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梅 魏华 苏红 肖雪红 邢麟
摘 要:《仪器分析》作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索,改变了现在教与学的困惑,使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匹配,使学生更能适应后续专业课程学习需要,也为打造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者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特殊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分析测定方法,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是后续学习的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等课程的技术保障,也是学生进入医院和卫生检疫单位工作所应必备的技能。本课题组人员探讨了在该门课程中实施“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对实施结果进行了反馈和分析,认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的使用,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实现了知识迁移,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下面就具体的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与同行进行研讨和交流。
一、《仪器分析》课程的“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的现状
现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仪器分析》教材是按照化学学科体系编排,基本是大学本科教材的缩减版,理论知识专业性过强,例如分子吸收光谱中电子的跃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原子吸收谱线的变宽因素等,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内容陈旧老化。教师都是来自化学学科的毕业生,缺乏医学教育背景,对医学检验的行业工作不完全了解,课程讲解按照书本内容进行,结合临床检验工作过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方法基本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对所学习的各种检测仪器完全学会使用,对后续的临床检验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二)“学”的现状
全国高校扩招,文理兼招,生源质量大幅下滑,高职层次学生的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等知识储备有限,对《仪器分析》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易波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自卑感,畏惧情绪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靠死记硬背,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认为仪器分析只是专业基础课,对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帮助不大,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想让其学好仪器分析难度较大。[1]
二、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理念的内涵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目标提出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或设置一定的情境,教学与工作相互关切,实现教学与工作实际达到零距离的对接,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之中,并以职业教育的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2]。
通过课题组的人员分析论证认为:《仪器分析》课程就是为今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技术性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以应用为主,理论知识是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的,真正有用的知识就是可应用的理论知识的结论,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习惯,我们应该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用较少的学时学习理论知识,主要学习理论的结论以及结论的应用条件,然后设计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大量的实践应用,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对理论结论的认知,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在实践中全面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操作,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也为未来学生更快适应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中的具体实施
(一)工作情境的确定
课题组成员中有从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老师参与,根据她的建议,在后续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生物化学检验中有56个检测项目都需要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作为推行“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试点情境。
(二)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的理论知识涉及吸收光谱曲线,分析测定的原理,仪器的构造及类型,为了提高分析准确度对分析条件进行选择,包括显色反应,参比溶液的选择,测定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此要求,我们确定了两个典型工作任务,“邻二氮菲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铁的含量”和“双缩脲法测定血浆总蛋白”,通过这两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掌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物质或者通过显色反应实现在紫外可见区可测定的物质,进而进行准确测定条件的选择的一系列过程,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工作任务流程设计
根据确定好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以“邻二氮菲法测定微量铁”为例,如下表:
根据工作流程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在“学中做”“做中学”,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由于篇幅的限制,对于“双缩脲法测定血浆总蛋白”工作任务不再罗列。
四、“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中的实践反思
通过“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并不是我们以前认为的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他们厌倦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他们由于高中数理化知识的欠缺造成在学习理论时纯理论推导不能很好的衔接,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应用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摒弃了繁琐的理论推导,只是对知识的结果进行熟练应用,而且是在具体的情境和工作中應用,他们的兴趣被点燃;,促使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在工作过程中学生学习到了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工作过程与技能学习一并进行,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将“做、学、教”融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实现课程培养和岗位能力有效对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强化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中,实现了职业教学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运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4,(15):288-28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7.
[3]孙美侠.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1-172.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编号:SZJYB19-023),主持人:马云梅
作者简介:马云梅(1970-),陕西宝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医学类化学课程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