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新,侯西勇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26400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 烟台 264003; 4.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071)
海岸带地处陆海交界处,受陆、海、空多重自然及人类过程影响,既是地球表层复杂、动态的自然系统,也是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空间单元,是具有独特陆、海属性的动态而复杂的自然体系[1-2]。海岸线被国际地理数据委员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Data Committee)认定为27个地表要素之一[3],能有效表征海岸带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同时也是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活动的重要标识[4-8];研究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对认识海岸带生态环境过程、演变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9-12]。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13-14],主要基于文献的外部特征,从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某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规律,具有客观、量化和易于比较的特点。Gao 等(2018)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1995—2016年间有关海岸带洪水的常用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15];Hu 等(2013)基于Web of Science,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2—2011年全球饮用水的研究活动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16];钟赛香等(2015)基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了百年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17]。
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1970年以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海岸线变化的文献进行分析,并综述重点文献内容,以期发现国际海岸线变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了解主要的研究团队、国家和学术机构信息以及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涉及的热点问题等,为国内海岸线变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及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于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的SCIE数据库,该数据库全面收录了国际上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是文献计量最可靠的数据来源[18]。在Web of Science中以主题“shoreline change”或者“coastline change”或者“shoreline erosion”或者“coastline erosion”或者“shoreline expansion”或者“coastline expansion”和检索时间1970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16日进行检索,共得到有效文献1 024篇,将其全纪录与参考文献信息全部导出。
以海岸线变化相关文献信息为数据基础,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VOSviewer(Visualization of Similarities Viewer)软件完成相关矩阵的运算,实现对作者、国家、机构以及关键词的合作与共现网络分析以及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19]。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方法,分析海岸线变化研究主要涉及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
K-core(K核)分析是网络聚类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可有效表征个体间的相似性及聚类关系。在VOSviewer中给出的核函数为高斯核函数,基于K核进行网络分析,表达式为K(t)=exp(-t2),K值越大,团体合作越密切、节点越大,表示与其合作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宽度越大,则表明两者之间的联系越多[20]。
2.1.1 学科领域 按Web of Science中学科类别分,近50年来,海岸线变化研究共涉学科64个,其中发文量超过30篇的有12个学科(表1)。海岸线变化研究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自然地理学方面发展较早,且占比最多,遥感技术、大气科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科自21世纪逐渐出现,在2010年之后增长较快。
表1 发文量超过30篇的所涉学科统计结果Tab.1 Statistics on the subjects with more than 30 paper publications
注:有些文献涉及多学科,故表中记录数之和超过1 024篇。
2.1.2 出版物领域 共有226种出版物发表过海岸线变化相关的文章,发表5篇以下的有193种(占比85.40%),10篇以上的有13种(表2)。其中,《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发文量最多,占近30%,虽然只是4区(中国科学院分区,下同)期刊,但作为岸线变化文章的主阵地,篇均被引频次已经超过了20。13种出版物中,仅一种1区期刊,发文量也仅有15篇。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Marine Geology》,达35.66,为2区期刊。
表2 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期刊信息统计Tab.2 Statistics on journals with more than 10 paper publications
续表2
2.2.1 发文量分析 近50年来文献数量整体呈指数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大致分为3个阶段:20世纪以前为萌芽及缓慢发展阶段,年发文量少于20篇,合计发文140篇,占比14%,研究以探讨海岸线演变过程及机理为多;2000—2010年为发展阶段,发文量小幅波动上升,合计发文236篇,占比23%,海岸线变化与海平面上升、泥沙运输及海岸水动力系统的关系研究逐渐增加,岸线模拟预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开始发展;2011年以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发文量暴增,合计发文648篇,占比63%,海岸线变化的驱动力及模拟预测研究、岸线变化的自然与社会效应以及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
图1 1970—2018年文献发表数量Fig.1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from 1970 to 2018
2.2.2 主要特征值分析 以每10 a为统计时段,国际海岸线变化研究文献成长趋势的主要特征值(表3)表现为:发文量逐渐加速增长;平均作者数量逐渐增加,由开始的2.14人/篇增长到现在3.95人/篇;平均被引频次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上升态势,但2000年之后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频次仍未超过20世纪90年代的文章;文章的平均页码数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有较大的跨越,之后则趋于相对稳定,平均在11~12页左右;高引指数自1990年以来有剧烈的上涨趋势,2000—2009年期间最高,达48。
基于VOSviewer对所有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对原始数据中各阶段出现次数排名前50位的关键词进行归并处理,归并原则是:意义相同者归并,单复数形式进行归并,英文缩写与全称合并,书写格式统一等,归并后再次进行统计(表4)。
2.3.1 总体分析 3个发展阶段出现5次及以上的高频词占比逐渐增加,但均小于10%,这种“高频词占比低,低频词占比高”的频次与排序分布规律是一种普遍的现象[21]。而本研究中高频词占比逐渐增加的现象说明:海岸线变化这一主题研究的热点相对集中,但研究热点有发散的趋势。
海岸线侵蚀尤其是砂质岸线侵蚀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重点,同时,可以明显看出岸线变化所涉及科学问题及监测手段的变化与进步。例如:2000年前与2010—2018年两阶段相比,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的共现次数由61次和8次,分别发展到1 411次和837次,“管理”一词也由29次增加到433次,同时,“人工育滩”一词更是由0次发展到153次;2000年以前岸线变化监测的手段主要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依托历史地图资料,但进入21世纪,机载雷达、遥感和GIS逐渐成为主要的监测手段。
表3 1970—2018年岸线变化研究文献的主要特征值Tab.3 Main indicators of research papers on the shoreline changes from 1970 to 2018
注:2010—2018年的高引指数只计算到2016年。
表4 1970—2018年各阶段关键词统计信息表Tab.4 Statistics of key words at each stage from 1970 to 2018
2.3.2 国家与地区关注度分析 在3个发展阶段关键词总排名中,统计出现频次排名前100关键词中的国家与地区的出现次数,在20世纪仅有3个国家,分别是美国(97次)、澳大利亚(26次)和孟加拉国(12次);2000—2009年间共6个国家,分别是美国(360次)、墨西哥(68次)、中国(37次)、埃及(33次)、澳大利亚(31次)、加拿大(23次);2010—2018年间共5个国家,分别是美国(723次)、新加坡(189次)、墨西哥(140次)、印度(134次)、中国(129次)。可见,美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区域,但近年来亚洲地区的几个国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就区域而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等,以及墨西哥湾、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江苏省和上海市等都是岸线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
2.4.1 国家发文量分析 1 024篇文献所涉国家共72个,其中发文量不足5篇的国家有38个(占比52.78%),表5显示的是发文量超过20篇的15个国家在各个阶段的发文情况。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是最早开始研究岸线变化问题的国家,其中,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态势,而加拿大和日本一直到2010年发展速度才开始有所加快;澳大利亚、英国、印度、西班牙、德国、荷兰和新西兰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发展,其中,澳大利亚、英国和印度的发展速度较快;中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土耳其则是到了21世纪才逐渐出现在国际舞台,其中,中、法两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就各国的被引频次来看,澳大利亚的均篇被引频次最高,荷兰、美国和新西兰也均超过20次/篇,中国的均篇被引频次为8.34,相对较低,说明中国在岸线变化方面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还较弱。
2.4.2 机构发文量分析 1 024篇文献的作者出自机构共977个,其中发文量不足5篇的有902个(占比92.32%)。表6显示的是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英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各占1个,美国有7个,其中美国地质调查局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就文献的均篇被引频次看,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最高,达46.07次/篇,俄勒冈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均超过了30次/篇,而中国的中国科学院仅为9.93次/篇,在10所机构中是最低的。
表6 发文量前10名的机构发文信息统计结果Tab.6 TOP 10 most productive organizations for their paper publications
2.4.3 国家合作分析 对所涉72个国家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图2),其中有62个与其他国家存在合作关系,形成了以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主要核心的合作群,其K值较大,合作关系最为密切。同时,荷兰、加拿大、德国、中国和法国的合作强度也较强。合作最为密切的几个国家群基本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形成并发展的,而中国和法国则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扩大与国际的交流合作。
图2 国家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Fig.2 Visualization of national cooperative network 图中国家名称的字号越大表示合作关系越密度。
2.4.4 机构合作分析 对所涉977个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图3),其中有546个是与其他机构存在合作关系的,形成了以美国地质调查局、杜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及澳大利亚的詹姆斯库克大学为主要核心的合作群,其K值较大,合作关系最为密切。中国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及河海大学在国际上也有较强的合作。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Fig.3 Visualization of institution cooperative network 图中机构名称的字号越大,表示合作关系越密切。
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海岸线变化进行研究,基于上述对该主题文献的学科领域、发文量、关键词等信息的分析,总结当前国际海岸线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海岸线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海岸线变化的自然与社会因素效应研究;岸线变化背景下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
3.1.1 海岸线时空变化 海岸线变化特征包括岸线长度消长、形态演化、位置变迁、利用类型转移、岸线所围陆海空间更替等,另外,通过各种指数定量计算海岸线形态稳定性、开发强度、分形特征等研究也越来越多。总结当前研究,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地图叠加以认知岸线的位置、形态变化,主观性较强,精度较低;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具体的数值统计量,例如面积、岸线变化速率等来定量描述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例如:徐进勇等(2013)从岸线开发强度和分形维数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北方三省一市的岸线时空变化特征[22];张云等(2015)提出岸线稳定性概念,通过计算岸线向海推进或向陆后退的水平距离构建岸线稳定性指数模型,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岸线的稳定性特征[23];Thomas等(2016)利用DSAS系统,计算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塔库环礁岸线的端点速率、加权线性回归速率,并结合一次暴风雨事件,对海岛岸线位置、类型、海岛面积等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24]。
3.1.2 海岸线变化驱动力 该研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进行海岸线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①气候变化。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是驱动海岸线发生变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包括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25]、海洋温度增加[26]、季风洋流模式变化[27]、降水改变及随后河流沉积物运移变化[28]、近岸波浪系统及风暴潮变化[29]等均可使海岸线形态位置发生变化,其中,近岸波浪系统变化和海平面加速上升与海岸线变化的作用—响应关系较为密切,且研究最多。
近岸波浪系统方向和高度的改变可对岸线的形态和位置产生较大的影响[30],Ruiz等(2010)利用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建立了波浪系统与岸线位置的作用—响应关系,确定了波浪条件与岸线位置的行为模式[31];Murray等(2018)通过将观测(或预测)的气候变化降级为局部的近岸波浪系统变化,再降级为相关的海岸线变化,以此研究了波浪系统与岸线变化间的关系[32]。可见,对历史波浪数据的建模分析,是研究波浪系统与海岸线作用—响应关系的常用方法,然而,受气候变化影响,未来波浪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研究中在利用波浪系统演化模型对海岸线进行预测时还要考虑未来波浪系统的态势,Gopikrishna等(2017)和Rajasree等(2016)分别基于过去和未来25 a和35 a波浪模拟数据,建立海岸线数值模型,确定了未来海岸线发展趋势[33-34]。
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导致土地的永久性消失,是全球海岸线侵蚀的重要影响因素[35]。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海平面上升只会加剧岸线的侵蚀,而绝非主导因素[30,36-38],例如:Zhang等(2018)在研究黄河三角洲1976—2016年间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时指出,相对海平面上升造成岸线后退约8.5 m/a,占总侵蚀速率的32%左右[39];Houston(2017)在研究佛罗里达西部海岸线时空变化时指出,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岸线变化幅度所占比例不足20%[40];另外,也有研究指出,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在未来将会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导致岸线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Yoshida等(2013)在研究日本5个海滩的岸线变化时指出,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对海滩侵蚀的影响要比波浪高度变化和地面沉降的影响大得多[41];Figueiredo等(2018)在研究巴西里约热内卢某海滩岸线变化时指出,在2100年较高预测海平面上升速率下,海平面上升影响将超过泥沙亏缺,成为决定海岸线后退的主要原因[42]。
②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海岸线位置、形态及类型均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要远大于自然因素,且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围海养殖、围垦湿地、港口码头建设和丁坝突堤建设等人工围填海是海岸线极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入海河流的中上游建造蓄水大坝、引水灌溉、水土保持以及人为改道等人类活动则是河口海岸线急剧后退的主要原因。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约60 km的范围内,人口在250万以上的城市有2/3位于潮汐河口附近[43],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围填海活动严重改变海岸线位置、形态及类型,造成原位环境被彻底代替的同时,生态环境受损恶化,社会发展遭受威胁。例如:中国是近年来围填海活动十分活跃的国家,Hou等(2016)研究指出,自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中国大陆岸线超过68%表现为向海扩张,陆地面积净增加近1.42万km2,自然岸线保有率从20世纪40年代的81.70%下降至2014年的32.92%,人类围填海是主要的原因;马田田等(2015)定量化评估了中国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指出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持续减损,湿地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严重削弱了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44]。
自上世纪中期以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蓄水大坝被兴建,河流径流与输沙量径直下降,Sills等(2017)指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全球蓄水池覆盖面积达26万km2,其中,蓄水大坝共拦截沉积物可能达1 000亿t,约占全球总流量的30%,严重威胁了海滩发育并加剧了岸线侵蚀[45]。研究中也多有证明,入海泥沙数量与岸线位置间有很强的相关性[42,46],例如:20世纪初尼罗河的入海泥沙量达1.2×108~1.4×108t/a,然而,由于中上游大规模建设水坝,将90%以上的河流泥沙拦截在了水库里[47],导致主要入海河口处岸线出现了高达106 m/a 的蚀退速率[48];2002年以后黄河入海沙量较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多倍,导致黄河口岸线的急剧侵蚀[49]。
3.2.1 近海岸自然资源对岸线变化的响应 受高强度围填海及入海泥沙骤减等影响,近海岸湿地资源减少[50-52],此外,地球上约有60%的生态系统正在退化,或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53-54],其中,滨海湿地损失退化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生物岸线和湿地岸线减少明显。自然岸线资源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逐年下降和砂质岸线侵蚀加剧是岸线资源受损的主要体现[47,49,55]。近海生物资源减少,岸线后退与固化背景下,近海水质和底泥环境污染,水生、底栖生物生存空间及生存条件巨变,导致生物栖息地损失、底栖环境恶化、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即“三场一通道”)受损[56-58]。
3.2.2 近海岸自然环境对岸线变化的响应 海岸线变化往往伴随近海岸水动力及沉积环境改变,此外,原位冲淤环境、潮汐运动、流场结构、纳潮量等均可随岸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59-61]。近海岸水质与底泥环境恶化,围填海工程降低了近海水交换能力和污染自净能力,同时,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增加,多重作用下,导致近岸水质与底泥环境污染并持续恶化[62],另外,岸线变化背景下,近海岸微塑料、重金属、溢油、低氧和酸化等污染问题研究逐渐增加[63-64]。近海岸自然景观环境受损,粗放的海岸带开发与利用在改变海岸线位置形态的同时,往往会导致高生态级别景观转为低生态级别以及景观破碎度的增加和优势度的下降,此外,还会伴随出现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境质量下降,景观多样性改变,滨海景观连通性降低等若干问题[65-66]。
3.2.3 近海岸生态系统对岸线变化的响应 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改变:由于人类与气候因素影响,近岸水动力环境、底泥沉积物特性、潮滩高程、近海水质等条件的改变均对近岸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67-69],例如,受湿地围垦的影响,植物群落会发生由滩涂植被群落到陆生灌草群落再到由乔木组成的复杂植被群落的演变历程,动植物优势种发生演替,生物多样性也会不断变化,如果围垦后土地发展为不透水的建设用地,原位的自然生境演替被彻底阻断,原有生态系统则会随之消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服务价值降低: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等具有固碳、净化空气、固岸护堤、削减波浪、防风减灾、旅游等生态服务功能[70-71],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随着生物岸线的侵蚀与人工化,这些生态服务功能均受损严重,生态服务价值不断降低[72-74]。
3.2.4 近海岸社会经济对海岸线变化的响应 海岸线在自然与人工两大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一方面表现出自然岸线的侵蚀与受损,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人工岸线的迅速扩张,这均对近海岸社会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海岸线变化导致或伴随出现的环境污染恶化,生态系统破碎与衰退,使海岸带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生活质量下降[75-77]。岸线侵蚀,土地资源流失,土地质量下降,生物资源减少,导致土地承载力降低,海洋渔业、盐田产业、滨海旅游等收益下降,社会劳动力集中剩余,沿海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受阻[78-79]。风暴潮灾害、赤潮灾害、大型藻类暴发、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海岸带灾害会使海岸线的位置与形态在短时间内发生强烈的变化,并严重威胁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间接或直接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80-82]。
1965年旧金山湾自然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成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出现并开始发展[83]。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ICZM)的概念与框架,沿海国家开始对海岸带地区及其管辖的海域进行资源与环境的综合管理[84],1993年,世界海岸带会议(WCC)在荷兰召开,ICZM的理论机制与政策措施被详细论述,要求在2000年之前制定并实施ICZM战略规划[85]。世界上主要沿海国家中,美国、韩国、英国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均有专门的海岸带管理法,中国的ICZM实践始于1994年,以厦门成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实验区为标志,此后,不断出台了多项法律及专项管理办法以不断完善海岸带的综合管理。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沿海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海岸线位置、形态与结构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导致或伴随出现了各种陆海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海岸带综合管理思想与方法也要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海岸带复杂的陆海社会与自然环境。以中国为例,在海岸线剧烈变化等背景下,2016年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海水质量4项管控指标,以及严控开发利用活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治3类管控措施。为保障《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落实,2017年国家海洋局发布《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强化了海岸线保护和整治修复的措施与要求、加大了海岸线节约利用的约束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围填海总量管控,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开展。
回顾近50年来海岸线变化研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均有较为明显的发展,2000年之前,主要是从地质、地貌及物理等角度,探究岸线侵蚀的发生与演变机理,对于岸线变化与其他自然、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于海岸带管理等方面研究还较少,另外,研究中定性分析较为普遍,定量化研究较少。到了21世纪,海岸线变化研究的内容更为具体,所涉科学问题更加全面,主要包括:海岸线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海岸线变化的自然与社会因素效应研究、岸线变化背景下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研究方法也多发展为定量化的模型研究,如利用多种方法实现对波浪、泥沙、降雨、季风等数据的建模,构建数值海岸线演变模型,实现对海岸线的模拟与预测。同时,遥感、GIS、数字海岸带分析系统(DSAS)的广泛运用,定量化了岸线的位置变化特征,极大促进了该领域的科学研究。
今后一个时期该领域的研究将会围绕以下关键问题:
(1)岸线位置形态的预测与模拟。随着人们对海岸线变化生物、物理过程了解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因素可以被模型化,以建立更为复杂的数值海岸线模型,但是,就目前来看,仍很少有方法可以对海岸线做出完全适应或可靠的模拟与预测。因此,波浪系统、降雨、季风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对岸线位置、形态的影响机制,海岸线演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准确性和不确定性的量化、计算效率以及观测数据的集成等问题都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2)岸线开发与利用的环境与生态风险评估。全球气候和岸线变化背景下,近海岸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均会有不同的变化响应,基于如此不同的情景,如何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海岸带地区社会、生态风险评估也将是学者们未来关注的重点问题。
(3)岸线变化背景下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正是由于海岸线位置形态预测和模拟的难度以及岸线开发利用过程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岸线变化成为ICZM的重要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岸线变化背景下,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例如:“多规合一”背景下,海岸带空间及功能规划的科学制定、海岸带法律及政策导向的及时完善、海岸带居民生活质量的保障与提高等问题将会发展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4)海岸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成熟稳健的海岸工程技术是保障海岸线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落实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举措,因此,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海岸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将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