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探究

2020-05-19 03:16马瑞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

马瑞

摘 要: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機网络的实际应用,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必要任务。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加强重视,并通过有效途径及方式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有效应用及计算机网络的更好运行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满足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安全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此过程中,面对信息量的增加以及信息传输方式的转变,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对此,需要强化用户信息安全意识,并提升用户计算机技术水平。

1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中存在的不良因素

1.1网络系统自身漏洞

在计算机网络中,安装中大量的网络软件,存在许多的网站,是用户上网必须要进行的操作对象。实际上,这些上网的软件和网页自身是存在一定安全漏洞,有些软件研发人员考虑不全面,导致系统漏洞,或者是开发人员自己为了获取便利,自己开发了软件的后门程序。存留的这些程序如果被黑客发现,极有可能导致黑客入侵,泄露用户信息。此外,这些安全漏洞也有可能被网络病毒识别,破坏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和计算机系统,造成计算机瘫痪,严重影响了网络信息安全。

1.2操作不当

大部分情况下,操作不当是相对主观的信息泄露和破坏的行为。大部分的计算机网络运行都需要后台管理员来操作,操作过程很容易对数据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比如管理员的操作失误或者信息安全的意识不够,就容易造成网络口令的漏洞。

1.3黑客入侵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黑客入侵提供了便利。通常黑客入侵包括主动入侵和无意识入侵两种,前者是有目的有企图的入侵其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后者通常不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但是这两种入侵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黑客是通过网络服务器、电脑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或则泄露的用户信息等多种信息通道入侵计算机系统,盗取他人的数据资料,会大规模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1]。

1.4病毒攻击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病毒攻击也是信息安全损坏的主流。病毒具有储存性和隐藏性,会自动传染和破坏计算机。一般情况下,病毒会在硬盘、光盘、软盘里潜伏,所以存储数据时要格外小心。

1.5垃圾信息与信息窃取行为

目前,人们的信息泄露问题十分严重,许多垃圾信息会通过邮件和新闻的传递来窃取信息。大部分的企业信息窃取事件主要是商业间谍造成的,他们主要盗窃网络用户的信息。用户通过点击他们发送的垃圾邮件和新闻,感染病毒,造成信息失窃。

1.6计算机网络自身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今,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许多用户不知道如何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以致用户的计算机受到威胁时很容易被侵害。同时,大部分网络管理者专业素养不够,缺乏一定的防护管理知识,操作不当。另外,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施行,很多人钻法律的空子,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隐私安全带来了损失[2]。

2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2.1建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制度

俗话说,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安全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建立安全制度通常需要建立关于信息安全的责任制度,然后再把计算机网络信息按领域进行划分,采用保护数据的方式,来进行整个网络信息的保护。此外,国家监管部门应当增强监管意识,制定一个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并以此来有效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网络安全的保障标准。

2.2应用补丁漏洞程序优化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

补丁漏洞的程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网络系统自身的不足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因为某些客观因素,程序设计员在设计网络系统时难免会存在系统漏洞。对此,有关人员应当加强对应用补丁漏洞程序的研究。据目前市场调查,许多智能软件在应用过程中,会定期进行程序更新,这便是一个系统修复及系统优化的过程。但在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用户针对性的研究,系统反馈机制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补丁漏洞程序的应用发展。因此,在优化补丁漏洞程序时,应当加强对用户反馈机制的研究,并加强对用户信息安全的监管,从而可全面优化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

2.3加强黑客防范机制研究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严格来讲,黑客技术属于计算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人为因素。对此应当加强对黑客法治管理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黑客防范机制。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大数据时代特性完善数字资源应用模型,在信息安全防护上给予针对性的研究。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对黑客技术的研究,在发现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时,应当及时登记造册,并进行分析,从而为黑客防范机制的完善提供可靠性依据。在此基础,研发人员应当加强对软件技术的研究,避免不法人员应用系统漏洞盗取信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3]。

2.4强化用户信息安全意识

用户作为计算机安全技术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主动力。因此,应当强化用户信息安全意识,避免因用户操作不当造成个人、企业乃至于国家信息的泄漏。在此过程中,应当向社会普及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并宣传病毒入侵及遭到黑客攻击时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通过强化用户信息安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道德修养,可从根源上降低计算机网络入侵概率,从而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能。

2.5完善计算机安全配置

若想使得计算机信息安全得到切实保证,必须要保证计算机配置是完善的。国内不少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往往因为价格原因而选择盗版软件,而这些软件的安全性是非常低的,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较大的。因此要求职能部门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出发,依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等来展开软件开发工作,软件投放市场后,还要切实做好更新工作。此外,软件价格一定要控制,确保不会出现过高的情况,劣质、盗版软件一定要严格打压,使其在市场中无法生存。只有正版软件得到普遍应用,用户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才会真正得到保证。

2.6加强对防火墙或安全系统的有效利用

针对各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最基础的防护措施就是设立防火墙或者安装相关的安全软件系统。大部分的防火墙技术能够抵挡一定的病毒入侵,加之拓扑地结构的应用,能够使防火墙有效地隔离病毒。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查杀病毒,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提高数据的有效保存。除此之外,在数据归档时,因为内部信息结构较为稳定,人们应该及时将数据划分到内部信息结构中。平时要多对防火墙进行检查和维修,避免防火墙发生漏洞事件[4]。

结束语

网络发展为信息传递高效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计算机及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下优化了信息的处理方式。但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递很大程度地增加了信息泄露风险。为此,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优化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邢涛.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40.

[2]刘薇.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62.

[3]卢珂.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33,83.

[4]刘薇.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62.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其防护体系设计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