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摘 要:本文对GJB5000A三级软件过程改进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概述,并且对软件研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基于GJB5000A三级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进行了全面而又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GJB5000A;三级软件;改进;应用
引言:
GJB5000A三级软件对于信息化装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人们对软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已经逐渐成为了影响信息化装备体系发展建设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由于软件的这一重要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未达到规定的软件研制能力要求的单位不能承担软件研制任务,未经认可的软件测评机构不能承担软件测评任务。这就说明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软件的质量已经逐渐的重视起来,很多国有企业以及一部分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良好的民用企业在全力推行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标准,然而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者是那样因素的影响。
2软件研制特点及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发展,软件研制的特点以及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制阶段时间比较长,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当中,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步骤:首先需要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对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软件的需求,进行软件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当软件实现完成之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软件进行测试;待软件测试通过之后,为了防止软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发生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软件进行维护;对于一个软件配置项目来说,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越长,中间产生的技术状态就会越多越多,从而增加整个过程的技术状态难度。
其次,部门协作多。一个软件项目的研发往往需要多个科室之间密切的协调配合,一旦软件研发过程当中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不是很充分,很容易造成技术状态的混乱,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此外,需求变化多会使得变更控制难度大幅度加大。当前在软件研制的过程当中,软件开发企业对于客户需求在前期往往不是十分明确。在研发前期需要不断地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变更,这样无疑会使得技术状态经常性发生变化,加大软件项目技术状态管理的难度。
最后整个软件研发的时间进度非常的紧。一般来说,软件的研制都是有其特定的周期性的。在软件研发的前期,由于研发人员对于客户的具体需求往往不是十分明确。因此到了软件研制的后期往往会频繁地进行现场的调试工作,这就导致项目软件的技术状态经常处于变更当中。
综合文章上面所描述的内容,不难发现需要一种在研发现场可以实施而且能够实现的,软件研制周期变短技术状态管理方案。来使得上述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否则的话,最终很有可能会导致软件产品技术状态失效。
3基于GJB5000A三级软件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本文基于GJB5000A三级软件过程标准结合软件开发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软件研发过程当中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案,并且从配置库建立阶段、审核控制、极限管理、变更控制等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该种方法。
3.1配置库建立
当软件项目根据客户的需求,在研发的初始阶段。相关负责人员就要根据项目的具体信息申请建立一个配置管理库,该管理库是由专门技术人员全权负责进行创建,并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根据整个软件研发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对工作人员的权限进行设置。在进行配置库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开发库和受控库目录应该保持一致性。因为开发库以及受控库当中所存放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开发库中的内容编制完成之后,会通过申请平移到受控库当中。因此目录的一致性可以方便项目负责人进行相关的审核工作。
其次当项目中的某個工作人员向开发库公共区域提供工作产品的时候,该工作产品应该对项目的质量保证人员开放,从而方便其对产品进行检查。一旦发生错误,及时进行调整。
再次,在整个软件研发项目开展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系列工作产品的版本,根据项目研发的成熟阶段,对各个工作产品进行基线打包,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软件包,等到验收通过后,办理产品库入库手续。
最后,在入库的过程当中,既包括入受控库也包括产品库,需要有专门的评审人员对产品进行评审。若没有问题可直接入库,否则应该有项目的负责人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配,并督促完成,待全部问题解决完毕后,再申请入库。
3.2阶段审核
当整个项目处于生存周期的状态当中的时候。要对整个项目根据相关标准以及规程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应该责令相关单位将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之后,即可完成该阶段的审核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应该独立于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活动。
其次,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对过程的审核可以采用评审或者是验收的方式进行。
最后在审核过程当中发现产品有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项目,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应该对该项目进行标记,并且做成一个文档进行跟踪处理。直到不符合项得到整改为止。
3.3基线管理
所谓的基线指的就是,一些正式通过复审和批准的某个产品。该产品的存在可以作为开发人员进行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工作的基础。在建立基线之前,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基线的相关配置项目都已纳入了受控制库受到相关的控制。并且审批手续都已经办理完毕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基线建立的相关工作。
3.4变更控制
在进行软件变更控制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当某个项目需要进行变更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在相关的报告单中写明变更的具体原因。若是由于客户的需求而导致的变更,则应该有用户签订的技术协调单等证明;若是变更的原因是因为软件在自我测试的过程当中,发现有问题的存在而引起的变更。那么应该在问题单后面附上测评机构提出的一些软件问题报告。并且对已经发现的软件问题有一个详细的说明。
其次,对于一个软件来说,各个项目的受到控制的级别往往不尽相同,因此所需要用到的审批级别也各有区别。根据所变更配置项目的级别,合理地确定审批的力度。审批人员在审批的过程当中,应该重点关注变更是否有必要进行下去,变更是否在实际操作当中具有可行性;一旦进行该项内容的变更,其他项目会受到干扰的程度有多大等等。
最后当变更入库的时候,需要在原版本之上升级再入库。
4结束语
本文基于GJB5000A三级软件过程标准对技术状态管理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并且通过严格规范配置库建立、审核阶段控制、基线管理和变更控制等四个过程来使得软件技术状态正确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魏钜熔.GJB5000A二级软件过程改进的应用与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7):50-51.
[2]周本芳. 基于GJB5000A的软件研发过程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轻工大学,2019.
[3]戴惠容.GJB5000A软件过程改进推广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63-64.
[4]荣国平,张贺,邵栋,王青.软件过程与管理方法综述[J].软件学报,2019,30(01):62-79.
[5]王津津. T公司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精益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