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兵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文体有童话、故事、诗歌等等。文体不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就不同。本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文体,浅析小组合作探究策略,以供参考。
针对诗歌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想象,在有感情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验用词精妙,从中有效培养语感。比如《秋天》这一课,其小组合作内容安排如下。
(多媒体呈现:我画的段落是_______,我喜欢的理由是______)
1.各小组成员尝试采用句式,进行轮流发言。
2.教师提醒学生,在别人发言时认真听,并且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关键词语。
3.各小组成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融入感情进行诵读。然后其他成员提建议,调整后接着再诵读。
这一小组合作,是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文本理解,而且还能进行思想交流,实现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朗读水平。
针对故事类文本,不只是让学生理解内容,更重要的是发挥教材的示例作用,让学生从中借鉴学会叙事。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其小组合作内容可以安排如下。
1.小组成员之间说说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请用“因为……所以……”关联词语进行表达。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励志学画的句子画出来,在小组里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轮流发言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较好的学生代表小组,谈谈学习这个故事后的想法。
4.小组讨论,找出文本表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词语,比如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然后结合自己想象,轮流讲述故事。
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即“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开始怎样,经过怎样,结果怎样”。教师围绕“励志”引导学生讲过程,说感受,不仅能推促课堂目标顺利达到,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助力言语表达水平提升。
写人类文本不仅要了解文本内容,还要透过具体描写品析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因而在小组合作中,其策略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语句进行探究,以便能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比如《黄河的主人》这一课,教师可以围绕“艄公为什么是黃河的主人”为主题,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
1.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描写黄河、筏子、乘客等方面的句子。
2.分小组研讨相关内容,说说黄河、筏子与乘客的特征。
3.课文题目是“黄河的主人”,即艄公,那么课文为什么要描写黄河、筏子与乘客?其目的是什么?
4.用笔画出描写艄公的句子,读一读,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围绕关键词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诵读、讨论等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主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推促学生与教材、作者乃至编者进行深度对话,而且还能让学生感知作者用词精妙,感知侧面描写秘密,从中获取更多发现,得到更多收获。
写景散文,无论是文本结构,用词炼字,还是写景顺序与写作技巧,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主动搭建平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梳理,把握文本表达情感。比如《泉城》这一课,教师可以结合表格形式,从扶到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多媒体呈现表格)
1.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梳理,完成表格中泉名、地点、特征、精练动词等。
2.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泉,结合表格,进行描述。
3.成员之间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尽可能融入自己的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针对《泉城》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出关键词,完成表格;接着进行交流、研讨、诵读。这样一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二是感知用词的精妙,为下一步迁移运用创造条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帮助解决重点难点。
不少课文采用童话方式讲述科学知识。针对这一类课文,科普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从中了解说明方式,把握文本主题。比如《云雀的心愿》这一课中,其小组合作内容如下。
1.小组中两人合作分角色朗读,其余人认真听。
2.小组交流,小云雀与它妈妈说话的语气、表情、动作、心理等等。
3.小组成员轮流做小云雀,说说自己对沙漠的认识,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仅可以从中获取相关科学知识,把握文本情感,习得表达方式,而且还能学会学习。
作者简介:安徽省天长市第一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