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2020-05-19 14:59罗鸿丁缛杨春琼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罗鸿 丁缛 杨春琼

【摘 要】目的:就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个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高血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现阶段,中老年人群非常常见的一类病症就是高血压,这一疾病具有非常复杂的发病原理,通常个人生活习惯、饮食方式或遗传因素等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如今临床尚未有彻底根治之法,所以疾病治疗主要为控制。但大部分患者因为不了解自身疾病,且常治疗中经常出现用药中断的情况,所以大大影响了疗效。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展开了探究,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精神系统重大疾病患者、理解与表达能力较弱患者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列,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71.2 3.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1 0.3)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70.5 3.1)岁,病程1.5-9年,平均病程(5.5 0.6)年。对比组间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主要涉及药物、日常生活等方面,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生活习惯护理。通常,个人生活习惯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控制,对其不合理的饮食方法予以及时纠正,并叮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尽量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若患者有抽烟、酗酒的情况就需加大监督控制力度,并对其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加强血压检查,认真记录。

1.2.2 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控制意义重大。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诸如心理因素会加重患者病情,针对这些情况,就需针对老年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将患者对这方面的认识提高,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1]。若患者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护理人员需经常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免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病情加重。

1.2.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优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护理人员将老年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理解能力结合起来,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对其展开健康教育,将高血压疾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告知患者,部分老年人记忆力较差,护理人员需多次为其耐心讲解,促进其认识提高,以保障后期的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1.2.4 用药护理。现阶段,因为老年人记性较差,所以少用、多用或者重复的现象经常出现在日常用药中,所以护理人员需对日常用药引起高度重视,与家属一起进行监督。若患者视力不好,应将不同药物的用法及用量用大字标注清楚,于患者病床头张贴,以提示患者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评定标准:若收缩压下降超过10mmHg则为有效;收缩压下降水平低于10mmHg则视为无效;舒张压评定标准:若下降超过20mmHg则视为有效;下降低于90mmHg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17.0这一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信息予以处理分析,统计结果采用()、%进行表示,检验时运用 ;如果所得数据P<0.05,这便证实了数据之间统计意义较大。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个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致使高血压的发生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严重损伤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治疗高血压主要就是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的危险性,所以就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2]。老年人占到高血压患者的大部分,其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之老年人缺乏较强的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同时心理极易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转变的现代社会医学模式,相应的也改变了临床护理模,开始更多的关注的患者全过程的护理干预。而作为一项更完善且更全面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以以人为本为护理核心,可从患者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让护理工作可以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个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由此可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杨雪松.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26-227.

王莎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4):222.

猜你喜欢
老年高血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氨氯地平与松龄血脉康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