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所强调的。一诺千金,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倍加推崇的传统美德,也是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兑现诺言,彰显的不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善作善成的君子风范,更是鲜明地体现了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畏挑战、不辱使命的神圣担当和崇高追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社会主义作为在本质上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拥有比较于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努力使得创造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应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致力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努力解决长期困扰人民的“挨饿”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在生产力的解放中,在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在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中,在与外部世界日益广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这集中说明一个今天在我们看来十分浅显但实际上来之不易的道理,即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资本主义汪洋大海的国际环境中,一方面要十分注意政权巩固问题,绝不能因为放松警惕而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一方面面临着艰巨繁重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任务,这种双重历史任务相互交织的客观情形,直接决定了现实中的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既符合国情同时又充分反映时代潮流的政治路线。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是建立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根本转变上,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由此就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由此才有了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高度稳定协调并进的“中国奇迹”。
消除两极分化,必须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貧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更是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恩格斯说过,“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毛泽东同志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实现公平,如何处理社会公平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贯彻“先富带后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强调“发展是硬道理”。1993年,他在与弟弟邓垦的谈话中又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实质上就涉及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注重效率,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但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是要关注、推动和引领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的那部分人尽快走出贫困、迈向富裕生活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脱贫致富”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主体,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并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观念、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体,本质上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融合的历史进程,其根本指向就是《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本质要求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一方面还要着力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科学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脱贫致富”的完整内涵。物质生活的贫困必须通过社会的变革、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和提高才能真正得以解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屡屡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我们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方面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治贫先治愚”“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与后来多次强调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等重要论述是一脉相承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其中,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关键之举,也是制胜之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康”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国情多样、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没有革命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深度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不完整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现实中的社会发展目标,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同志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布局: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21世纪,在提前完成了原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则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进入”到“建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着“小康社会”内涵的不断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是在接续奋斗中逐渐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花的精力最多”“最关注的工作之一”。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在摆脱贫困上“花的精力最多”——“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的陕西柞水县、平利县等地考察,嘘寒问暖,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注的都是脱贫攻坚这件大事,彰显的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坚定决心。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主持制定的科学规划,更是一个无私无畏的政党面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正是为了这份庄严的承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年年初,我就考虑结合到外地考察,把有关地方特别是还没有摘帽的贫困县所有负责同志都請到一起开个会,研究决战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也考虑过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开,但又觉得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除此以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主持召开了其他六次脱贫攻坚专题座谈会。
——2015年2月13日在陕西延安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
——2017年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2019年4月16日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针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作为党的总书记,作为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习近平同志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为全党也为全社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树立了榜样和风范。
确保贫困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专门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脱贫攻坚一线,就是要通过“解剖麻雀”,为决战决胜提供重要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列入“三大攻坚战”,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目前的52个。贫困群众收入大幅增长,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中国减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同时也应看到,完成剩余的脱贫目标和任务,同时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已经脱贫的9300多万贫困人口再度返贫,任务依然相当艰巨繁重。尤其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在脱贫目标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已经基本解决,而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些贫困人口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今年3月6日,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也对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总攻动员令,吹响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
“摆脱贫困”的深刻启示
贫困及其治理,与人类文明进程如影随形,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寄希望于有效治理从而彻底摆脱贫困,成为古往今来人们普遍追求的一个美好社会理想。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数千年中,不管是治世还是乱世,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严重制约,加之人口的急剧增加、频发的战乱和流行病的肆虐,在日益严重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之下,居于社会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对于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放眼世界,不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拉美等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不要说非洲撒哈拉以南广大的赤贫地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发尖锐和突出。大历史的眼光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致力于“摆脱贫困”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世界意义。
从当初的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今天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实现了7亿多农村人口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的奇迹。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我国现有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这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同时还标志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使命型政党的根本政治保证。在一个经济文化条件并不宽裕的国度,能够毅然担负起带领数以亿计的庞大人口战胜贫困、走向富裕,除了以人民利益为重、把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神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当今世界找不出第二个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要求,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貧、全党动员促攻坚、全社会参与扶贫的“大扶贫”格局,从而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个制度体系中,根本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增强责任,强化落实”。几年来,全国选派的几十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几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同当地基层干部并肩战斗,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再次雄辩地证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做到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充分践行这一宗旨,就要通过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来加以实现。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政治路线(基本路线)的确立为内核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就为后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方向性指引,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从“三步走”战略到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的凸显,直至党的十九大站在新起点上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伟大梦想”。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来。这就意味着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通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期盼新要求,就成为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任务。这也是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根本一致的。立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展望未来,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按照党的十九大的各项战略部署,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继续劈波斩浪、阔步前行。
“精准脱贫”方略的成功实施。脱贫攻坚,要义是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也在于精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改变的不只是表述方式,实质在于整个贫困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转换,体现的是执政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与时俱进,反映的是日益彰显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着眼的是以举国体制激发内生动力、“治穷病”“拔穷根”。实践中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从而达到“精准脱贫”的结果,是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精神状态到工作方式等一整套体系的转变和更新。说到底就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面前,过去那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客里空”肯定是“过时”了,需要的是真抓实干、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实事求是精神。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精神状态需要贯彻到脱贫攻坚战的全过程及其每一个侧面。从“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到“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就是要鎖定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不留锅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从方案拟定阶段就“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操作实施阶段“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收官阶段“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要求的脱贫攻坚战的开展,极大地淬炼和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标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代得以弘扬,这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确保“四个伟大”的顺利进行,作了极好的铺垫,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为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放眼全球,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不想通过努力彻底“摆脱贫困”,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制度、国家体制、综合国力以及治理能力等的制约,大多都只能是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曾几何时,一个东方泱泱大国被列强冠之为“东亚病夫”,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只是用了短短七十多年的时间,就即将彻底告别贫困,这样亘古未有的人间传奇,其意义早已超出了特定民族和国家的范畴,而日益具有了跨越时空的全球价值。七十多年来的中国治理贫困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绝对贫困现象并不可怕,只要主政者真正高度重视、走对路子、举措得力,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这其中,执政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关键之关键、根本之根本。对此,德国政治学家沃夫拉姆·阿多菲评价道,“中国政府是将减贫事业作为其使命和责任来对待和解决的,中国的减贫经验为世界提供了借鉴”。
责任编辑 / 罗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