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华蜂文化

2020-05-19 05:51孙冰妮胡福良
蜜蜂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蜡染蜂产品苗族

孙冰妮,胡福良

(1.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翻译专业1701 班,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1 引言

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中,蜜蜂一直以勤劳的形象为人类称赞,随着大众对蜜蜂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蜂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之中,体现在民俗、宗教、文学、艺术、饮食、医药等多个领域,成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内涵的浓缩,现代中国茶酒文化经过大力宣传,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一张鲜明的名片,从而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与之相比,更加醇厚的蜂文化则显得较为小众,大众只知蜂蜜甜,却少有人知养蜂人的苦。如今,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与蜂产品出口国,但人均消费蜂产品仍远低于世界水平[2]。因此,探究中华蜂文化,对于引导大众消费理念、宣传推广蜂文化、提升蜂产业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2 古代蜂文化与自然崇拜

在中华5 000 年的历史中,人类于大自然中接触蜜蜂、认识蜜蜂,早在华夏时期,就已出现对蜜蜂的记载,《山海经·中山经》 中写道:“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古城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shì】 虫,实惟蜂蜜之庐。”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相关记载:“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小部》 记载:“骄,假借为蟜【jiǎo】。”《说文·虫部》写道:“蟜,虫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 记载:“蜂,虿【chài】 也。”《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郑,‘公孙虿’,字’子蟜’。”由此可见,“蟜”正是当时蜜蜂的别名。而炎黄两族的母族有蟜氏正是以蜜蜂为图腾,体现出早期民族的图腾崇拜[3]。我国长达2 万年之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灿烂的蜜蜂文化,中华民族的起源与蜂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除此之外,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频频出现的蜜蜂也体现了人类对其的自然崇拜。怒族、彝族、壮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均提到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蜜蜂,蜜蜂为人类带来食物,从而成为被歌颂崇拜的神虫。生活在云南西部的怒族更是将其民族视为蜜蜂的后代,“别阿起”正是怒语中“蜂氏族”的意思[4]。《东巴经》 《怒族简史》《阿诗玛》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均歌颂了蜜蜂英勇、勤劳的形象,其中将蜜蜂视为自然的化身,呼吁人类保护蜜蜂的倡导也体现了当时人们朴素的自然观。直到现代,这样的自然崇拜仍然延续了下来,云南地区将蜜蜂飞来家中视为吉祥的征兆,人们修建神庙供奉“虫神”;在西双版纳地区,人们膜拜刻有蜜蜂图腾的“蜂王树”,以祈求好运;在四川山区,养蜂人每年除夕都会在蜂箱前贴上红纸,以求平安[5]。由此可见,蜜蜂在大众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3 诗歌创作中的蜂文化

诗歌中的蜜蜂体现了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对其的记载:“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píng】 蜂,自求辛螫【shì】。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6]”此段出自《周颂·小毖》,题中的“毖”意为谨慎,这首诗体现了周王的自警之意。诗的大意为“我要警戒而敬畏,谨慎地避免后患。莫当我是马蔺和蜜蜂,自己招来毒刺狠蜇。一开始的确是只小鹪鹩,翻飞而起成为了大鸟。但却不堪家中灾难,又栖息在水草之中。”在这8句诗中,前2 句表达了周王立志“惩处之前犯下的过错,戒慎今后再犯”之意,后4 句采用比喻手法,选取荓、蜂、桃虫、飞鸟的意象,描述周王登上王位后所遇到的谗言、背叛的情景,表现周王身处逆境但仍然谨慎坚定的品质。诗中借蜂的毒刺比喻遭受的痛苦,使读者达到感官上的感同身受。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也留下了关于蜜蜂的千古名篇,他在《蜜酒歌》中写道:

真珠为浆玉为体,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知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拔。

百钱一升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私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窘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此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7]。

古时的蜜酒广义上指各种甜酒,狭义上则指蜂蜜酿造的酒,蜜在前,酒在后,突出了蜂蜜酒味道的醇厚与香甜。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蜂蜜酒的酿造过程,“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拔。”着重描绘了酒的香味,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蜜酒气味上的吸引力,带来美的享受。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家对蜜蜂情有独钟,留下了关于蜜蜂的诗作。宋代诗人连文凤在《蜜蜂》中写道,“群居崖谷间,不食人间食。春风百花场,来往无虚日。采花酿为粮,仓廪自充实。歘罹割裂殃,操戈穷入室。何异误国人,腹剑而口蜜。”唐代文学家罗隐留下一篇《咏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6]”诸多名篇,均歌颂了蜜蜂对自然和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人对蜜蜂的喜爱与赞美跃然纸上,丰富的文学创作汇聚成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

4 宗教中的蜂文化

世界3 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中均有对蜜蜂的描述,而起源于印度、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对于蜜蜂也有所记载。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过着群居生活,根据形态和职能的不同分化出蜂王、工蜂和雄蜂三型蜂,彼此各司其职,维系群体的生活,使得蜂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正是蜜蜂这种特殊的社会性,使得宗教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觉悟,它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对外道思想进行一定扬弃,被尊称为释伽族的圣人。出生于皇室的释伽牟尼在看到苦难的世界后选择出家为僧,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创建了佛教。在关于他的描述中,有一个关于蜜蜂的故事,一只森林的猴子看到蜜蜂在树枝间飞舞,于是他折下带有巢脾的树枝,将其裹在一片蕉叶上献给了释伽牟尼,但释伽牟尼却没有吃下巢脾,猴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上面附着一些虫卵。他轻轻地将巢脾翻转了一下,递给了释伽牟尼,于是释伽牟尼吃下了蜂窝[8]。释伽牟尼一开始不吃带有虫卵的蜂窝,体现了佛教中不杀生的思想,而猴子将蜂巢献给释迦牟尼,这一带有献媚性质的举动也间接体现了在自然界中蜂窝是珍贵的“宝物”。在现代,蜂窝被认为是比较天然的营养食材,这个故事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蜜蜂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中国人的眼中,蜜蜂是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化身,然而在千百年间哲人墨客的思考中,东西方对于蜜蜂的形象却有不一样的观点。东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推崇“人之初,性本善”,蜜蜂的社会化分工对农业的贡献及对自然的影响都被高度赞赏。如习近平主席所言,“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似应刮目相看。”然而,在推崇人本主义的西方,对蜜蜂的思考就更加理性,甚至带有批判。例如荷兰哲学家在其著作《蜜蜂的寓言》中展现了奉行公有制和集体主义的蜜蜂形象,表达了其辛辣的批判与思考[9]。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作品,都展现了蜜蜂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品质为人们的思想带来无限的启发。

5 音乐中的蜂文化

在中华民间文化中,人们常以蜜蜂与花朵的关系比喻思念与爱情,因此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尤以少数民族的创作为甚。以苗族和壮族的2 首情歌为例,苗族情歌《花儿不开蜂不来》 中唱道:“小河岸边花正开,蜜蜂千里寻花来;花儿不开蜂不采,妹不逗郎郎不来。”而在壮族情歌《花见蜜蜂朵朵开》 中又是这样唱道:“妹是桂花千里香,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这2 首情歌均形象地将女性比作美丽的花朵,将男性比作采花的蜜蜂,以蜜蜂与花朵间亲密的关系比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贴合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民族特点,直截了当地展现了浪漫的男女之情。除了与蜜蜂相关的民歌,人们通过对蜜蜂生产行为和舞蹈行为的观察,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民间舞蹈,如布朗族、佤族、傣族的《蜂桶鼓舞》 舞蹈,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精彩的表演在人们的生活中展现了蜜蜂之美,表达了对蜜蜂的喜爱之情[4]。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歌曲和舞蹈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一种鼓身形似蜂腰的细腰鼓——蜂鼓,这种乐器多用于民间舞蹈伴奏。一些壮族人民还使用它进行蜂鼓说唱,从而形成了壮族独特的演唱形式,并以其琅琅上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10]。

现代蜜蜂歌曲多围绕着蜜蜂的比喻性进行创作,如以蜂喻人、喻爱,除此之外也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在邓丽君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午夜香吻》中她唱道:“多少蝶儿为花死,多少蜂儿为花生[10]。”蜜蜂被视为追求爱情的化身,以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比喻人在爱情中的倾情付出,体现了爱情至上的浪漫主义思想。由此可见,蜜蜂对音乐创作者来说有如灵感的缪斯,诸多歌颂间接地表现了蜜蜂在群众心中根深叶茂的正面形象。

6 蜂产品与艺术——以蜡染为例

蜂产品主要分为蜜蜂的采制物、分泌物以及蜜蜂自身生长发育各虫态的躯体[11]。蜂产品以其健康、天然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医疗、养生等领域,而在这之中,以蜂蜡制成的蜡染可谓是兼具美观与实用的一项古老技艺。蜡染是我国传统民间纺织印染工艺,多分布于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代代相传的手艺。蜡染以其独特的冰纹和素雅的图案闻名,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12]。它的来源传说有3 个,而与蜜蜂相关的传说一是一位贫穷的苗族姑娘羡慕其他家境富裕的女生可以在节日时穿上美丽的裙子跳舞,而她却只能待在家中织布。一天蜂窝不小心掉到了她织好的白布上,从蜂巢中渗透的蜡液快速凝固。此后再放入蓝靛颜料中浸染,被蜡附着的地方熔化后则显现出美丽的白色花纹,姑娘受此启发,此后便用蜂蜡进行绘染,从而穿上了独一无二的裙子。二是源自黔东南地区苗族传唱的《蜡染歌》,其中描述了梨花落在晾晒的白布之上,蜜蜂采集梨花后留下的蜜蜡汁印成了花纹,经过蓝草汁染色过后,蜂蜡熔化形成了蓝底白花的过程[13]。这2 个关于蜡染来源的传说都展现了蜂产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启发与改变,蜂蜡以其熔点低的特点,被人们发掘并与艺术思维相结合,从而创作出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的作品。

图1 苗族蜡染图案示例[14]

在苗族蜡染中,蝴蝶、龙、铜鼓、花草植物为常见花纹,其中蕴含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浪漫想象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展现了苗族人民的自然信仰与生命追求。作为一个没有官方文字的民族,蜡染的图案与花纹记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苗族蜡染也被西方誉为当代世界民间工艺的最高水平[15]。

图2 制作蜡染的贵州苗族妇女[16]

蜡染作为一件实用的工艺品,也被频繁用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使用范围涵盖民俗活动的祭祀、节日、婚娶、文娱活动等,烘托出喜庆隆重的氛围。除此之外,掌握蜡染技艺与否也被视为评价苗族姑娘能干与否的标准,女性在出嫁时要携带包括蜡染在内的衣裙作为嫁妆[13]。由此可见,蜡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中国民族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蜂产品独特的实用性分割不开,蜡染作为一项悠久的工艺,是蜂文化鲜明的象征。

7 蜂产品与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中华蜂文化在文学、宗教、音乐、艺术、饮食、医疗等领域均有体现,展现了我国悠久灿烂的蜂文化,形成了现代文化软实力。蜂文化的流行有益于加深群众对蜜蜂的正面认识,使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蜜蜂及蜂产品的益处,发展、促进中国蜂产业与国际间的深度交流,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使蜂产业为全世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而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华茶酒文化相比,蜂文化的推广仍显不足。为了更好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应相应增加宣传力度,使消费者了解中国养蜂史,并且要发展多元文化形式,让蜂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应加强蜂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培养大众对自然和生物的敬畏。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处同一个地球,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是地球的主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 年。”同处一片蓝天之下,小小的蜜蜂却蕴含了许多值得人类深思的精神,人类应该感激蜜蜂为自然和人类所作的贡献,敬畏神奇、神秘、神圣的蜜蜂!

猜你喜欢
蜡染蜂产品苗族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