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蓉
良好的课程思维是科学构建课程,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载体,但课程思维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
2011年,我任渔洋关镇才芳小学校长。这所学校规模不大,但培养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经常有名人来学校拜访。为了发挥这笔宝贵资源的价值,我和同事尝试开展了以“感恩·励志”教育为主线的乡土德育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及周边的资源,聘请学校周围的名人,比如抗日老红军刘斌、乡土作家王永红等,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周为学孩子们上课;主动联系与学校仅一路之隔的湖北省茶博馆,将其作为校外德育基地,供孩子们参观学习;积极与三房坪村委会联系,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每周带孩子们去做义工。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了。
一学年下来,他们变得自信、乐观、开朗,也能吃苦耐劳了。我们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途径,把租出去的十多畝茶园收回学校管理。每年春季,我们带着孩子上山采茶,然后把茶叶送到茶博馆加工,将成品分发到班级,让孩子们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一系列举措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很多人开始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宏观地思考问题。一次会议上,有位老师提议:现在的乡土德育越做越好,是否可以建一个乡土德育资源库,把即将消失的农具及乡土用品收藏起来,作为学校德育教育资源。大家都认为这个建议好,于是,我们号召家长、师生等为学校募捐。短短半个月,学校就收罗了大量的农耕及生活用品。东西收上来后,我抓住省财政厅驻村帮扶的机会,为学校争取到20万元资金,建成了乡土德育资源库,并和同事尝试开发校本教材。就这样,我的课程意识开始萌芽。
2015年,我调入渔洋关镇小学任校长。这是一所中心小学,有1500多名学生,是大家公认的好学校,但学校没有标识性名片。换句话说,就是学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希望从课程入手解决这个问题,但找不到好的切入点。适逢学校百年校庆,在排练节目时,我们挖掘到学校一段鲜为人知的光辉历史:1943年,时任校长吴峙东带领师生抢运弹药,为抗战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当时国共两党的嘉奖。为了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发扬光大,我们将其编排成校史剧《烽火渔洋》。校庆当天,演出一炮走红。后来,这部校史剧应邀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艺术节展演,获得金奖,又应邀到延安演出。学校师生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多次被《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
我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挖掘红色文化,构建红色课程体系,打造红色育人品牌。方向明晰后,一方面,学校成立了红色校园文化小组、红色校本课程小组、红色教育评价体系小组等,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开发课程;另一方面,我们与省财政厅扶贫工作队联系,争取到近200万元资金,解决了课程建设所需资金问题。
经过3年努力,课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红色渔小》校本教材发放到每个孩子手中;红色纪念馆正式开馆,馆内收集了大量抗战物品,并将吴峙东校长的塑像陈列于馆内,供孩子们瞻仰,该馆目前成为五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型红色舞台剧《红色记忆》震撼上演,获得全国十多家媒体的报道。学校因此而成为湖北省文化百强学校。
课程建设让我的办学方向越来越清晰,让师生在课程浸润中健康成长,让我所带领的学校越来越有内涵。
(作者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