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绛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育人”是教育的使命,“学科育人”是学校的职能,基于“立德树人”的学科教学必然也必须以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取向,才能培养出既富技艺更有德行的人才。根据学科本质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学科教育应发挥其知识、技能、活动、思想、文化和生活育人的功能。英语在基础教育中与语文、数学并称为主要学科,而在高等教育中被视为基础课程群中的一门公共课。然而,无论作为学科或为课程,大学英语肩负着训技育人的任务,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学段的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重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活动组织和知识及语能检测,而大学英语思想教育和文化育人功用的认识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201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1]。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其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以及大学英语的性质,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2]3。2018年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共同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提出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描写了9个级别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3],但却较少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受到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进行了许多卓具成效的研究和实践,其中围绕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教学以及语能测试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改革(如学时和学分的安排)及评价鲜有研究,体现在实际教学中,通用英语教学语篇的文化内容未能被充分地挖掘,没有很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导致文化内容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不确切而难以建立评价标准。对此,本文拟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其各项内容进行测评?等问题作出初步讨论,阐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方法。
英语应用能力是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也应是运用言语技能(听说读写译)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是言语行为的表现,其实质是跨文化交际的载体。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在跨文化语境中有效、得体地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指在文化原理和语用原则导向下有意识地利用文化知识和言语技能进行有效互动和磋商的能力,以及有目的地鉴别、对比和评价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能力,由此建立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自我身份的认同[4]XVi。Michael Byram 认为:“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信息交换,而是一种人际互动,互动是将个人的文化体系与目的语文化体系实行联动的行为。”[4]XV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2]2大学英语的“工具性”指大学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英语实施“指事”、“行事”、“成事”[5]的言语行为,进而培养学生在学术或职业领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人文性”则在育人方面,侧重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国的社会与文化,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增强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2]3。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依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国情、各类学校校情和学生学情,划分了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规划了各级阶的总体能力,其对各级跨文化交际目标描述,见表1:
表1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文化交际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级别跨文化交际目标的能力描写大致相同却有差别,所涉差别是指能力由弱到强的指标不同,其描写的不同反映了对整体能力的要求呈由低到高递进的态势。在文字描述上,基础级表述为“观察”文化和价值观差异,而提高级中改“观察”为“处理”,“观察”是注意而“处理”是行动,发展级则提升到“处理好”的高度,意指在文化交际中恰当、有效地使用语言。顺应前两个级别的递进关系,发展级提出了:“处理好”……差异或不同,并要求根据“交际情景”、“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使用交际策略,而三个级别目标的“运/使用交际策略”的词语分别使用了“有限的”(基础级)、“较好地”(提高级)、“恰当地”(发展级)修饰语,用语既区分了各层级的难易,也体现了三个层级的递进关系。以上按层级的区分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运行方向,也表明了各层级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值得提出的是:以上表述是描写性的,行文中没有设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量表和标准,由此,无量表或标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量难以进行,能力的评价往往主观性过强。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大学英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方面。但这一观念决不能停留在理解层面,而应落实在课程设计和教材教学中以及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中。在三个级别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基础级的教学应重在帮助学生在建立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同时吸取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扩充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针对英语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应该另外组班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为学生讲授与中外文化相关的基础知识。提高级以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开设文化类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发展级则应针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以选修课形式选用教材和开出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12-13。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的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通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语篇中的文化知识进行挖掘并对相应的文化知识点予以拓展,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二是在文化类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群①奥斯丁(Austin,J. R.)以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指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可抽象出三种行为,即“以言指事”(locutionary act)、“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force)(Austin,J.R. 2002)中选取课程,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与此同步,以文化知识学习为目的,开展听说读写译的活动而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拟,或设立文化主题进行讨论,依此认识来设置交际情景、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等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的教学,并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和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英语应用能力涵盖文化知识、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能。跨文化交际是交际双方运用含有文化知识或文化意义的语言进行思想、文化和情感等进行交流的过程,人在语言使用和文化交流中获得文化知识和得到文化熏陶。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知识、两语文化差异和跨文化语用是实现中西对话达到适切、顺畅和共通效果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在文化传播和文化比较中进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因此,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顶层目标。在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测评这一环节,应确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评价的内容和建立评价标准来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
知识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有一个积累过程,知识在学习和应用中得以巩固并不断扩充,使人的素养得到提高。大学英语每一教学语篇都含有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象,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取文化知识的所在。例如,从《现代大学英语》中随机抽取 Message of The Land(Text A,Lesson Three)一课为例:该课文讲述的是一对泰国乡村老年夫妇采访时的回答,语言简明易读,朴实无华,但话语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包含着许多文化意象,如农耕文化的全景和缩影、老一辈对土地的深情与依恋、与子女间的代沟、牛仔裤的时代象征、老夫妻的相依为命,其中还提及了泰国的僧侣文化和婚俗习惯,还有老一辈的亲情伦理观、传统的交易方式(以物易物)、旧时的帮工传统和遭遇工业产品污染的村落异象,等等[6]。
课文提供的文化知识足以唤起学生对以往阅读的回忆和对当下社会认知的共鸣。这是一次文化的感同身受,是一次文化风暴的来袭,还可能因引发出“土地经多年耕种变得日渐贫瘠,人经数十年辛劳转为年迈体衰”的感叹而转化成为某种自然观和人生观。再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九课Text B为例,该课文叙述了两位大学教师评定—男生一道物理答题的情节,从叙事中,我们可感受到教师的科学态度和民主作风以及学生对应试教育的叛逆,而故事情节的落脚点在作者作为叙事人以客观的叙事手法引动读者对应试考试制度的思考[7]。作者别开生面地将 Angels on a Pin 作为课文标题,这是一个中世纪西方哲学命题,设置了一个精神的(Angel)与物质的(pin)结合的矛盾体,作者用这一命题警醒人们:如果考试的应用过分扩大化,或我们将手段当作目的,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培育出的学生将是应考做题能手,而非全面素质的人才。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和适当运用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8]。“有效”和“恰当”构成跨文化交际目标的两个主要要素,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言语技能、语用能力、社会语用能力和心理调整能力等,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构架,见图1:
图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构架
依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含综合要素的能力,是与之相关的能力的归宿,是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恰当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在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推进中,这一能力的评价应对与之所涉的多种能力予以综合测评:“言语技能”(听说读写译)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言语技能的熟练程度决定跨文化交际的成效;“语言应用能力”包含语言能力(语音语调的掌控和词汇句子的选用)、社会语用能力(涉及交际语境和人际社会关系)、文化能力(中外文化知识和跨文化语用知识及其应用)和心理调整能力(灵活地运用言语手段和处理文化冲突),在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人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得以形成。
根据以上能力构架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可在四个方面进行:(1)进行言语技能任一项的考查,考查应采用文化语篇或含有文化知识的语篇,并按此设计文化考点,以考查学生对语篇整体信息理解或表达的情况。(2)在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评中,可在考查学生口、笔头活动中选词用句、修辞使用、文体运用、篇章组织等的同时,要求学生对语篇承载的文化含意作出解说,并结合语篇的主题思想讨论文化知识使用的目的和意义。(3)将西方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纳入中华文化和文化现象的对比中,组织学生讨论中外文化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每一次言语活动的评价都可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促使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4)设置文化情景和安排角色身份,组织学生口头陈述,考查学生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和言语行为的语用效果。
评价是指对人或事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就学习而言,是对学生及其学习的评价,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激励他们进取的手段,其中还包括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的态度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智慧。但评价手段的选用应立足评价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方法结合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项内容,选取阐释、观察和问卷三种评价方法来予以阐述。
阐释是以文本为基点、以意义和知识为指归而对客体作出说明和推断其逻辑关系的方法,采用的手段多为释义、举例、引用、比较、分类等。以学习为视角,我们可要求学生运用阐释对西方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如对“潘多拉盒子”(Pandora’s Box)、“诺亚方舟”(Noah’s Ark)、“智慧树”(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和“万圣节”(Halloween)、“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情人节”(Valentine’s Day)等文化意念作出解释,使其成为学生的文化常识,并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话语意义和实现话语目的,也 可 采 用 What is ...?What does...mean? What is the cultural base of ...? 的设问,要求学生给出文化词语的定义、扩充义和象征义,按此在文化词语和文化概念的阐释中增强言语技能和丰富文化知识。
观察是运用感观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惯性,观察可获得自然状态下的第一手资料,但观察作为方法应具目的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坚持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组织三类建构的活动:一是开展文化教育的听课活动,以文化教学为观察目标,根据围绕语篇主题的文化内容,设计“文化教学记录表”,听课中记录文化教学的情况,课后围绕文化教学问题组织交流、讨论。二是组织“文化主题演讲会”,通过讲前准备、现场演讲和讲后讨论的指导和评议,活跃学生的校园生活,教师记录和录制活动情景,并对记录的原始资料和录像的视频进行分析,检查学生文化学习的情况和教师实施文化教学的效果。三是针对进入发展级或提高级的学生,开出2-3门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举行跨文化主题的系列讲座,教师按讲座记录对讲座情况给予指导和评议。
问卷是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表述问题的手段,问卷设计要求规范化和可计量。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定期进行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的问卷调查,围绕文化知识的问卷设计应从已建立的专门题库中随机取样,以保证测评内容的覆盖率和测试结果的效度,而文化能力的问卷设计则应提供文化语篇而组织学生就语篇进行文化识别和文化挖掘的活动。值得提出的是,文化知识题库应予分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以及按学科、专业文化的分类)建设,以便经统计分析后找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短板,以利于在随后教学中作出弥补,而文化能力的问题设计则应按层级递进式设计,统计结果的分析应该建立和使用评价标准。
在运用以上评价方法中,有可能要借助测试手段,根据不同的测量内容,采用相应的题型,如文化知识的测试可借用考测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的题型(填空、匹配、正误判断和完型填空),“简答题”和“分析判断题”则可用以测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需要大量高素质、强技能和具双语文化的人才。大学英语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分担着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任务。《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实行言语技能和文化语用能力训练、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行,进行中外文化差异对比,以扩充学生人文素养和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建议: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明确后,评价标准的设计和创制是一项急需但棘手的工作,而此工作应由官方组织专家来承担。本文在这一基本认识上作了初步尝试,以作引玉之砖。