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庆
老吴摸起一本封皮已经破旧不堪的《三国演义》,翻到了第一页,读到“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禁喟然长叹。
老吴想起了他的这个家。
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好端端的一个家,竟也分成了三份。
话还得打老吴领着两个儿子干面粉厂说起。前几年一直种地的老吴成功转型,由一个种地大户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开起了面粉厂。村里小麦长势喜人,原材料不愁没来源;老吴又领着俩儿子去城里考察,学到了面粉研发的技术;他和两个儿子起五更爬半夜的,肯吃苦,又能干。所以,面粉厂成立没到一年的时间,就见了可喜的利润。眼见得家底厚起来,老吴心里美滋滋的。
这年,老吴又和面粉厂“脱钩”了,撤出了在面粉厂的所有股份,老吴这样做的初衷,无非是想让俩儿子多分到些面粉厂的利润,这一把老骨头了,要那些钱有啥用,每天看看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才是乐事。
可事与愿违,老吴撤出股份不到半年,问题就来了。
俗话说:“创江山易,守江山难。”原来老吴在面粉厂压阵,可以镇住。可把面粉厂交给了两个儿子后,吴大吴二这哥俩就非得分出个大小王来,谁也不服谁。最初还算能忍住,后来积怨增多,就互相瞅着不顺眼。再后来乃至于仅200元的账没有捋清,哥俩竟不顾情面大吵了一架。
老吴只有出山去调停,可为时已晚,那哥俩各自给老吴发了微信,撂下了“从此尿尿都不滋他家的墙根”之类的狠话,都撂挑子不干了,打了铺盖卷,各走各的阳关道,哥俩都奔赴城里独自发展去了。老吴气不过,黑着脸,各给他们五十大板,都给他们一顿臭骂。
骂完老吴就后悔了,怨自己太冲动,哎,一家人就这么散了。
一个乱摊子留老吴一个人收拾,老吴既没那个心,也没那个力了。老吴无奈地做了一个决定,面粉厂宣告停业。
停业后的老吴想的最多的不是如何重兴面粉厂,而是如何把两个儿子的心拢在一起。
在儿子走后的一年里,老吴身在农场,心却在城里,他总是打听两个儿子在城里的消息。
老吴没事的时候就会摸起他的那本《三国演义》,一直想琢磨出一些计谋出来,如何一统这个已经“分裂”的家。
一天,让老吴欣慰的是,他接到了吴大的电话,吴大说,在城里给爹买了楼,要接他到城里去养老。老吴听得心花怒放。刚撂下吴大的电话,又接到了吴二的电话,吴二说,在城里给爹买了楼,要接他到城里去养老。老吴听得喜笑颜开。
撂下这哥俩的电话,老吴坐不住了,在屋里转悠开了,答应吴大,吴二就不会乐意了;答应吴二,吴大就不会高兴了。得想个万全之策,自己不偏不倚,并且让这哥俩和好如初。
老吴拿起了《三国演义》,他一直没弄清的是,为什么曹操想出了好办法,那叫阴谋诡计;而诸葛亮想出个好办法,那就叫锦囊妙计。对,就得想出一条“计”来,得把这“三个家”统一成“一个家”。
老吴在屋里拿着《三国演义》转悠了两圈,真的计上心来。
老吴先给吴大发了条微信:“吾儿吴大:接到你的电话,甚喜,你弟也知道了你在城里买房,他怕你手头紧,就让我把他存在我这儿的十万元钱给你垫上,他不好意思和你直说,一再叮嘱,钱以我的名义转。”接着老吴又复制粘贴,改了几个字发给吴二。老吴发完后,颔首为自己赞许,这才叫老谋深算。至于二十万元钱,早打算给他们的,儿子在城里买住房,老爹手头宽裕,得为他们排忧解难。
微信发出后,老吴坐等佳音。
过了一会儿,几乎是同时,老吴的手机上蹦出了来自吴大吴二的消息:“爸,替我感谢哥(弟)。”短短一行字,老吴暗暗得意,如沐春风,这叫什么?这叫“足智多谋”,这叫“大功告成”。诸葛亮“一计天下定”,我这是“一计三家和”。
老吴又在微信里追问,什么时候打钱?
吴大吴二回道,晚上回去取。
老吴心里乐开了花,高声喊着老伴儿准备饭菜,俩儿子要回来了,一家人终于要“统一”了!
傍晚时分,吴大吴二两个人是开一辆车回来的,下了车,俩人并肩走进了院子,老吴乐颠颠地迎上去,喜滋滋地拽住了两个儿子的手,瞅瞅这个,又瞧瞧那个,久违的感觉失而复得,老吴眼睛有点潮。
“陪爸喝两盅!”老吴在高兴时候总是寄情于酒。
“嗯,给您带回了两瓶好酒!”知父莫如儿,吴大吴二知道老爸的喜好。
吴大吴二把酒斟满,端起酒杯,忽地一起站起来,弄得老吴一愣。
“爸,我们俩先敬您一口酒!今天,您打着我们旗号发微信出钱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老吴心里陡然一惊,怎么自己想出的妙计轻而易举地被两个儿子识破了。
“收到您微信的时候,我们哥俩就在一起。”哥俩相视一笑。
“爸,其实我们哥俩早就和解了。当初我们哥俩闹得不可开交,让您生了我们的气。我们俩就在一起商量,得想个法子让您不再生我们的气,让这个曾经支离的家重新统一起来。我们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我们哥俩在城里合买了一个房子,接您和我妈去养老!这样我们一家就重聚了!”
原来,这哥俩已先行一步,琢磨着修复这个家的办法。
原来,一家人都一直在以“計”安家。
老吴闷了一口酒,这酒太冲,逼出了老吴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