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梗塞血管介入治疗后远端血管再闭塞超选动脉溶栓的临床效果

2020-05-19 14:59霍亚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塞

霍亚军

【摘 要】目的:通过对脑梗塞血管介入治疗方式进行应用,随后采用远端血管再闭塞动脉溶栓方式进行效果研究。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梗塞患者,通过MRI、CT检查予以确诊。对于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观察组采用远端血管再闭塞动脉溶栓方式。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CSS评分进行对比,和对照组患者评分均有一定差异。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相关指标,观察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再闭塞动脉溶栓治疗,其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脑梗塞;静脉溶栓;远端血管再闭塞动脉溶栓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脑梗塞大部分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下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降低,甚至中断,从而引起局部脑组织血供不足、缺氧的症状[1]。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造成缺血区组织部分神经细胞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脑梗塞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水平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机械取栓作为当前进行急性脑梗塞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通过采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进行联合应用,对其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满足我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颁布的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同时通过MRI、CT检查予以确诊。包括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均在36-77岁之间,平均年龄(57.48±6.94)岁。随后进行脑梗塞患者的分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观察组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手术方式。

1.2 方法

1.2.1 手术过程

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在患者入院后进行静脉溶栓的给予,其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剂量为0.9mg/kg,随后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进行患者的静脉给予。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进行静脉通道的开通,随后进行甘露醇的应用,剂量为250ml,随后进行地塞米松的静脉推注,剂量为10mg。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的同时,在全脑血管造影进行周围血管关系的确定。在透视下将多孔微导管和微导丝进行治疗部位的介入。通过进行生理盐水和尿激酶的混合持续泵入,并在5h内进行脑血管造影。如果未能在有效再通闭塞血管的情况下,并定时进行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随后在凝血功能超过1.5倍以上进行尿激酶泵入的停止,并随后停止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按照我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颁布的《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简称CSS)[3],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7、15天予以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疗效评判。

(2)对患者血脂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CSS评分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前评分为22.98±9.68,治疗第一天CSS评分为20.61±8.89,治疗第七天评分为18.83±7.47,治疗第15天评分为16.81±7.59。通过进行对比,和对照组患者评分均有一定差异。

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相关指标,其中对于观察组中TC血脂相关指标为5.78±0.74mmol/L,TG血脂相关指标为3.40±0.28mmol/L,HDL-C血脂相关指标为2.13±0.23mmol/L,LDL-C血脂相关指标为2.67±0.41mmol/L。对于对照组中,其中TC血脂相关指标为5.34±0.39mmol/L,TG血脂相关指标为2.74±0.36mmol/L,HDL-C血脂相关指标为2.36±0.18mmol/L,LDL-C血脂相关指标为2.39±0.25mmol/L。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即为进行血管再通,随后在血流重新灌注下到缺血性脑组织中,以此来挽救血半暗带,随后进行预后改善。对于患者来说如果越早进行溶栓治疗,其血管疏通率则越高。在超选择动脉溶栓时则能够直达患者病灶部位,从而有效进行患者侧支情況的了解。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其临床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2]、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等,在临床上应做好相关规范化护理。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此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间,科学化的康复锻炼以及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目前来说通过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的应用,其整体效果较为优良。在支架置入后能够将微导管进行血栓的置入,在进行药物接触性溶栓的直接使用时能够有效提升血管再通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CSS评分进行对比,和对照组患者评分均有一定差异。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相关指标,观察组效果较优(P<0.05)。综上所述,对于脑梗塞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再闭塞动脉溶栓治疗,其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王洪生.脑梗塞血管介入治疗后远端再闭塞超选动脉溶栓治疗效果评价[A].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

王洪生.脑梗塞血管介入治疗后远端再闭塞超选动脉溶栓治疗效果评价[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李东东.动脉溶栓37例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静脉溶栓脑梗塞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初步观察及分析
分析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关于脑梗塞患者护理浅析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