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龙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广州 510317)
脑膜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非胶质源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20%。通常位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蝶骨嵴等部位。累及脑室的脑膜瘤很少见,仅占颅内所有部位的0.5%~3%。本研究结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和磁共振波谱(MRS),探讨多模态MR在脑室内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例手术病理确诊的脑室内脑膜瘤患者,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9.4±9.1)岁;其中8例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2例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呕吐和视力下降,2例无明显症状。
所有患者均进行颅脑MRI扫描。采用Philips Ingenia 3.0T型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钆喷酸葡胺,经静脉注射,剂量为0.1mmol/kg,进行T1WI增强扫描。
本组研究12例患者的脑膜瘤均为单发,共有9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2例位于侧脑室体部,1例位于四脑室。10例患者病灶形态呈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2例患者的病灶呈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局部欠清。肿瘤最大者约55mm×45mm×43mm。最小者约11mm×9mm×9mm。
(1)平扫:T1WI序列10例肿瘤表现为等信号,2例为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则9例表现为稍高信号,2例为等信号,1例呈等高混杂信号;10例肿瘤周围无或轻度水肿,2例可见明显水肿;10例表现为信号基本均匀,2例较不均匀;DWI序列显示12例脑膜瘤均可见不同程度弥散受限;(2)增强:10例表现为明显均匀一致强化,2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增强后9例肿瘤可见与脉络丛相连。
MRS:本组12例脑膜瘤中均可见CHo峰明显升高,Cr峰降低,未见明显NAA峰。ASL:与邻近正常脑组织相比,8例肿瘤表现为明显高灌注,4例表现为稍高灌注,没有出现低灌注。
全部患者均于手术后经病理证实,11例为WHO I级,包括8例纤维型,2例内皮型,1例过渡型;1例为WHO III级,间变型。
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脉络丛基质中的脉络膜组织或残余蛛网膜上皮,由于侧脑室三角区富含脉络丛组织,故脑室内脑膜瘤最好发于此,主要由脉络丛动脉供血[4],脑室其它部位则更为少见。脑室内脑膜瘤多数为WHO I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纤维型,与本研究67%(8/12)为纤维型的结果相仿。
本组研究中10例肿瘤周围脑组织无或轻度水肿,12例患者中,2例呈分叶状信号不均的肿瘤,直径均超过40mm,伴有侧脑室三角区扩大,邻近脑组织可见明显水肿信号,其中1例为WHO III级间变型,而另一例为WHO I级纤维型,可能与此例体积过大或存在恶变倾向有关(图1),这两例均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恶心、呕吐的症状。
ASL灌注成像相比常规MR,无需造影剂即可提供肿瘤微血管状态和血管增生情况,3D-ASL可进行容积成像,减少伪影、提高分辨率,同时降低了扫描时间。本组12例脑膜瘤中10例表现为明显高灌注(图2),2例表现为中-高灌注,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临床中脑室内脑膜瘤需要和以下肿瘤进行鉴别诊断:①星形细胞瘤;②脉络丛乳头状瘤,呈明显强化的实质性肿块,好发部位同样是侧脑室三角区,但发病年龄较小,且肿瘤边缘表现为明显颗粒感,呈“桑葚”样外观;③室管膜瘤;④室管膜下瘤,多见于中老年,好发部位是侧脑室前角和第四脑室;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⑥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侧脑室体部孟氏孔区,实性成分同样可见弥散受限;⑦淋巴瘤;⑧脑室内转移瘤,转移瘤往往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的占位,罕见脑室内转移,存在原发病灶,最常见是肺癌。
总之,脑室内脑膜瘤患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的发病部位以及年龄,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