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拓展审美体验

2020-05-19 15:04胡慧文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师园埃斯特园林建筑

胡慧文

《苏州园林》是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又可以丰富学生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使其受到生动的审美教育。

一、细读文本,积累审美经验

为让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教师应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并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获得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积累审美经验。

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你们觉得苏州园林每一个方面的特征所展现的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是怎样体会这种不同的?)听录音。学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指出,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展现的是自然之趣的布局美,是美术画而不是图案画;有的学生指出,假山池沼的配合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体现的是境界美;有的学生发现,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错落有致,取法自然;还有的学生发现,远景和近景的层次分明,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体现的是移步换景的特色,达到了层次多、景致深的目的,拉长了游园者的审美享受。

当学生谈到门窗和栏杆的色彩也颇有讲究,漆广漆,屋瓦檐漏一律灰色,既与草木的绿色相协调,又能在花开时节衬托花的明艳时,笔者立即问他们:“这恰恰与中国文人的哪一特征相契合呢?”有学生的说“质朴素雅”,有的说“内敛、不张扬”,也有的说“安静闲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既欣赏了苏州园林所表现的美感的民族特点,又增强了文化自信。

二、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想象

图画是作者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笔者搜集苏州园林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图画,制成视频,从游览者的角度以动态的形式播放出来。伴随着轻音乐,画面一幅一幅呈现在学生面前。唯美的画面,让学生心驰神往。笔者顺势点拨:文中10次提到“图画”,请大家分别找出来,联系刚才看的画面,在头脑中想象出这些画面,然后给苏州园林下一个概念性的定义:苏州园林应该是一幅怎样的画?“自然的画”“立体的画”“细腻雅致和谐的画”“素雅恬静的画”……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苏州园林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图画,是一幅颇具中国审美特色的图画。

三、比较阅读,拓宽审美视野

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苏州园林所体现的民族美感特点,提高审美判断力,笔者让学生比较苏州的网师园和意大利埃斯特庄园。学生发现,首先是建筑物不同,网师园园内建有大量亭阁、走廊和琴室,而同是世界最迷人的园林之一的意大利埃斯特庄园是欧洲园林代表,其最吸引人的景观莫过于喷泉,园内林荫大道两边建有数百个喷泉,其中还包括数百个兽首、百合花和小船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体现的是中国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次,风格上,网师园自然,既有小家碧玉的含蓄美,又有大家风范,突出的是山水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造园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的优美意境,园中凿池,四周小桥、人家、山石、花木倒映在如镜的池中。这种借景的手法,化实为虚,化虚为实,丰富了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而意大利埃斯特庄园突出规则和自然,大多方正,更多的是几何图案,修剪过的花坛,以及喷泉水池、露天雕塑等,体现的都是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

四、立足实际,落实审美实践

为增强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笔者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家庭装修风格,并游园赏景。

笔者带领学生到班上一名同学家中参观。他家的简中式装修风格让其他学生不禁赞叹:好有格调!这名学生解说:“因为进门客厅和餐厅连在一起,很大很空,于是我建议在客厅和餐厅做了一个简易的隔断。这样既减少了空间面积大带来的空旷感,又增加了层次感和跳跃性。”这个隔断用的是镜子加中国风的雕刻镂空花,把客厅的电视背景墙映照出来,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收到了一定艺术效果。

笔者还带领学生游览了家乡的西山秀园。在一片竹林中间,依着陡峭山势建了一个长廊,曲曲折折的长廊两边无所依傍。师生游走其中,几经转折,目不暇接,大大增加了神秘感。这种分景的艺术手法,让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意境,让观赏者感到美不胜收。园中还凿了两个大小不一的水池,池岸边点缀着楼阁,安排有灵巧的小桥,布置了假山湖石,栽种着零星花木。这些景物全都倒映在水中,无论游览者俯视水面,还是仰观四周,都能看到一幅极美的江南水鄉图。学生都说这是仿照苏州园林的以水为镜的“借景之法”,体现出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别有意趣的特征。

(作者单位:鄂州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网师园埃斯特园林建筑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网师园的岛屿、深山与幽径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最好的奖牌
园林建筑装饰的具体运用及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