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
摘 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符合建设工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将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在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建设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监督管理;管理对策
一、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1.1材料的质量监督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跟建筑业有关的原材料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采购原材料的支出增加。再加上,存在施工单位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谎报、虚报材料的价格,使用价格低质量差的材料进行施工,这就可能会导致完工的建筑在质量上存在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
1.2进行质量监督注册
进行注册是必要的。只有将施工企业的基本信息提交给质量监督站,通过审核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提交的内容包括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如若发现问题要让施工企业进行限期整改,达到标准后方可动工。
1.3建筑图纸的监督
在施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临时变更图纸的情况。根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及时添加或减少施工所需材料跟设备,这就使得原先的造价跟最终造价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图纸的监督。设计人员对临时修改的内容在图纸上进行标注,使得监督人员可以对图纸进行监督,以防信息出现较大的纰漏,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4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
施工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的使用。施工过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建筑的建设质量以及建设安全。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
二、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2.1权责转移
其中权责转移所造成监督机构责任职能不明是指:由于质监站受行政部门委托而行使监督职权,依据我国行政法律,授权行政组织可以以自身名义行使职权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而受行政委托的组织只能以委托组织的名义行使职权,并由委托组织承担法律责任,但在实际中却是质监站除了行政处罚以外的所有工作均以自身名义行使职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这个质量监督过程中就发生了明显的权责转移,不符合行政法规。
2.2法律程序不适
所有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内容,但对于建筑来说此举似乎颇为困难。例如建设工程中的建设用地问题,依照程序,应当在配有建设用地后才能启动建设项目,这可能对于点状的建设工程来说具备可实现性,对于多以线状布局建设工程来说就难以实现,因为线状布局所跨地域广致使多层次多方面利益冲突剧烈。由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然及其他因素影响,致使部分建设工程不得不建设用地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甚至有些工程可能在竣工并投入使用后仍未解决建设用地,造成违法建设行为。而现有法律暂未规范建设工程建设用地与项目建设顺序问题及建设用地审批时间流程管理。
2.3碍于政府权力
由于建设工程的建设方部分为当地的政府部门或招商引资企业,可能存在建設方级别明显高于质监站,或者当地政府部门与行政其他职能部门也有关联。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质监站一般限于下达口头整改、限期整改,且考虑项目进度要求,不轻易下达局部或全面停工。与此同时,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出现质量问题时对其处罚力度较少较弱,造成权威性、震慑性不足。
2.4检测行为不规范
在建设工程取样检测中,可能存在未能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造成个别检测人员利用漏洞弄虚作假,无法确保检测条件及结果的公正性。由于这些不规范行为使得检测抽检,可能无法正确反应过程质量状况,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质监站接受了检测机构不规范的检测报告,则有可能令质监站蒙受质量监督风险。
三、如何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管理
3.1加强管理力度
在现场管理上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现场转转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施工段的重要部位,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于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常提醒,并要求施工队要经常交底;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并对质量问题做实质性处理,而不是找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技术上的纠纷,对于有特殊工艺要求或重要部位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一天24小时的跟班旁监,还要亲自取样验证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2加强协调配合,合力促进项目资料管理工作
工程资料管理中的竣工资料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条线的综合工作,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系统工作,竣工资料的完整准确,是项目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过程的真实记录。在施工过程中,提高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度,重视资料管理工作,各单位全力协作,把好竣工验收关,发挥工程资料的重要作用。在施工各阶段特别是竣工验收时期,各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资料审查验收工作,重点审查竣工图纸及文件资料,审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否真实合理,审查签证变更是否规范合理且落实,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整改。
3.3质量管理形式的创新和优化
质量监督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优化。与此同时,尽可能打破传统巡视监督方式的弊端和单一性,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进行结合之后,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安全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监督管理效率,为建设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增长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各种风险问题,而且还可以针对质量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评估和判断,这样可以保证对应风险管理措施在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常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包括借助网络平台、或者是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序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等。无论是任何一种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过去的单一化方式相比,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点。
3.4建立完整地质量监督规章制度
现阶段,对质量监督准则的制定以及落实程度还不够,导致质量监督出现问题。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项目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准则进行监督。督促施工单位相应的应急预案,在遇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形成完备的监督管理系统,这样既可以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也为工作人员在监督过程中有章可循,还可以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节约时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建设工程施工水平,质量监督站的相关人员就需不断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解决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带来的安全隐患,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利用先进的监督体系进行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以此推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燕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创建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70.
[2]刘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08.
[3]段永松.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发展[J].低碳世界,2018(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