始,乡愁情怀和“礼失而求诸野”逐渐成为艺术家、学院团体的关注对象,各级政府和社会资本也陆续加入其中,全国各地以“介入、修复、振兴、拯救、活化”之名产生了众多艺术公社、乡村美术馆和艺术乡村,公众参与、精神共享、重建乡土文化自信等重要功能在逐步发展中,它将成为当代乡村建设的一股新兴力量。艺术实践者的创作实录在帮助着国内艺术家参与乡村实践的研究,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也在艺术实践理念及方法的可行性、艺术在乡村空间的应用及其公共性、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现有实践案例使艺术实践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也在进行评析的过程中,从艺术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反思、批评与建设,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系空间是乡村空间本质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与乡村的地理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空间,社会行为的手段与社会关系的结果均是空间性,包括物理结构、事件、活动和人员流动的持续变动。在艺术参与乡村的实践过程中,繁华日益增长的城市需求、乡村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促使乡村的改变,通过增加地标、改建建筑、改造风貌等方式使乡村物质空间发生结构性改变,一种新的空间表征以非农人口为代表介入客体创造,当地村民的观念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用复杂的动态变迁过程展现出乡村空间的多元主体以及多重身份。
对话式艺术(Dialogical art)、合作式艺术(Collaborative art)和参与式艺术(Participatoryart)等是与当代社会直接联系的艺术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参与”“介入”在中文翻译中交替使用。因考虑到“介入”(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干预)和“参与”(含各方平等对话之义)的语义差别,乡村建设相关的众多艺术实践在本文中使用“艺术参与”来描述,并强调艺术理念先行,关注现场、作品、艺术家和环境的密切关系。艺术形式表现在视觉艺术(如雕塑、壁画、装置、摄影、地景)、表演艺术(如影像、音乐、戏剧、舞蹈、电影、表演)和行为艺术(如事件、行为、活动)等当代艺术形式上,用来区分民间手工艺、民宿改造、景观营造等相关艺术形式。
乡村空间在艺术参与下有以下重构表现:首先能展示出艺术参与所带来的物质景观重塑就是乡村地区的突变;乡村表征的再定义是动力的来源,艺术群体、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视为主导力量;因此会造成乡村生活的混杂,与村民的日常生活、传统观念相互碰撞;另外,每一部分都是处在“与其他两个的关系中”。其中乡村自身的差异性、复杂性和个案的独特性,乡村空间的重构表现特征并非是绝对的,行动实践捕捉权力形式的视角可通过行为主体来实现,使艺术参与下的乡村空间重构过程能更好地理解。
乡村地区的突变
乡村物质空间用“地方”理解,“乡土景观”实际上是描述一个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空间本体,人们是在通过生产和生活在创造空间,并且政治、经济政策会受到持续影响,而形成了乡村地区(Rural locality)。在艺术参与乡村的过程中,村庄的传统面貌被艺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在迅速地改变着,城市人群的消费场所已被物质空间所塑造,包括道路、广场、建筑、景观等。其中单体艺术创作和建筑景观改造为艺术家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规模较小;部分基础设施提升和建筑景观改造作为艺术节模式的空间基础,以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建筑、公共艺术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成为新的乡村标志(Landmark)及乡村艺术化的特征;艺术村是整体基础设施提升和建筑景观改造的村庄,通过引驻艺术群体,用多种形势的艺术节活动,激发艺术村庄的人文生活。
乡村表征的再定义
作为“凝视”对象,乡村表征( Representationsof the rural)多数是权力规划的结果,乡村的资本属性和发展方向由艺术群体、社会资本或当地政府为代表的外来力量所决定,如江西夏木塘艺术季、河北百里峡艺术小镇由各村更名而来。艺术群体的文化探索是艺术家模式的特征,政府及资本力量较弱,艺术群体的参与程度较低,艺术群体、政府及资本联合主导为艺术节模式,目标定位上更多元化。总体上艺术参与在乡村实践过程中分为重经济利益和重文化建设两种。前者以鄉村整体、乡村旅游为方向,以政府、资本为行动者,当地政府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奖补政策、引导业态落地及提供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则以盈利为目的,往往是包揽式地打造艺术社区、文旅小镇或民宿集聚区,并通过“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进一步扩大知名度,由此,乡村的风景资源、农业基础、文化艺术所构成的产业、商品等要素参与到城乡流通体系中,从而推动了村庄的土地经营权变更、一二三产业融合、劳动力迁移等变革,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际遇;后者则以村民个体为对象,以艺术群体、公益组织的实践行动为代表,将艺术创作及相关活动作为阅读、理解并“诊断”社区关系的一种方式,使物理空间转变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场所,艺术家和村民共同参与、交流,从区隔( Separation)走向理解,如方峪ART艺术节的王俊晓团队采用“一人一故事”形式举办戏剧疗愈工作坊,羊磴艺术合作社的“木匠计划”与村民深度合作,这种艺术“赋权“通过环境改造、艺术教育、活化文化传统等方式增加了公众参与,协助促进集体认同感和社会网络,并探索村民作为村庄主体的话语权力建构。
乡村生活的混杂
乡村是一系列相互交叉的空间叙事,乡村性作为权力、道德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连接纽带,与空间生产和社会认同建构关系密切,村民的日常生活(Lives of the rural)是主观的、碎片的、纠结的和网络化的,艺术参与所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则促使乡村内部产生异质性分化,在三种实践模式中均有所体现。村民的正面看法包括“自豪感”“身份认同”“热情欢迎”“美学意识”“教育熏陶”和“文娱生活”,负面看法包括“看不懂”“质疑拒绝”和“疏离”,中立看法则较少提及。村民个体对艺术实践的看法与村庄自然资源、文化基础、艺术形式、建设力度和个人经历等密切相关。在正面看法中,“自豪感”主要来源于艺术节庆等活动为村庄带来了外部世界,不少村民都提到“外国人”“五湖四海”的人都来到这里,村民在提高食宿接待能力、改善经济收入的同时对村庄产生自豪感,从而在心态上更加欢迎外来游客,也促使其对家乡逐步产生身份认同;“美学意识”源于当代艺术形式与当地传统手工艺在具体合作过程中的碰撞,如羊磴艺术合作社中村民深度参与艺术创作,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所使用的陶瓷艺术能更好地联结现代艺术与日常生活,同时,艺术实践所带来的观念碰撞、教育熏陶,也对激发乡村自身的文娱生活有所裨益。而在负面看法中,“看不懂”则是由于丰富多样的当代艺术形式与乡村景观、文化传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如牟家院和方峪艺术节所采用的非常规的在地创作戏剧形式,对一般艺术爱好者来说尚有理解难度,遑论缺乏艺术教育的普通村民,这种艺术与乡村的脱节也导致了村民的疏离、质疑甚至拒绝。。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