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2020-05-19 14:59张云峰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疝环疝囊修补术

张云峰

【摘 要】目的:对比传统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62例腹股沟疝患者电脑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研究组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3.23%,与对照组对比更低,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修补术对比,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指标更优,术后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优。

【關键词】传统疝修补术;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中图分类号】R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疝气是脏器或组织进入另一部位导致的肿块现象,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多数由用力过度、腹部肥胖、妊娠等因素引起腹内压升高,从而产生病变,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危及生命[1]。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但传统疝修补术术后疼痛强烈,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伤口愈合速度慢,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创伤性相对较小。本文旨在对比两种手术的效果,特将6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手术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62例腹股沟疝患者电脑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男患18例,女患13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47.0±4.5)岁,直疝10例,斜疝21例;对照组男患19例,女患1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47.1±4.2)岁,直疝12例,斜疝1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排除高危感染者、心肺功能障碍者、具有腹腔镜手术史的患者及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实施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韧带与耻骨外侧结节交汇处做切口,定位疝囊,自颈部横向切断大斜疝囊,游离近端后结扎,游离小斜疝囊至颈部后结扎,翻至直疝至腹腔后予疝环缝合,缝合肌腱、腹股沟韧带,消毒、包扎,切口压迫盐袋。

研究组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于腹沟韧带中心上方连接耻骨结节处做切口,逐层解剖肌肉组织,高位游离疝囊,若疝囊较大,可于疝囊中部横断,缝合近端,直疝直接置入疝三角区,斜疝直接置入内环口,疝囊侧翻至腹腔内,填充网塞充填物,外瓣预留,与周围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止血后置入成型网片,与腹股沟韧带、肌腱缝合,止血后缝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发生概率,感染、尿潴留、局部异物感、伤口血肿硬结。

1.4 数据统计分析

软件Spss21.0,手术指标采取统计学中t检验,并发症发生概率采取统计学中χ?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3.23%,与对照组(19.35%)对比更低,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发生后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可能发生嵌顿和绞窄,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方法封堵异常通道、修补疝环口为主,传统疝修补术联合腱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处,张力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伤口愈合速度较慢。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将移位组织复位,再以补片修补缺口,减少腹部压力,可有效弥补传统术式的不足[2]。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3.23%,与对照组对比更低,有统计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首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腹股沟解剖结构为基础,利用人工材料修复,基于生理、生物力学的角度展开治疗,注重修复功能,更为契合人体生理学,因此能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3]。其次,该术式解剖分离操作较小,可有效减轻对正常生理组织层次的破坏,减少对腹股沟韧带的损伤,保证手术安全[4]。再次,填充的网塞能有效分散腹内高压,减少腹股沟管内压力,修复材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5]。综上所述表明,与传统疝修补术对比,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指标更优,术后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崔明勋,CUIMingxun.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62-63.

张文俊.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57-58.

刘磊,谢旭波.传统疝修补术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9):2263-2265.

夷泽君,朱伟为,李建军,等.疝环充填式 平片式与传统式疝修补术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487-1491.

杨敬实.基层医院研究原位疝补片修补术和传统手术疝修补术疗效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67-68.

猜你喜欢
疝环疝囊修补术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疝环充填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体会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