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华
左读范文
陌上花开缓缓归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天边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诗是清乾嘉诗人赵翼的,可昂首远望眼前的陌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现代人,由眼帘入心扉。
漫步陌上,心情是诗意的,优雅而散淡,不忍匆促,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多少人吟诵了多少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着,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款摆动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
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阴中飘然而来,骑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镠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镠,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的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厄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从此,陌上花开依旧,只是钱镠烟逝,爱妃云去,只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一句话化作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等待后人的凭吊。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漫步陌上,尽管不能如吴越王妃那样一路招摇地走在陌上花丛中,也不能像东坡那样怀一颗忧伤之心吟出千古不泯“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不过,并不妨碍我把钱镠与王妃的“缓缓归”当作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的陌上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我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这些娇嫩而又顽强的花朵。
“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中,回归人类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怀抱“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作者忍冬,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亮点借鉴
1.结构紧凑,行文流畅且自然。文章以“陌上花开”为线索,将景物描写、历史故事和心情感悟融为一体,写出了作者赏花陌上,触景生情,并为陌上花陶醉的强烈感受。正因为有强烈的感受,才水到渠成地联想到吴越王与爱妃的故事及苏东坡的诗句,陌上花成为人类历史的见证,将现实和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融合,使行文自然流畅,结构紧凑。作者借陌上花开的春日景色,抒发出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生的感悟。
2.由诗入境,诗中领悟真人生。文章第一段以一句诗“三月风情陌上花”引出陌上风情,表现作者漫步陌上的悠闲与散淡。再来一句“陌上花开缓缓归”,一个“缓”字,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诗中的真意,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诗句的自然引用和诗化的语言,生动而具有吸引力,慢慢品,细细读,韵味十足。
右写文章
登顶望远
◎黄 馨
“你成绩那么优异,你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听到同学的质疑声,我很无奈地摇摇头。近些日子,常有计划之外“不应存在”的困难困扰着我,我努力想把偏离既定轨道的生活拨回正轨,然而愈是如此,事情往往变得愈糟,我焦头烂额却又无可奈何。好友听说了我的处境,提议一起去大自然中走走。
我们去了本地一座最高的山。山不是很有名,因而游客也寥寥无几。我与好友顺着一阶阶的青石板向山顶爬去,台阶两旁是成排的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只有些许光斑投射到地面,给青石板灰暗的色调添上了一丝光亮。
前半段路程我们精力充沛,脚步较快,但是走到半山腰时,我有些体力不支了,想要放弃,折返下山,好友笑着鼓励我说:“登山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长久的坚持与克服困难的毅力。”顿了顿,她又故作神秘地眨了眨眼睛,“正午到达山顶有惊喜哦!”我好奇她所指的“惊喜”,心底沉寂许久的好胜心又被激得砰砰作响,于是,我决定向山顶进军。休息了片刻,我深吸一口气,再度迈开脚,一步一步踏上青石板,但鞋底与青石板撞击所发出的沉重的“啪啪”声搅扰耳畔,让人心绪难以平静,也无心顾及沿途风景。
当我登上山顶,终于领悟了好友所说的“惊喜”。只见眼底是浪潮般此起彼伏的葱葱树木及远山,白色的屋檐掩映其中,清脆悦耳的鸟啼声环绕四周,一轮金日挂在天空正中,如同天仙下凡一般向四周洒落浅金色的飘带。这些飘带悠悠然落在大地上,落在我的身上,继而落入我的心中。这大自然所造就的美景,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悄悄地让我黯淡的心变得明亮,我的心情也变得舒畅。
站在山顶,俯看世间,万物都显得那么渺小而又微不足道。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自觉地吟诵出来,诗中真意,此时此地令我幡然醒悟。当自己站在山顶,放宽了眼界,再回过头去看以往的那些困难,便不觉得它们是困难了。但是在登顶之前,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攀登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坚持与等待呀!登山如此,学习不也如此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好友站在我身后,轻轻地吟诵着。我回头望她,展颜欢笑,无须言语,懂我如她,懂诗如此时的我。
(湖北武汉市横店中学八年级)
點评
小作者将景物描写、心情感悟融为一体,用环境描写烘托心情。语言、动作等描写,与人物所处的环境相吻合。登顶之后,体会诗的真意,使作文主题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