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20-05-19 15:02梁伟鑫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1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梁伟鑫

【摘要】只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就初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为其他理科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虽说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还是有很多数学教师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教授学生如何去解题,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思想观念,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对此,进行如下探讨。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涉及到很多的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等,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是单纯地靠口语表述来进行授课,会使得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精神疲劳,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关于数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进行辅助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此外,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有着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例如一些有趣的问题、数学知识竞赛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些知识的变化过程。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游戏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數据的波动这个知识点。首先,教师让班上的男生和女生分别依次说出自己的身高,教师将学生的身高用电脑录入到excel中,然后在用excel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生成条形图。通过图形,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看到班里的同学的身高情况,以此更好地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点。

二、重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跟着教材一步一步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很容易陷入学习疲劳状态。教师应当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创设问题情境,即通过引入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创设实践情境,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的含义,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新发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例如,八年级上册《轴对称》一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轴对称的知识点。例如创设讨论情境,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当教学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思想的碰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第一,重视教学准备工作。教师要上好一节数学课,首先要备好课,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更有逻辑性,分清教学的主次。其次,备学生和备教法。备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教师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性格特点,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备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知识的讲解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用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

第二,重视知识的传递和延伸。教师在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高效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后,要让学生通过运用来进行巩固,特别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理论知识都很简单,学生都认为自己懂了,但是实际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时,学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运用知识,就是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阶段。例如,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关于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也觉得很简单,但是遇到比较复杂一点的题目的时候,学生就不知道应该用哪种判定方式去解题,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总结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此外,教师还要重视知识的延伸,帮助学生将教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开展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展开。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是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都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也不同。数学是一门难度梯度比较明显的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布置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却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探究的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观察和猜测、思考、验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的性格和思维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中,教师的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实现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同时,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肖玉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4).

[2]任光红,宋方义.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

[3]沈玉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34).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