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春莹 田耀
【摘要】电影《绿皮书》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小接受白人教育的黑人钢琴家唐·谢利与意大利裔白人司机兼保镖托尼·利普去南方进行音乐巡演。谢利的自我认知与当时社会对他的定义产生极大冲突,导致他身份认知的混乱。但最终谢利与自己和解,并收获友谊。本文基于霍米·巴巴的“混杂性”和“第三空间”理论,分析主人公唐·谢利的身份认同历程,以此来探究在特殊背景下,具有白人身份的黑人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情况,同时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霍米·巴巴的理论。
【关键词】身份认同;第三空间;混杂性;霍米·巴巴
1. 电影简介和社会背景
《绿皮书》故事发生在1962年纽约,意大利裔美国人托尼·利普被聘用为优秀的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私人司机兼保镖。谢利将深入美国南部,举办巡回演奏。二人带着绿皮书展开了一段奇妙旅程。经过种种事件后,二人慢慢相互理解、包容,最终成为跨越种族、阶级的挚友。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部,部分人种族隔离和歧视非常严重。“绿皮书”全称是黑人旅客的安全出行指南,书中汇编了当时可接待黑人旅客的餐馆、旅馆、酒店和度假地。“绿皮书”的出现指向了当时虽然黑人奴隶制被废除,但并没有改变人们“黑人低下、劣等”的思想,黑人在众多场所都被隔离在白人之外。电影中的许多情节也切实反映当时黑人的不平等遭遇。电影中谢利的自我身份认知和当时社会对他的定义产生强烈冲突,形成这部电影的看点,也让我们深思身份认同的混杂性。霍米·巴巴的“混杂性”和“第三空间”理论正适用于分析这部电影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情况。
2. “混杂性”和“第三空间”理论
巴巴的混杂性理论是以巴赫金的杂交和“复调”理论为依据。他将“混杂性”理论引入文化研究领域。混杂性理论主张用微妙的方式,发掘双方的矛盾,通过瓦解双方的对立关系,来达到消解文化权威的目的。巴巴认为,文化双方都经历一种认同立场的分裂,这种分裂出现于它们互相的想象认同。他强调了双方互相依存、互相建立起对方的主体性关系。
就文化身份而言,不同的文化相遇然后碰撞,在交流中产生文化混杂;巴巴更多強调的是混杂化的过程。他认为不同文化间相互融合,并在跨疆界文化的能量释放过程中,产生许多新生的意义。
巴巴在发展混杂性理论的同时,开辟出一块可协商的空间。这一空间里的发生是暧昧歧义的。这种协商不是同化或合谋,而是有助于拒绝社会对抗的二元对立,产生一种表述的“间隙”能动性。这里所说的“间隙”就是“第三空间”。巴巴在探究跨疆界文化交融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的文化身份时,认为最能显现身份因素的地方就是相交的“间隙”。这个区域是动态变化的,卷入其中的文化、信仰无法守住原有的地位,彼此交缠、进入,让原本清晰的自我逐渐混杂。“第三空间”是一个混杂的地带,它见证了文化新意义的产生。文化改变也许就出现在这一空间里:个人或群体的自我认知或许在这一空间里被重新建构。第三空间是一种描述阈限性空间的说法,是一个“既非彼又非此”的某物。
霍米·巴巴的“混杂性”和“第三空间”理论可以用在多方面问题的讨论分析上,如性别、身份、文化等。在下一节我们将会运用巴巴的这两种理论以及“身份认同”的概念来分析电影《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身份认同的历程。
3. 唐·谢利的文化身份认同
巴巴认为“身份是一种主体间的、表演性的行动,它拒绝公众与私人、心理和社会的分界。它并非是给予意识的一种‘自我,而是自我通过象征性他者之领域 --- 语言、社会制度、无意识 ---‘进入意识的”。Weeks J认为,“认同”涉及个体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存在感,它包含你和他者的复杂牵连。Deaux 认为,身份认同是自我概念中归属哪个群体的一种认知。邹英认为,身份认同是个人在情感和价值意义上视自己隶属某个群体的认知,这种认知主要通过自我心理认同来完成。
3.1 唐·谢利的白人文化身份认知
电影中唐·谢利是名黑人钢琴家,但他接受的是白人的教育,因此在他身上体现了白人的文化特质,他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而更倾向于白人的主流文化,。谢利是第一个被安排到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的黑人学生,他学习古典音乐,拥有心理学、音乐学和礼拜仪式艺术三重博士学位。谢利会三种语言,他动作举止优雅,结识有学识涵养的白人群体。在谢利的自我身份认知中,他不会因为肤色而受到歧视,在他南下巡演之前,他的身份认同来源于所受的教育、身边的环境和他的职业。这也体现出他与那个年代中其他黑人的差异和他的特殊性----一位拥有白人身份的黑人。
3.2 唐·谢利的黑人身份的被定义
在台上,谢利受到欢迎、尊敬,但在台下,他却因肤色而被定义。酒吧里,谢利差点被几个白人带走做苦工;邀请他的主人却让他去外面搭的木棚子里如厕;谢利和托尼仅因为在日落后还出现在街道上被逮捕。种种迹象表明,谢利在南方仅因为肤色遭受歧视,人们无视他的职业、性格和受教育程度。这种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实际上是白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共同性与黑人的差异性对比的认识,这种认识是肤浅、无理的。20世纪60年代南方的白人认为,黑人是不属于他们的群体,是“他者”,这是一种差异性的认识。而对于谢利来说,仅因为肤色他就被认定为“他者”,是忽略了他自身的独特性,这与他的认知是冲突、矛盾的。
3.3 唐·谢利黑白身份的杂糅及自身的和解
谢利因肤色被白人主流社会边缘化,也无法回到自己的民族中去,他只能孤独的生存于中心地带。车在路上抛锚,托尼下车修理,谢利身穿西装依靠着车门,道路对面是黑人们在地里劳动,谢利在辛苦劳作的黑人们眼中是一个不属于他们群体的异类;谢利也在雨中对托尼表达了他的痛苦:他孤独一人住在城堡里,白人付费让他演奏,但走下舞台,他就立马变成了一个黑人。他独自忍受轻视,不被自己人接受。谢利的这段话,表明他身份的尴尬,失去身份的定位让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中。
巴巴说,身份的“选择”及其心理和意识形态的表述是一个你争我夺的、痛苦的斗争,身份是通过差异的、不对等的认同结构形成的。此时的谢利是拥有着“双重身份”,他困扰于这两种身份的冲突、协商中,他自己需要对自身身份重新定位,从而找到平衡。白人主流文化,在遇到谢利黑人身份时被瓦解。居于这样一个“文化之间”的世界中,谢利只能于矛盾冲突中创造、协商着自己的身份认同。巴巴尤其强调,在这一有限空间内文化上的差异产生了某种连接、结合,产生了对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想象性“建构”的结果。电影中谢利逐渐改变,重建一种全新的身份。谢利和托尼去了黑人酒吧,谢利演奏起爵士音乐,黑人们齐齐喝彩,跳起舞来,谢利也发出了源自内心的笑容;电影最后,谢利回转到托尼家,与他们共度圣诞。第三空间的干预破坏了我们对“始源”的信念,谢利最后与自己和解,到达一个新的身份认同的平衡点。混杂和多种成分交融一体为这个不稳定的世界提供了新的意义,和可赖以生存的平台。
4. 结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多元文化世界“身份认同”的问题被持续关注着。一方面人们接受社会的文化观念,一方面又会不自觉的倾向自身民族的文化,长时间的混合下,就会对自身身份產生怀疑,尤其是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被排斥在从小接受的文化之外的人,他们只能孤独的存在于中间地带。巴巴的理论告诉我们,这些人会在混杂、纠缠的文化中开辟出一个“疆界”,于矛盾和冲突中找寻平衡。这种平衡是暂时的,因为如巴巴所说,这是一动态、变化的空间,它处于不断流动的调解和构建中。电影结尾中的谢利,他开始了解和接受黑人文化,作为已处于第三空间的人来说,这一不断变化的空间可能会促使他继续深入了解黑人文化,这也就间接地瓦解了主流文化“权威”的地位。霍米·巴巴的理论正是消解了霸权文化,倡导多元文化,在混杂中找到能动性,发现新的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媛媛:《霍米·巴巴后殖民混杂性理论评析》,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David Huddart, Homi K. Bhabh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7.
[4]Homi K. Bhabha, “Cultures In Between,” Artforum International, Vol.3, No.1, 1993, pp.212.
[5]查日新:《空间转向、文化协商与身份重构——霍米·巴巴后殖民文化批评思想述评》,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3期,第74-80页。
[6]李琳,生安锋:《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观》,载《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12期,第48-51页。
[7]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载《心理研究》,2012年第5卷第1期,第21-27页。
[8]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载《外国文学》, 2002年第6期,第48-55页。
作者简介:靳春莹,天津外国语大学美国社会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田耀,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美国社会与文化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