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良
上元二年(675年)重阳,王勃凭《滕王阁序》雄文,一浇“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遇与不遇块垒。此间,心境与王充元和三年(86年),发“周人不遇”之叹,何其相似乃耳!
相似并非全等。毕竟,从东汉王充发“周人不遇”之呼,到唐初王勃“遇与不遇”之应,已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近六百年的更朝换代与两次大规模由分裂到统一的融合。人才遴选制度,也由察举、门阀逐渐过渡到科举制。“周人不遇”之弊,在科举遴选的竞争中成明日黄花。
以王勃为例,十五岁就因才华出众,于乾封元年(666年)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命官。这在王充生活的東汉,是不可能的。按理说,王充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汉上升期。就人才遴选察举制而言,孝廉所举人才,前者举民,后者举吏。通过基层所举孝廉入仕,一方面,可教化引导社会风气;一方面,可提升统治阶层执政能力。
然而,举孝廉这一遴选人才制度,到东汉末年被严重异化。道德教化功能,逐渐让位于出仕功能。于是,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门良将怯如鸡”的乱象。举的过程,出现了偏差。举谁不举谁,为谁而举,左右这一问题的,是假“举孝廉”之名行“贾私货”之实。
事实上,王充是察举制受益者。建武二十年(44年),王充在光武帝延揽人才中,被举荐入太学,“于是四方学士,莫不抱负坟籍,云会京师”。《后汉书》载,这一年“班固年十三岁,王充见之,抚其背谓班彪曰:‘此儿必记汉事”。王充长班固五岁,是年十八岁。
十八岁得“遇”的王充,仕途却“不遇”。《自纪篇》说,在县,位至掾功曹;在郡,位亦掾功曹;在州,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王充历仕县、郡、州三级,位不离“掾”。掾,是汉代各级机构中的属官。王充何以“不遇”?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披露:“建初孟年,中州颇歉,颍川汝南,流民四散,圣主忧怀,诏书数至,《论衡》之人,奏记郡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言不纳用,退题记草,名曰《备乏》。”
原来,王充“不遇”的根子,在“奏记郡守,宜禁奢侈”。有此一条,一生就会注定他的“不遇”,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有“遇”!王充在《逢遇篇》,将入仕的达与不达,归结为遇与不遇。说“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可见其十足的书生意气。幼稚到相信“或才高行洁,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进在众上”。
与王充有一拼的王勃,十六岁入仕,得“遇”亦甚早。然而,跟王充一样,本应一路顺风的仕途,却充满坎坷。王勃入沛王府做修撰,因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威遭贬。对此,唐高宗认为,“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属离间王子关系,钦命将王勃逐出长安!之后,再次获“遇”的王勃,也再一次因先藏匿后杀死官奴犯下死罪,彻底终结了仕途。
可见,王勃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与王充嗟叹“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实属“无病呻吟”。这也难怪,连司马迁、陶渊明,面对“遇与不遇”,除空发“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之叹,要么皓首穷经,独对黄卷青灯;要么纵情山水,寄情诗酒唱和。遇与不遇,始终是一个问题。
童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