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博物馆公共教育与文化服务研究

2020-05-21 11:40汤燕伟
神州·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服务博物馆

摘要:本文结合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结合、优化博物馆教育基地建设这些微信时代下博物馆公共教育中的优化策略。同时,也阐述了博物馆文化服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微信时代;博物馆;公共教育;文化服务

引言:

在微信时代下,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与文化服务必须实现与时俱进,以此提升人们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及其服务的认同度,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博物馆的功能,实现博物馆的服务升级。

一、微信时代下博物馆公共教育中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结合

1.拓展线上功能

在微信的“发现”界面,点击“搜一搜”就能够查找与博物馆相关的推文以及公众号,为博物馆宣传推广、文化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拓展了博物馆的受众范围。基于此,博物馆需要申请微信公众号,并定期在其中发布推文,吸引受众的关注。同时,应当在其中重点发布博物馆开放时间、讲座活动、票务政策、导览地图、参观指南等,扩充线上服务类型。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不同的博物馆可以结合馆内展品进行线上推文介绍,使得更多受众了解展品信息的同时,增强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2.加强线下体验

博物馆可以依托微信为受众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此时,受众在馆内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在微信中获取所有展品的语音、视频介绍,确保“自助式”游览成为现实。此时,需要在展品旁边粘贴二维码与微信编号,扫描二维码或在微信公众号中输入编号,即可获取相应展品的图文、音视频信息,进一步增强受众的线下参观体验。基于此,博物馆必须要为受众提供公共Wi-Fi,避免受众在获取展品信息时消耗大量的流量。

(二)优化博物馆教育基地建设

为了更好的吸引青年、青少年、儿童了解历史文物,并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馆需要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以及夏(冬)令营活动等,进一步完善博物馆教育基地建设,加深博物馆文化教育功能的落实深度。

与此同时,博物馆还要推动公共教育的数字化,吸引更多受众(特别是青年、青少年)参与各项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青年、青少年自我独立意识、求知欲强的特点,加深活动中知识竞赛、专题讨论、互动问答、微博投票等互动项目的程度,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另外,也可以结合微直播的形式完成公共教育,吸引更多受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并潜移默化的接受博物馆的教育与文化熏陶。

二、微信时代下博物馆文化服务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引导用户参与文化保护与利用

当前,在博物馆的文化服务中,需要重点完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任务,唤起受众的文化(文物)保护与利用意识,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在此过程中,博物馆可以使用微信完成多种文化活动的发起、宣传以及展开,提升文化活动的实际效果。例如,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发起了“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吸引小学生志愿者学习展品信息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并让其为其他参观者进行讲解。同时,将相关信息、视频等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中,进一步拓展了活动的传播范围,也让更多的受众了解活动进程、展品信息、相应历史事件等,促进了文化服务的升级。

另外,结合黑河市璦珲历史陈列馆微信公众号的历史运营情况来看,在11月、12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脱粉”现象,并在旅游旺季增粉情况显著。基于这样的情况,可以积极在11月、12月发布更多的展馆活动信息,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以此避免粉丝的丧失。同时,要重点维护本省受众,利用馆内动态、著名历史事件、多类型科普文章增强本省受众粘性,提升博物馆文化服务效果。

(二)扩展文创产品研发与销售渠道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是文化服务的延伸,在微信的支持下,相应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微信平台中,包含着“小程序”的应用,受众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页面,更加便于用户操作。对于博物馆来说,应当将微信小程序与文创产品的销售相结合,方便受众在线上完成文创产品的选择与购买。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文创产品的营销成本,还能扩展文创产品的宣传与销售渠道,促进博物馆文化服务升级,增加博物馆的资金收入。

总结:

综上所述,微信时代对博物馆公共教育与文化服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好支持。通过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的结合、优化博物馆教育基地建设,结合引导用户参与文化保护与利用、扩展文创产品研发与销售渠道,推动了博物馆公共教育与文化服务的升级,促进了博物馆整体服务水平的增强。

参考文献:

[1]李悦.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发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14):128-129.

[2]赵万永,陈祖愿.“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营销策略探析[J].博物馆研究,2019 (02):3-7.

[3]黄小栩.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9.

[4]李姣.新媒体时代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研究[J].文物世界,2018 (05):65-68.

[5]张殊.博物馆在新媒体平台下社会教育功能的转化[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 (03):40.

作者简介:汤燕伟(1984.03.13)女,籍贯:江苏省睢宁县,学历:本科,毕业于黑河学院,现有职称: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博。

猜你喜欢
文化服务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论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露天博物馆
润例起源与流变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