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常行为探究大学生电信诈骗被害预防思考

2020-05-19 03:16王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虎

摘 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处于学校与社会之间,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收到外来因素的感染。大学生为了自身的需要,在校园时便需要与社会进行接触,便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大学生实施诈骗,严重侵害大学生权益。本文通过对诈骗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惯常行为在大学生诈骗预防当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惯常行为;大学生;诈骗被害

一、电信诈骗简要阐述

电信诈骗指的是不法分子利用电信方式,传播虚假信息,使受害人产生误导,对其进行转账的行为。有人也将电信诈骗称之为网络诈骗,但是短信、电话从严格意义上看并非网络行为,因此本文倾向于第一种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绩,使得网络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大学生对新兴事物接触较快,纷纷成为网民。但是在网络中,信息驳杂不全,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些漏洞,传播虚假信息,对大学生实施诈骗。

二、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诈骗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当前诈骗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诈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快递包裹中存在违禁物品,冒充执法人员进行诈骗;伪造转账信息记录,冒充银行人员要求其将钱款转入安全账户;伪造中奖信息,要求其支付领奖的相关费用;冒充大学生的亲戚朋友向其借钱;盗取受害人朋友的网络联系账户要求其转钱;伪造手机消费过度信息,要求其支付赔偿费用;伪装成学生的老师领导,要求其资助科研项目;伪造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信息,恐吓其已经犯罪,需要将钱款转移;以为大学生提供兼职为理由要求其缴纳费用。此外,还有诸多的电信诈骗方式,严重侵害本不富裕的大学生的相关权益。

三、惯常行为在电信诈骗中的体现

为了对电信诈骗进行有效地预防以及制裁,我国众多研究人员提出了诸多的意见以及看法。例如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地完善,加大对于电信诈骗行为的惩罚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地保护,加快技术革新等。但是尽管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电信诈骗行为依旧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电信诈骗行为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所获得的收益较高,诈骗方式多种多样,并且不容易被相关机构查处。因此,从被害人方面加强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大学生的受骗经历来看,其惯常行为导致其受骗几率上涨。

(一)惯常行为之信息行为

一些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接到只响一声的陌生电话号码时,通常会给对方打回去,增加了自身摸受骗几率。当大学生的个人证件丢失,大学生一般不会第一时间进行补办,甚至挂失行为都会严重搁后。一些大学生不注重保护自身的私人信息,将其透露给一些机构。手机电话本当中将每一位人员的关系标注的极为清楚,一旦不法分子窃取了信息,便会对受害人的信息掌握得极为清楚。未对一些来电信息进行必要的骚扰拦截,导致信息充斥于大脑之中,无法挖掘出有效信息。

(二)惯常行为之网购行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地广泛应用,网上购物已逐渐在社会中兴起。大学生的需求多种多样,校园周边商家往往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所有需求,因此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购物的主要方式。网购需要绑定大学生的账户信息,当大学生利用手机在其它方面进行支付时,尝尝被窃取银行卡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一些公用电脑上登录个人账户信息导致信息外流;在多个網站上保存自身的密码;轻易点击不合法链接进行支付;免密手段支付。这些网购行为都会泄露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增加其电信诈骗几率。

(三)惯常行为之兼职行为

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界点,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正式步入社会。为提前掌握一定的社会经验,大学生尝尝在外进行一定的兼职,以希望获取一定的社会经验。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兼职的旗号,诱骗大学生支付所谓的会员费用,一旦大学生支付了费用,那么不法分子轻则将大学生删除,重则获取其账户信息继续诈骗。

四、预防电信诈骗的策略分析

我国法律已经将电信诈骗作为一项单独的罪名在法律中以明文的形式进行表述。当前当诈骗资金达到3000元便可以进行立案。但是当前电信诈骗罪不断出现,涉案金额也一直在攀升,最高可达数亿元,甚至一些知名人物也惨遭电信诈骗的迫害。因此,当前进行行之有效的电信诈骗预防已是刻不容缓。

(一)加强个人信息地保护

电信诈骗的重要一环便是获知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大学生大多数在外求学,离家较远,常常不能及时跟父母进行联系。并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无法有效辨明是非。因此,大学生的当务之急便是加强个人信息地保护。其一,大学生应该在非必要的场合不留个人信息,尽管留也应该留下自己的昵称。当遇到非政府机构时,尽量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大学生所在的学校,应尽全力对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防止其它机构从学生获取到大学生的个人信息。相关的技术机构,应加快自身的技术革新,开发强有力的保障手段,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

(二)加强网购宣传教育

网购为大学生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样为大学生带来了风险。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网购宣传教育,针对网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对大学生的网购行为进行规范,不在公共电脑上登录个人信息,不点击虚假链接。同时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开展有关电信诈骗的相关讲座,聘请专业人士向大学生讲授电信诈骗预防的相关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其受到电信诈骗。

(三)合理选择兼职

大学生为积累社会经验从事兼职,是学校与社会所倡导的。但是应发挥兼职的积极作用,不能让兼职成为不法分子的肆掠之地。大学生应合理选择兼职,一旦发现兼职之前需要缴纳会员费,需要慎重对待,防止个人信息地外流。并且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兼职选择机会,学校应与外界企业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外界企业进行协商,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兼职之地。

五、结语

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毒瘤,对大学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电信诈骗随着互联网地发展而诞生,其成本较低,所获不法收益巨大,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大学生为有效预防电信诈骗,需要改善自身的惯常行为,加强自己信息地保护,正确使用网络,合理选择兼职机会。同时相关机构应承担起自身责任,净化网络环境,提升技术手段,加强宣传教育,采用一切可行手段打击诈骗行为,全力保障大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参考文献:

[1]蔡钰[1]. 外来务工人员网络电信诈骗被害预防对策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东方派出所辖区为例[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4).

[2]林杰伟. 政府主导下的电信诈骗犯罪防控体系研究[D]. 华侨大学.

[3]杨京橙. 中奖型电信诈骗的法经济学分析——以被害人犯罪预防成本为视角[J]. 法制博览(2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