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下上市企业舞弊审计的研究

2020-05-19 03:16曹奕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审计

摘 要:随着创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审计已无法满足企业无纸化信息环境下的工作,而区块链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防止审计失败。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对公司治理、联网审计以及审计模式。如丁淑芹、周红萍对区块链在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区块链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提高外部审计效率的途径[1]。

文章将首先阐述现有舞弊审计所存在的不足,进而引申出区块链对改变现有审计模式的作用及可能实现的路径。贡献主要在于:试探性地将区块链与舞弊审计进行结合,丰富相关文献,为如何实现传统舞弊审计模式的改革建言献策。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企业舞弊;审计

一、上市企业舞弊审计的现状

(一)上市企业舞弊存在的风险因素

首先,诸多企业对管理层采取了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措施,将管理层的收入与公司业绩挂钩,因而管理层具有实施舞弊行为的动机。其次,内控缺陷给舞弊行为提供了温床,在内控不完善的环境中,行为人主体将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舞弊行为得以发酵。最后,行为主体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性是阻止舞弊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行为主体缺乏诚信或态度不端正,那么舞弊行为将得以发生。

(二)现有舞弊审计存在的缺陷

首先,审计人员以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及其原始数据为起点,而舞弊往往是企业管理层或员工有意为之的行为。

其次,审计人员大多专业素养不高。而舞弊审计大多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经验总结和主观判断,一旦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和职业敏感度,审计失败的风险将难以控制。

最后,我国审计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事务所为了在行业内获得一席之地,往往采取“低价揽客”或“削价竞争”去争取客户资源,双方存在较强经济依赖关系,因而审计人员可能迫于管理层压力,丧失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

二、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一)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

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数据一端向另一端发送交易请求,然后交易信息会被存入区块中,在进行合法性确认,验证成功则证明区块有效,然后链接到区块链,与区块链中其他节点进行核对,最后记录交易完成。

(二)区块链技术的作用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使信息不再集中于管理层,让审计证据更真实可靠;去信任(No Trusted Setup)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自治性(Autonomy)保证了CPA获取审计证据数据的来源;信息不可篡(Information Tampering)改保证了审计数据的不可篡改,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安全性;开放性(Openness)使CPA可随时获取被审计单位信息;匿名性(Anonymous Transaction)保证了审计过程中CPA的独立性

三、区块链在上市企业舞弊审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区块链运用于了解企业被审计单位环境和评价内部控制

首先,区块链具备信息化资源和共享数据的功能,能够将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写入系统,并构建与被审计单位相连接的渠道,建立信息共享中心

其次,区块链还具有“时间邮戳”的特性,能够记录数據交易的时间。因此,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都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助于审计人员依据时间顺序追查异常的财务数据,从而保证我们审计结果的连续性。

最后,区块链具备防篡改功能,能够让审计人员获取更为真实有效的原始数据,为审计人员实现从单一的、突袭式得的监督向常态化、追踪式的监督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二)区块链技术运用于风险识别程序

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区块链能够让审计人员获得可靠程度较高的交易信息,并据此绘制资金流向表,追踪资金的流向,从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此外,在区块链下,录入和更新数据需要得到全体成员认证,能够显示信息系统内在的关联关系,只要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就可查询相关信息,有助于审计人员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开采和分析。

(三)区块链技术运用于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首先,区块链要求该链条上的每一笔交易数据都被如实录入节点中,分散化储存且会一直保存于区块链中,消除了因中心化保管所产生的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此外,又给予了数据信息的可追溯路径,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掌握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而对其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以得出客观的结论。

其次,区块上的所有交易信息都可以以代码形式进行处理和保存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中,有利于审计人员更高效、更准确地获得所需证据;此外,由于区块链的加密功能,只有通过密匙才能对电子函证进行解码查阅,所以保证了审计证据的获取,且数据安全可靠。

最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能够实现企业双向监管的设想。在共识机制下,企业的各类交易事项和业务开支都共开透明,基层员工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能够及时遏制其实施舞弊行为的可能性[2]。

四、区块链对上市企业舞弊审计的影响

(一)区块链技术所能带来的优势

首先,去中心化能保证基层审计人员也能通过系统实时获取财务数据;节点能够同步生成和更新账本信息,信息一旦生成几乎不能更改,这就保证了交易数据的防篡改性;共识机制将替代层层向上的管理层级,财务数据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内和对外公开,即公开透明。

其次,降低因主观判断而带来的审计风险,区块链可以使审计人员借助更为客观和精准的模型去做出更为精准的分析,而不是仅凭其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提高了其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最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传统审计模式下,CPA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去获取审计证据;而在区块链下,审计人员通过区块链便能获取所需要的全部且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阻碍

时间上,区块链要求链条上的所有交易信息都被记录,数据写入很长时间;储存上,其安全性要依靠大量节点,会产生大量新数据,这使得它对硬件存储容量需求极大,运行成本就变得更加昂贵;安全上,所采用的非对称加密机制也是是最主要的风险来源,网络平台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区块链在企业舞弊审计中的推广。

不可篡改、不可撤销的流程存在限制,尽管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但是其具体运用也存在限制。如各区块的哈希值是由上一块哈希值与本区块计算得出,使得其数据具备不可逆转性的特点。一旦某个节点出现错误,那么录入后的数据难以被更改撤销。

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我国的区块链尚且出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与区块链审计和信息安全等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急需构建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格依据其技术特征和应用特制,从技术、数据、应用安全等角度构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其正常运行。

五、结语

审计作为经济活动的监督者,承担着维护市场规则,稳定经济环境的责任。随着财务共享等现代技术的深入,财务信息数据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审计已经难以满足现行条件下审计的需求,而区块链的出现,给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它在促使“自审计”到来,改变着传统审计的商业模式。审计行业中的引领者对区块链已经有所布局,如德勤的Rubix区块链平台,普华永道的Vulcan数字资产服务等。但是由于我国审计行业不成熟,还需要不断加大对区块链在审计行业的投入研发,区块链技术更快与审计融合。

参考文献:

[1]丁淑芹,周红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探索[J].商业会计,2018(09):20-22.

[2]张月玲,王晓菁.区块链技术环境下联网审计框架探析[J].财会通讯,2019(04):82-86.

作者简介:

曹奕(1998—),女,汉族,湖南娄底,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猜你喜欢
区块链技术审计
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国际结算的探讨
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