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这个字写得这样不行,再重新写去!”孩儿爸头也不抬地说道。
“我不写!”孩儿反驳道。
“你马上去写,听见了吗?”语气明显不耐烦了。
“不去,就是不去!”孩儿非常生气,对其表现出不配合。
“你写不写,我还治不了你……”孩爸说时迟那时快,飞快地从脚上取下拖鞋,愤怒地举起手中的拖鞋,面向一个七岁的孩子,只见孩子恐惧地望着他,不说一句话,满脸的愤怒,小手气愤地紧紧地握着,不服输地瞪着他爸……
这是疫情宅在家的第二十五天的時候,发生在我们家的一幕,我不知道这鞋能不能落下,若落下,我想得花多长时间去修补孩子心理上的创伤,若不落下,那么他举起的一瞬间,起什么作用呢?只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吗?说实话,此刻,我既为为父者感到忧心忡忡,也为孩子感到可怜。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叛逆期,即两三岁时的“宝宝叛逆期”、七八岁时的“儿童叛逆期”、十二岁以后的“青春叛逆期”。其中,七八岁时期是最令人头疼、最讨人嫌的叛逆期。正如俗语所说的“七岁八岁讨人嫌,惹得小狗不待见”。可孩儿爸并不知道这个年龄段意味着什么,即便知道这个时期是叛逆期,也并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来引导。由此,一场谈话即将展开……
“你觉得这种方式孩子能听你的吗?”
“能。”
“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了吗?”
“那是因为还不够狠,打得不够。”
“为什么你认为教育孩子时打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小时候都是被打大的,怎么的?”
…………
原来这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源于原生家庭。在中国的教育中,特别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沟通不是很常见的事,有很多家长与孩子也不知道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有的父母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地位,有的父母仅仅暂时放下自己盛气凌人的嘴脸,有的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耐心……在这种隐形的对立面下,不少孩子就选择了沉默,我们家孩儿爸是这种情况下受害的一员,所以延续了父辈的教育方式,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妥。实际上,他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这种方式效果不佳,在我冷眼看着这一对话期间,是缺乏责任心,耐心甚至爱心导致。所心当我知道这行为背后的原因后,感到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大人,大人的愤怒是因为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来一次,你没看见你掌握不好球吗?”
“有本事你来呀!”
“是你练球,不是我练球。”
“我还不练了!”
“你练不?让你练就得练,你还反了吗?”
又是一次失败的引导,其语言沟通的艺术性不言而喻,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叹,有本事的家长、会教育的家长,会让孩子认同自己,喜欢自己;还需学习、有观念缺失的家长们,面对孩子们的逆反,多会采用暴力方式来解决。我个人觉得,当孩子碰到困难时,遇到挫折时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给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这样下来,孩子慢慢就会获得成就感,把为时间而练球,改成为技能而练。当他不再和家长对抗,心里真正想要练好球时,他是不在乎多练一会儿还是少练一会儿的;而且认真练半个小时的成绩会好于磨洋工一个小时。若是以上对话,换成另外的语言,孩子或许更能接受:
“这次球打得不错啊,技术掌握得越来越好,咱们再来挑战一次,看看怎么样?”或许孩子这时候有情绪,实在不愿练了,那么就做个顺水人情,“来,咱们一起休息一下。”趁机谈谈刚才打球时成功的地方是缘于耐心、稳定,出现失误的地方是过于急躁,“来,咱们心平气和地再来试试”。我想这样一来交流沟通,是不是能让孩子更能接受,而不是一味地督促打球,练球,不愿练的时候还要强制要求练,即便孩子不说话在高压之下练了,效果怎么样呢?
我始终都相信一句话:在亲子教育中,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去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当孩儿爸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他当起了逃兵,“我说什么他都不听”,这话一是为了逃避责任,二是说明已经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当这个时候,我们坐下来谈谈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每次都失败而归,显然不是孩子的问题,于是我建议他读读几本育儿方面的书,带着自己的无奈、失败感来读,用心地读,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多少解决问题的方法。想要孩子达到理想中的状态,首先自己得是这个状态中的人。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影响他。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在教育的时候,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达到合作。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是孩子喜欢的,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是孩子愿意合作的呢,需要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好好学习。亲子的教育,我最期盼的大概就是一起成长,在爱、理解、尊重、包容与约定的规则下,共同进步,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淄博高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