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任慧莹 蔡丽 杨婧
[摘 要] 目的:编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并对其现状进行调查。方法:抽取11所高校的教师,获取初始样本300人,正式样本427人。编制初始题项36个。基于专家调查、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形成正式量表。再采用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检验信效度。进一步通过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研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现状。结果:①最终量表由34个题项,7个因子构成。②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建构信度分别为0.92,0.85。③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量表模型拟合良好。④在学术科研因子上存在压力的比例最高(54.60%),因子得分也最高(3.86±0.80);不同职称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研究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测量工具。学术科研是目前高校教师最主要的压力源。
[关键词]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编制;信效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教师是承受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群体之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会对心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31[2]24,并且会降低工作满意度[1]31[3]126,可能导致职业倦怠[4]61[5]561和職业枯竭[6]110等不良后果,进而可能对高等教育事业造成不利影响。但目前针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测量工具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测量工具包括:李虹以北京187名高校教师为被试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7]101,黎光明、沈绮云等以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为被试编制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问卷[8]625,陈超然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等[9]37。其中,有些测量工具的被试数量偏少,样本缺乏代表性;有些只针对青年教师,涉及人群有局限性;有些因子设计欠全面,信效度指标欠佳。
鉴于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各级各类高校教师群体进行调查,期望编制出一份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为深化和扩展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提供更优的评估工具,同时对高校教师群体的压力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帮助高校教师进行压力管理,从而促进心身健康、提高职业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样本1:预测问卷采用随机整群取样,对黑龙江省11所高校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重点和普通高校、本科和专科等各级院校、以及文理工农医等各类专业教师。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为85.71%。
样本2:正式量表也采用随机整群取样,在上述高校进行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7份,问卷有效率为85.40%。
(二)研究方法
参考既往文献和已有的相关量表,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目前工作压力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初始项目库,内含题项35个。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法对问卷进行计分,分数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分别表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以及非常不同意。为保证内容效度,特邀请四位不同高校的心理学教授对初始问卷进行审定及修改。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对个别题目的用词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1个题目。最终形成了由36个题目组成的初测量表。
采用初测量表对样本1的被试进行调查。使用SPSS2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的正式题项和维度,以此形成正式量表。
采用正式量表对样本2的被试进行调查。使用SPSS22.0及Amos25.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得到正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进一步对样本2中人口统计学等数据完整的347名教师进行高校教师压力源现状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编制量表的个别题项的适切或可靠程度。在删除四个题项后,Cronbach's Alpha整体信度系数值变大。删除前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8,部分或全部删除后的α系数为0.929~0.931。考虑实际应用情况,且删除前后α系数值差异不大,均大于0.90,信度值指标均已达理想程度,故考虑暂时保留此四题。
(二)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容
为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样本1中的数据进行取样适当性分析。结果表明,KMO取样适切性量数是0.92,此结果接近于1。对数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7 650.16,已经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01)。说明此数据适合进一步进行因素分析。
对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通过最大变异法进行转轴。将题项中因子负荷量低于0.40,和在多个因子上的因子负荷量都高于0.40的予以删除,对特征值高于1的七个因子进行保留。最终量表删除掉2个不理想的题项,对34个题项予以保留,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2.72%。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详见表1。
结合题项内容,对七个因子分别进行命名。
F1命名为学术科研(academic research)因子,包括6个题项,主要是对学术、科研方面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30.97%。
F2命名为组织功能(organizational function)因子,包括5个题项,主要对高校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奖惩制度及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6%。
F3命名为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因子,包括5个题项,主要对高校教师在个人努力方向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95%。
F4命名为晋升(promotion)因子,包括6个题项,主要对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进修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05%。
F5命名为教学(teaching)因子,包括4个题,主要对和教学相关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28%。
F6命名为工作负荷(workload)因子,包括5个题项,主要对工作时间、工作负担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76%。
F7命名为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因子,包括3个题项,主要对高校教师与学生、同事和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源进行评估。该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35%。
(三)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信度分析
对样本2的数据,进行建构信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估。潜在变量的建构信度值为0.80~0.87,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8~0.92。依照潜在变量建构信度大于0.60[10]227,以及α系数大于0.70[11]237的标准,说明此量表信度良好。结果详见表2。
(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效度分析
对量表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进行评估。內容效度是指量表的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反映所要测评的心理特质。结构效度是指量表分数对某一心理特质或概念的解释程度。
1.内容效度
邀请四位高校心理学专家对初始问卷进行审定和修改,按照专家意见,对不恰当的词句进行了修正,并增加了题项,从而使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2.72%,高于60%,表明量表结构效度已达到常规标准。进一步对各因子与总量表间以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总量表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值处于0.17~0.84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值处于-0.12~0.60之间,总量表与各因子的相关性比各因子间的相关性要高,这一方面反映出各因子间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各因子与总量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详见表3。
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再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检验。在对模型进行多次修正之后,最终得到具有较好拟合度的模型(详见图1)。按照适配度指标的常规标准,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已达标,其中χ2/df=2.54,RMSEA=0.06,GFI=0.85,CFI=0.88,TLI=0.87,RMR=0.08。此结果可进一步说明该量表因子建构的有效性。
(五)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现状
在本研究中,各题项评分为4分,即说明在该题项上存在压力。分数越高,压力越大。据此,各因子均分≥4分,即界定为在该因子上存在压力。依照此标准,在各因子上存在压力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术科研压力(54.6%)、晋升压力(42.1%)、教学压力(41.6%)、工作负荷压力(41.2%)、组织功能压力(37.6%)、个人发展压力(28.5%)、人际关系压力(7.5%)。各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术科研(3.86±0.80)、工作负荷(3.71±0.71)、晋升(3.69±0.76)、组织功能(3.61±0.84)、教学(3.55±0.81)、个人发展(3.35±0.88)、人际关系(2.41±0.86)。
进一步对高校教师压力源总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其中,对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对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总分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未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上的统计学差异,但在职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的结果显示,与初级职称教师相比,中级与副高级职称的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大。结果见表4和图2。
三、讨论
(一)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
本研究在对11所不同类别的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工作
压力源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目前高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专家调查结果,编制了包括36个题项的初测量表。再进一步通过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包括34个题项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正式量表。该量表由七个因子构成,分别是学术科研、组织功能、个人发展、晋升、教学、工作负荷、人际关系。本量表的因子内容与沈绮云等人所编制的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卷大体相同,其中个人发展、学术科研、人际关系、教学以及晋升因子的含义基本一致[12]14。不同之处在于本量表的调查对象不局限于高校青年教师,而是对各年龄段的教师均进行了调查,扩大了量表的适用人群范围,可用于评估和反映不同层次高校教师压力源的整体状况。本量表与陈超然于2004年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9]35在三个因子上的内涵基本相同,即工作负荷、人际关系、组织功能因子。与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量表对高校教师的学术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压力源进行了评估,而陈超然所编制的量表中不包含这两个因子,这可能与不同时期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有所不同有关。
对正式量表进一步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本量表的建构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5和0.92。本量表还通过专家调查法使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累积解释变异量达62.72%。由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的模型拟合指数已达到适配度指标的标准。由此说明本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用来作为评估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良好测量工具。
(二)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工作压力的严重程度,还是影响比例上看,学术科研都是目前高校教师最主要的压力源。主要表现在课题申请和结题、发表论文以及成果评奖等方面的工作压力。高校专业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与聘期考核、职称评定及津贴收入等直接挂钩,是大部分高校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重要工作任务,而且很多高校对学术科研成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无论是高水平论文发表,还是申请及完成高等级课题,都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探索,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经常面临被拒稿、申请课题失败、实验结果不理想等各种挫折。这些都是导致学术科研成为高校教师最主要压力源的可能原因。在本研究中,工作负荷和晋升因子均分仅次于学术科研因子,且40%以上的高校教师存在这两种压力源。说明部分高校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过多,负担过重,工作时间延长,职称和职位晋升困难,这些都是困扰高校教师的重要压力源。
本研究显示,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工作压力源总分大于初级职称教师,其中副高级职称教师压力最大。杨晓丽等调查也显示职称为讲师和副教授的教师群体感到工作压力最大[13]80,与本研究结果相同。这可能是由于高校对于初级职称教师的学术科研要求相对较低,工作负荷相对较低,由初级晋升到中级的难度也不大,个人发展处于快速上升期,总体压力相对较小。但对于中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而言,一方面對其学术科研及各种年终考核、聘期考核等要求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其在职称和职位晋升上难度较大。这是由于高校对晋升高级职称人数、职称评定标准有严格要求,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在成为中级、副高级职称教师后,在晋升上陷入停滞状态,个人发展进入瓶颈期,因此会感受到更大的工作压力。而晋升为正高职后,因已达到职称最高级,不需再面对因晋升而带来的种种压力,在收入、能力等各方面也更有优势,因此总体的工作压力会比中级和副高级有下降趋势。
值得强调的是,适度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提高工作积极性,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会损害心身健康,导致过度焦虑、职业倦怠等不良后果,进而影响工作绩效[14]57。因此,针对部分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状态,无论是高校教师本人,还是高校管理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从个人和组织层面进行积极调整,更好地管理工作压力,从而促进高校教师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在增加个人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欣,王剑,郑子健,唐燕.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29-32.
[2]吴旭敏.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人格特征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3]刘小萍,周炎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25-129.
[4]李兆良,高燕,于雅琴,黛惠玲,万兵华,李晶华,景行.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60-62.
[5]崔向军,马洋纳,朱小茼.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561-562.
[6]张国礼,边玉芳,董奇.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关系:职业承诺的调节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10-114.
[7]李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101-106.
[8]黎光明,沈绮云,杨琳,张敏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625-629.
[9]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4.
[10]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27.
[11]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37.
[12]沈绮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13]杨晓丽,陈富.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分布差异实证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6(4):77-83.
[14]Jamal M.Job stress,type-A behavior,and well-being: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1999(1):57-67.
[15]段伟花,叶晴,段艺.心理契约视角下新生代高校教师管理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27-135.
[16]于海英.高校绩效考核有效激励教师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6-144.
[责任编辑]王立国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Work Stress Source Scale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ZHANG Yan,REN Huiying,CAI Li,YANG J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Develop a work stress source scale for college teachers,and study the current work pressure situ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Methods:The teachers from 11 colleges were selected to obtain 300 initial samples and 427 formal samples.36 initial items were compiled. After expert investigation,project analysis,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a formal scale was formed.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formal scale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Further studi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work stressors in colleges were made through descriptive analysis,t test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①The final college teacher's work stress scale consists of 34 questions,consisting of a total of seven factors.②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 was 0.92,and the construction reliability was 0.85.③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college teacher's work stress scale model fitted well.④The academic research factors had highest stress percentage (54.60%) and the highest factor score (3.86±0.80).The total score of working stress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professional title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This scale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and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ment tool for college teacher's work stress resource research.Academic researc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essure source for college teachers.
Keywords:college teacher;work stress;scale development;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收稿日期] 2019-12-14
[作者简介] 张妍(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任慧莹(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主要从事员工心理援助(EAP)研究;蔡丽(1979-),女,辽宁朝阳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杨婧(1992-),女,山东烟台人,应用心理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正念研究。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19001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SHB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EUCF20181312)
文章编号:1003-6121(2020)02-0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