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杰
长春市九台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26年,是一所有80年办学历史的基础教育示范校,是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吉林省首批艺术教育传统校。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我校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开拓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校的道路,不断探索、完善开展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学生的智能结构具有多元性特点,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具有特殊性,所以,要樹立“普及+特色”促进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从而让基础教育与艺术特色教育全面和谐发展。
一、对于特色项目的思考
(一)确定特色项目应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
1.从学校办学的角度来说。创建特色就是独特、稳定,在积淀中升华,在创新中发展,是一个动静结合与特定时空相联系的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就是既要使所选择的项目处于领先地位,又要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形成独特的文化环境。
2.从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角度来说,学校特色项目应该是学生素质构架中不可或缺的,有广阔的拓展性,通过特色教学能够给师生打开一扇走向知识、技能、文化的大门,做强做优该特色项目能够无限地发展人,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确定特色项目要进行全面分析
1.资源分析。学校已经有的各方面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对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进行分析。
2.需求分析。学校的课时计划课程设置已满足不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需要,中考的加试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学校加快特色项目的发展。对教师来说,特色项目的建设过程是教师参与校本培养、加速自己成长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培训,使自己的艺术积淀不断深厚,人文素养得到空前提高,同时也能从中获得科研能力和成就感。
3.目标分析。创建特色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成为特色项目创建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且有个性素质的学生。
二、特色项目的建设
建立一个“特区”。特色项目的建设也需要打破常规建立“特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我校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开拓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校的道路,不断探索、完善开展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给“构建‘三位一体适合教育、促进‘两全两特和谐发展”执行者以更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
(一)更新理念,搭建平台
我校开始课程改革时,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实践新课程,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教育在新课程中的地位重要和作用突出。为此,我校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开展艺术教育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基于学生智能结构的多元性和每个学生发展潜能的特殊性,我校形成了以艺术特色教育为突破口的“三位一体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即:通过国省课程、校本课程、少年宫课程的一体化整合,在教育思想上改变原有的抑长补短的工业化、规格化的“让儿童适合教育”的教育,创造崭新的扬长救短的个性化、特长化的“让教育适合儿童”的教育。
(二)合理设课,科学管理
在落实“三位一体的适合教育”办学理念、实施艺术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课程分为“必修、选修、精修”三种形式,必修的艺术特色教育课程是1—6年级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开设了竖笛、硬笔书法、课间舞蹈,主要运用校本课程课时、相关学科课程课时、课间活动及课后活动时间进行。选修的艺术特色教育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的选学课程,开设了儿童画、素描、纸浆画、沥粉画、布贴画、蜡笔画、国画、油画、剪纸、泥塑、编织、刺绣、粘贴画、软笔书法、声乐、民族乐器、西洋乐器、舞蹈等课程,主要运用少年宫课程课时和课后活动小组时间进行。精修的艺术特色教育课程是根据学生的艺术发展潜能开设的选拔提高课程,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主要运用少年宫课时和业余时间进行。在实施艺术特色教育的管理过程中,我校真正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顾问组、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了艺术特色教育管理部、指导训练部、宣传竞赛部。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会议,征求学生和家长及社会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
(三)优化过程,精心实施
为了保证艺术特色教育取得实效,我校不断优化艺术特色教育课程实施过程。
1.优化备课形式。采用会课式备课,通过“主备人介绍教学预案→研讨各环节执行策略→修订印发教学预案→试教个性调整预案”的环节,共同研讨“目标预设及合理性、资源预设及合理性、呈现方式预设及合理性、学习方式预设及合理性”等重点内容,并运用“主备质量民主量化评分”、“共备人教学策略累计加分”的学期考评奖励制度提升备课质量。这不仅使备课达到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而且充分调动了主备人、共备人的积极性,使教师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共同提高了教学设计能力。
2.优化课业结构。我校每一名艺术特色教育课程教师都努力上好艺术鉴赏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创作情感,丰富创作想象,发展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都努力上好艺术表现技能指导课,通过艺术表现技能操作示范、艺术表现技能操作程序解说、艺术表现技能的模仿性实践,使学生准确领会和掌握艺术表现技能;都努力上好艺术表现技能训练课,通过模仿、查错、改错、练习,使学生心手协调,熟练运用艺术表现技能;都努力上好艺术表现技能展示指导课,教师主动指导学生的创作活动,通过班内展示、年级竞赛、全校竞赛、活动展示学生作品等形式,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欲望,树立成功信心。
3.优化教学模式。我校每一名艺术特色教育课程教师都积极构建艺术特色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许多教学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如自编秧歌舞的“导入—激趣;欣赏—分析;学习—拍击;尝试—模仿”五步教学模式。
4.优化交流互动。通过开展班级、学生、教师不同层面的各类活动,创建师生特色的舞台是我们的又一举措。主要有每学期的一次特色现场比赛,不定期的开展联谊活动,以班级、年级、学校三级艺术小明星提供展示舞台,不断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无穷的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