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斯韵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妇产科,广东 东莞 523000)
产后30 d为产褥期俗称“坐月子”,产妇应以休息为主,以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加,麻醉药物及手术创伤的刺激作用,部分产妇存在产褥复缩不良的情况,对康复情况带来严重影响[2]。本研究采用产后温敷及姜汁口服联合外用穴位按摩对产后产妇进行康复理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住院的产妇10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产妇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妊娠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疾病者。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6.41±5.56)岁,剖宫产20例,阴道分娩44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26.65±5.41)岁,剖宫产22例,顺产42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观察组产妇给予温敷及姜汁口服联合穴位按摩,对照组产妇仅给予穴位按摩,具体方法如下:
(1)温敷:铺好黄土球温敷垫,提前42度预热30分钟,在调至温度35~38°温敷20 min。
(2)姜疗:①腹部:滴2-3滴姜汁加按摩油涂抹腹部,用指腹轻柔涂抹均匀并按揉至微微发热。沿产妇右下腹开始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双手指腹按压2圈。腰骶臀部:滴2-3滴姜汁加按摩油涂抹腰骶臀部,用指腹轻柔涂抹均匀并按揉至微微发热。背部:滴3~4滴姜汁加按摩油涂抹整个背部,用指腹轻柔涂抹均匀并按揉至微微发热。
②穴位按摩:两组产妇分娩后12 h由产科护士予以按摩,产妇取仰卧位或舒适体位,涂少量按摩油。腹部:轻轻揉腹中,点压腹部天枢穴,神阙穴左右两侧旁开2寸(3指)20秒两边各一次。采用轻柔法按摩中脘、上脘、中极各20秒,以预防和治疗产后腹胀;腰骶臀部:用经络刷分别沿着腰骶骨上下、尾骨与髂骨连接线方向按刷。再横方向按刷整个腰骶部与臀部。点压臀部原始点(手掌并排食指放于尾骨末端上方,尾指位置为第一个点)每侧2~3个点,每次10秒。背部:用经络刷分别在督脉、膀胱经位置按刷,双肩往脊柱、脊柱往腋下、沿着肋骨方向进行按刷。按揉产妇腰背部肌肉,点按天宗、肝俞、肺俞、脾俞等穴位。
(3)口服姜汁:2滴姜汁加入30 mL温水中,勿搅拌,5 min喝完。然后每隔3小时口服一次,每日4次。
(4)继续温敷:根据产妇个人感觉,以温暖舒适为宜,把温敷垫温度调至适宜温度继续温敷20~30 min。
①临床疗效[3]:显效:产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产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②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及泌乳始动时间。
本研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x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以P<0.00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分析。
经治疗后观察组孕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 4 h 阴道出血量及泌乳始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1),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产妇分娩后腹内压急剧下降、腹腔脏器的牵扯、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均可导致各种产后并发症,需要产后及时回复良好的身心健康。温敷姜疗是利用黄土球加热后的热能,释放出远红外线对人体进行温热敷[3];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以小黄姜汁内服外用,通过中医特色的手法推拿,从而起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扶阳祛湿等功效。尤其适用于产后体力虚弱、虚汗多、发冷、腰酸背痛、奶涨、腹胀、排便困难、尿潴留、头痛等症状[4]。产后康复按摩是通过各种按摩技术机械力的直接作用,加快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通过作用穴位调节身体的器官或系统,对于产后泌乳、腹胀、腰痛、产后出血等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有助于产妇身体的快速康复[5]。本次研究中经治疗后观察组孕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及泌乳始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1),提示产后温敷及姜汁口服联合外用穴位按摩对产后康复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产后温敷及姜汁口服联合外用穴位按摩可加速产妇产后的康复,促进产后乳汁的分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