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辉
摘要:德州处于华北平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旱涝盐碱为主要制约因素,德州农业的发展应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 发展途径 德州市
一、德州市农业发展的优势
位置优越。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济南大城市之间,环渤海经济圈和“ 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区内,背依内陆,面向沿海。
交通便利。京沪铁路纵贯南北,与德石铁路交汇于市区。京福高速公路、19 条国道、省道穿越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德州成为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土壤类型多样。由于黄河、海河水系长期交错冲积,境内形成了岗、坡、洼相间起伏不平的地形。与地貌密切相关的土壤有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盐土、沙土等多种类型。
土地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多。2002 年全市耕地面积560247 hm2,人均耕地0.10 hm2,高于黄淮海平原的平均水平。
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660h,日照率为61%,均处全国的较高值区。从自然条件的综合特点来看,适宜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瓜菜、水果等多种作物生长。
二、德州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匮乏是德州农业主要的限制因素。近期全市需水量40×108m3,一般年份缺水12×108m3,枯水年份缺水18×108m3;远景缺水26×108m3。在特大干旱年份,许多地方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绝产。
(2)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德州市农业结构向来以种植业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次调整,有所改善,但是变化不大。农业产值有所增加,但落后于工业和国内总产值增长。
(3)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1997~2002 年全市耕地面积年平均递增率呈负增长,5年内减少耕地面积11 488 hm2,每年以0.007 39%的速度递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0.107 6 hm2,减少到0.100hm2。
(4)自然灾害频繁。德州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涝灾、盐碱、干热风、冰雹、霜冻,其中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当前,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威胁依然存在。
(5)一些地区农业生态失调。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地面出现沉降现象。引黄干渠两侧部分土地已出现沙化现象,部分土地土壤盐碱化加重。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多,污水灌溉、农产品质量下降。
三、德州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德州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德州农业应走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实行农牧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道路。逐步由传统的“ 粮—经”二元结构过渡为现代“ 粮—经—饲”三元结构,由粗放农业过渡到现代集约农业。
(2)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农林牧渔业结构优化。德州农业结构调整应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和城郊型农业为主要目标,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加速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优化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
(3)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兴农,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农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完善配套设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努力使各种农事活动和主要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发展节水、节土、工厂化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农业。
(4)控制人口增长,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乡村城市化。为了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德州今后应控制总人口年平均递增率,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充分发挥全市劳动力资源优势,健全和完善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扩大劳务输出。
(5)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农业生态。大力开展治污保水、改碱固沙、矿区生态恢复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构筑林业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德州在旱涝碱综合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产业化,推进乡村城市化,是德州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环境治理,改善农业生态,发展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以及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是德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參考文献:
[1]刘江.《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8(5):15-16.
[2]贾绍凤.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的稳定性[J].地理研究,1997,16(增刊):10-15.
[3]张任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生态农业[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4):45-47.
[4]张忠发.“十五”农业综合开发战略思考与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0-07-13.
[5]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