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生 白露
语文教师都希望学生文笔优美,能写出有文采的作文,但现实写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习作往往词汇贫乏、语言干瘪。下面,笔者仅从锤炼语言、变换句式和巧妙引用三方面谈谈如何增强习作的文采。
一、锤炼词语,让表达恰到好处
“有文采”表现在多个方面,一般地,师生把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当成“有文采”的表现,但“准确、有表现力”却往往被师生忽视。在写作中,要做到“准确、有表现力”,就不能不精心锤炼词语。所谓锤炼词语,就是要让语言表达切人、切事、切情,即根据语境条件正确选取最准确的词语。
在古诗词教学中,笔者在讲完“炼字”后导入写作教学:“宋祁《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被后人誉为‘著一闹字,境界全开,这个‘闹是怎么让全诗‘境界全开的呢?”因为刚学过古诗炼字,学生很快答出“这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纷繁,还暗示了蜂蝶飞舞,将生机勃勃的春天写得生动活泼了,让静态的红杏显出动态的美”。笔者因势利导:“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像诗人那样精心锤炼词语,写作中的‘有文采往往就体现在词语的准确性上和有表现力上。词语选用得当,词语就有了灵气,就能增加语言的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增加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接着,笔者出示了一个句子“火势很大”,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借助想象把这句话写得生动形象,10分钟后,有学生交上写作片段,其中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风来,火越发兴奋了,它在寻找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一旦挨近可燃物,它就直扑过去;遇到阻燃物,它会毫不犹豫地后撤。通红的火舌舔着它所遇到的所有东西,吞噬着它能接触到的任何动植物,它只是不停地向前冲,向四周蔓延。
片段中的“兴奋”“寻找”“挨近”“扑”“撤”“舔”“ 吞噬”“冲”“实施”等词语用得非常准确,有表现力,真切地写出了大火肆虐的情景,给人形象生动的感受。
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古诗词教学时强调的炼字方法,要求学生精心锤炼词语。下面是学生李静写的作文《庄稼人的智慧》中的片段。
①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待到阴雨天,躲的、藏的小虫子都会溜出来。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远远的一处荒田里去。
②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讲求佛性,相信生死来去自然,打扰不得。奶奶年纪大了,却不忌惮生死。“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耕作了一辈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③小孩自然没有这般境界。从桑叶腋间坠出的桑树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变得晶莹透亮,乌紫乌紫的,像黑玉。桑叶伸伸展展,桑葚悠闲地在桑叶底下荫着凉,偷着乐。
习作精心锤炼了语言,第①段的动词“躲”“藏”“溜出来”等,生动地描摹了六月份草莓地里的野趣。第③段巧妙使用色彩鲜亮的叠词“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乌紫乌紫”等,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二、句式变换,让语言韵味十足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出来,就会有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在写作教学课堂上,笔者出示了一名学生习作《黑龙潭游记》的片段:“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让我在宣纸上笔走龙蛇。”然后让全班学生对这个片段“把脉问诊”,经过小组讨论,各小组一致认为:这个片段描写的对象是潭水,所用句式都是普通的长句,没有任何韵味,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用什么方法让这个片段“有文采”呢?笔者把这个问題抛给了学生。学生非常兴奋,跃跃欲试。有学生说“将片段中的普通长句改成整散句结合的句子”,有学生说“要加入一些修辞手法”,有学生说“把片段中的长句改为长句与短句交错的句子”,还有学生说“要将有些句子变成倒装句,以起到强调作用”。结合学生所答,笔者因势利导:“‘有文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灵活使用句式,一般有运用修辞方法、整散句结合、长短句交错以及倒装句、把字句、被动句的综合运用。下面,请同学们对这个片段进行‘文采升格。”10分钟后,学生王新然交上自己的升格文: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如明镜,映出我疲惫的倦容;如美酒,激发我豪迈的诗情;如墨池,浸润我婉转的笔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升格后的语段主要用比喻句来描述潭水的功用,将三个句子变换成统一的句式——先说比喻,再明功用,“这潭水”可以看作是三个比喻句的主体。变成比喻句,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文中的描述显得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用排比句,可以使文章语势强劲,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整散句、长短句结合,显得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呆板,把两者结合起来,语言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鲜明、气势如虹,既能丰富语言的节奏,活跃文章的形式,又能形成一种错落之美,使文章语言韵味十足。
三、巧妙引用,让语言文采飞扬
“文”有诗书气自华,高中生写作时,若能巧妙地引用一些名言佳句,不仅能使文章大放异彩,也能显示自己不一般的文学功底。
对名言佳句的引用有两种:一是直接引用,二是间接引用,即灵活化用、翻新引用。限于篇幅,笔者仅以间接引用为例,谈谈教学经验。
在写作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解了引用的基本方法及其作用。然后出示自己的下水片段“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的点点落红”;接着对下水片段进行分析——片段化用了“一行白鹭上青天”“沉舟侧畔千帆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几个诗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乐观”的感悟,既显得有文化底蕴,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余地;最后,笔者要求学生以“语言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巧妙化用名言佳句,学生李强的《隔座细语春酒香》写出了这样的片段:
①克劳德·德彪西曾说:“音乐在于音符和音符之间。”正如故纸堆中发黄的烟尘,需要语言的承载,历史的圣诗与悲歌,需继承下来,以口诵,以言传。
②大动乱的年代,颓壁断垣间仍有桃花盛开。语言在浩劫中次次遭受冲击,却仍如桃花般在碎裂中绽开。
③那个时代的文人,皆在时光的罅隙中,认清自己,钟鼓馔玉只不过是暂得于己的一己之乐,兼济天下才是人间的处处芳华。
④于是沉心著书,笔寓几载,尘埃落定,这便是大家,语言文字之中,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
片段第①段以“故纸堆中发黄的烟尘”类比,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语言承载历史的圣诗与悲歌”,具有象征意味,意境深远;标题“隔座细语春酒香”化用了李商隐诗句“隔座送钩春酒暖”, 富有诗意且含蓄蕴藉,文题中的“春酒”喻指语言所承载的人类思想与文明,“隔座细语”指远隔时空与古人交谈,实则是虚借这种形式写自我的阅读感悟,感悟文艺作品中语言所承载的文明意蕴。标题和文段化用、引用名句,增添了文采,也展示了学生的才情。
(作者单位:杨友生,武汉市武昌区教研中心;白露,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